- 相關推薦
人際關系一直處理不好怎么辦
人際關系問題是由適應不良的應對策略,即你習慣性地用無效的方式來處理人際關系的壓力引起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人際關系一直處理不好怎么辦問題解決辦法,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什么是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就是人際關系中反復出現的問題。比如說,你難以與家人、朋友、摯愛的人、同事、合作伙伴等和睦相處,而此類問題持續了很長時間,并且似乎遵循一個熟悉的模式頻繁地出現。
示例
我叫朱諾,48歲,是一名房地產經紀人。我經常與我的第三任丈夫本
吵架。他埋怨我過于消極,并且不能在情感上給他支持。他似乎非常需要我,貪得無厭,特別黏人。在他身邊,我感到窒息。但是我不想離婚。原因之一是我自己一個人負擔不起房租和醫保。從我拿到工作執照開始,房地產市場就一直低迷不振,而我所拿到的全部傭金都無法糊口。我和客戶合不來,也沒能像辦公室里其他同事那樣培育出回頭客。
至于朋友,我真的只有一個。她叫瑪格麗,是個鑒定師。我們周五晚上一起聚一聚,一邊品著瑪格麗塔酒,一邊拿當地生意圈中我倆都熟悉的每一個人來逗樂子。最終,由于和本在一起生活的壓力太大了,所以我和他決定分開一段時間。瑪格麗讓我搬到了她家的客房住,在兩周左右的時間內,我們相處得還行,不過后來我們開始激怒對方,最后她說我應該從她家搬出去。
什么導致了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是由適應不良的應對策略——即你習慣性地用無效的方式來處理人際關系的壓力——引起的。例如,當朱諾的丈夫本指責她對他冷漠和疏遠時,她以對本進行攻擊這樣的方式來處理這種人際關系的壓力——她指責他對他們的關系事無巨細樣樣都管,讓她感到窒息。
在諸多導致人際關系問題的適應不良的應對策略中,“攻擊”只是其一。面對同樣的指責,某些人會采取退縮這種應對方式。他們會干脆對這種指責視而不見,拒絕談論此事,轉移話題或離開房間。
“黏人”是某些人用來處理人際關系壓力的另一種策略。他們變得非常依賴自己所愛的人,堅稱如果失去這段感情的話,他們就活不下去了。這是一種情感勒索,聲稱“如果你離開我,我就會崩潰”。
另一種錯誤的應對方式是“指責”。朱諾也許把自己疏遠丈夫這種行為歸咎于他身上,指責他拒自己于千里之外。或者,當丈夫的抱怨讓她感到有壓力時,她以屈服來應對,馬上說:“噢,你說的對,很抱歉,我會努力變得更加熱情。”但是,她從來不付諸行動,只不過是想快點了結這樁煩心事。
此類錯誤的應對策略是怎么產生的呢?很多人都是在童年時期學會采用此類錯誤的應對策略來渡過家庭生活中的艱難時光。例如,作為一個小孩,你也許要屈服于專橫的父母來保證自己的安全。你也許會因為害怕被冷漠的父親拋棄而采用退縮、變得黏人、怨天尤人來應對。有時候,兒童會仿效他們父母的做法來應對——當他們感到害怕時,攻擊他人;或者,當他們受到傷害時,對他人進行指責。
某些應對策略則是人們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學會的。當你不經意發現某種方法似乎對社交場合有所幫助時,你就會繼續采用這樣的方法。例如,瑞克(Rick)念小學時,不久就發現他可以通過開玩笑和逗樂他的同學們來獲得他人的關注和避免遭到他人的欺凌。他成為他班上的小丑,用幽默的段子來應對各種社交壓力。遺憾的是,他后來發現要想擁有美滿的婚姻和成功的事業,僅靠幽默是不夠的。
這便是此類適應不良的應對策略的問題所在——因為它們在短期內起到些許保護作用,緩解某些人給你帶來的壓力,所以你繼續采用它們。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變成了呆板的和僵化的行為模式。你開始不斷地在所有的社交場合采用同樣的應對方式。這種錯誤的應對策略被泛化和彌散至其他領域——你試圖采用你小學三年級時用來應對父母或同伴的招數來應對你的成年朋友、戀人、配偶或老板。但是,那時候還有點用的方法現在卻導致了糟糕的結果。短期的策略變成了長期的麻煩。
所以,你就應該改變應對策略,對嗎?這可沒那么簡單,正如朱諾所發現的那樣。
示例
又是我,朱諾。經房地產協會一個超級推銷員的介紹,我參加了一個工作坊。他很明確地告訴我們,向潛在買家展示房子時應該怎么表現——你應該時刻充滿信心,凸顯房子最佳的特色。你應該溫文爾雅地詢問私人問題,對潛在買家的孩子和工作表現出興趣。你應該避免批評賣家或房子。總之,你應該全面地、清楚地、耐心地回答所有的問題,而不管這些問題有多愚蠢。
參加完工作坊之后,我斗志昂揚,下定決心遵從所有的指導,開始與我的潛在買家建立更加融恰的關系。然而,你會碰到愚蠢透頂而讓你火冒三丈的買家!他們會一遍又一遍地問同樣的蠢問題,并且根本不注意我的解答。差不多兩周后,我又故伎重演——一個字作答,含沙射影地挖苦,表現消極,不勝其煩。
人們為何如此頑固地采用適應不良的應對策略?
