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教學設計
導語:《再塑生命》選自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文中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了海倫在家庭教師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由黑暗迷茫的聾啞世界重新認識周圍的事物,走進大自然,體驗人間真情的故事。 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再塑生命》教學設計,供各位參閱。
《再塑生命》教學設計1
一、角色模擬,激趣引讀
同學們:請大家閉合雙眼一分鐘。
老師:同學們,自然是美麗動人的,我們能看到花朵的五顏六色、樹木的青翠蔥綠,聆聽鳥兒的悅耳鳴叫、溪水的雀躍歡歌。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他們的世界里沒有色彩,沒有聲音,他們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氣,而要出類拔萃,有所成就,那簡直就是一個奇跡。今天,我們便要走進一個奇跡,去結識一位傳奇女子。
簡介海倫·凱勒(略)
二、誦讀復述 感知文意
1、范讀全文
2、默讀全文,邊準備復述提綱。(老師提示:課文寫了什么人,記了什么事?)
3、請小組代表復述課文
4、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三、記者問答 見證成長
1、采用記者采訪的形式,將學生分成采訪組、海倫·凱勒扮演組兩個大組。
采訪組:設計問題,推選采訪者。
海倫·凱勒扮演組:準備材料,推選扮演者。
分組閱讀,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活動。
(1)在遇到莎莉文老師之前,你的生命是個什么樣子?
黑暗、痛苦不堪,像大霧中的航船。
(2)莎莉文教師走進你的生活后,世界在你的心目中起了怎樣的變化?
變得光明,快樂,自由,幸福。
(3)莎莉文教師來了以后,都發生了哪些不尋常的事?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引領“我”走進大自然。
莎莉文教師教“我”認識“愛”這種抽象事物。
(4)莎莉文老師是怎樣教你認識具體事物的?
實物感知法,利用觸覺讓“我”認識具體事物。
(5)莎莉文老師是怎樣教你認識,了解大自然的?
老師把“我”帶到大自然,運用“我”的觸覺,嗅覺以通及所學到的詞匯,讓“我”在頭腦中形成特有的形象,并讓我認識到大自然既有仁慈的一面,也有兇猛的一面。
(6)莎莉文老師又是如何逐步引導你認識“愛”的?
老師用情感體驗法和對比法讓“我”感受愛及認識抽象事物。
四、合作探究,感受人物
1、文章主要記敘了海倫·凱勒和莎莉文的交往,同時也刻劃出師生兩人鮮明的個性形象。同學們想想海倫·凱勒和莎莉文老師分別是個怎樣的人?(分組討論,交流)
2、提問:
明確:海倫·凱勒是個求知欲強,善思好學、堅忍不拔、悟性高,熱愛生活的女孩。
莎莉文老師很了解兒童心理,因材施教,講究方法藝術,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富有愛心,是位非常出色的教育藝術家。
五、質疑解惑,理解主題
1、文章的標題往往是文章內容的提煉和概括,請同學們想一想本文的題目是什么意思?題目取得好不好?
2、學生交流討論
明確:“再塑生命”從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本文中又指:(1)在莎莉文老師的教導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了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2)是