既然此類與他人相處的方式明顯無效,那為何難以改變它們呢?因為適應不良的應對策略不僅僅是反復強化的習慣,而且它們來源于更深的層次——來源于被稱為“圖式”(schemas)的那種人們幾乎難以察覺的信念。圖式是你深信不疑的核心信念——你認為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你認為你與他人的關系是什么性質。以下是某些會使人際關系出現問題的典型圖式:
人們總是疏遠我。
過于相信別人是很危險的。
沒有人真的在乎我或給予我需要的東西。
我有毛病。
我沒有任何歸宿感。
我無法照顧好自己,我需要別人幫助我。
其他人的需要比我的需要更加重要,我必須先替他們著想。
我必須發揮最高水平,不容出錯。
對我來說,最好才算好。
我做的事要失敗了。
如果你有此類圖式,并且逐步將它們付諸行動,那么你會發展適應不良的應對策略,并且它們難以改變。你的圖式不僅影響到你的行為,而且影響了你如何去解讀他人的所作所為。你按照你的圖式來看待其他人,只注意到他人的那些會強化你的圖式的消極的言行舉止,而對任何與你的核心信念相矛盾的信息視而不見。
你的圖式之所以是根深蒂固的和難以改變的,是因為它們有助于你理解這個世界和安排你的生活。比如說,在很多場合,像“過于相信別人是很危險的”這樣的圖式都可以作為你的準則,讓你感到安全、獨立和強大——至少在短期內是如此,直到你因孤獨和孤立而產生慢性抑郁癥和怨恨。
示例
我叫羅斯,今年二十九歲。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個廢物,一旦別人識破我的廬山真面目,就真的不會再喜歡我。這便是主宰我的愛情生涯的圖式。每當我開始和某人變得更加親密,我就擔心她會發現我是一個多么糟糕的人。所以,我往往在女人踹我之前甩掉她們。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趕在別人拒絕我之前甩掉她們。
我和上任女友艾琳談戀愛時,我嘗試著進行改變。在她開始說起我們相處得多么融恰,并暗示我們搬到一起住時,我決心堅持下去。但是我逐漸感到壓力越來越大,和艾琳在一起時我覺得越來越緊張,最終,一天晚上,我主動和她大吵一架,然后我們分手了。我幾乎是看著自己做著那些我打算避免的事,但是我卻情不自禁地這樣做,這太古怪了。就目前來說,我不準備發展任何新的戀情。談戀愛太痛苦了,并且注定會失敗。
你如何克服人際關系問題?
為了克服人際關系問題,你需要設定并實現四個基本目標。第一,你必須改變有問題的行為,例如,習慣性地自吹自擂,或對他人冷嘲熱諷,或對他人憤怒抨擊。第二,與不同的人相處時,你需要制定靈活的行為方式——見機行事,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第三,你必須擺脫某些關于你自己和他人的消極的和自我挫敗的信念。第四,也是最后一點,你必須學會如何不再逃避那些讓你感到不適的社交場合。
為了實現這四個基本目標,把斯蒂文·海耶斯和同事(Hayes,Strosahl and Wilson 1999)創建的接納與承諾療法(ACT)的技巧與由杰弗里·楊和同事(Young,Klosko and Weishaar 2006)創建的圖式療法的技巧結合起來。學會以下六個步驟來處理你的人際關系問題:
1.揭示你的圖式。
2.識別你的適應不良的應對策略。
3.識別那些你想在人際關系中展現的核心價值觀。
4.學會觀察和接納圖式所導致的痛苦,而不遵循圖式行事。
5.學會讓自己與圖式所導致的痛苦念頭保持一定距離。
6.將價值觀——你想在人際關系中展現你的為人——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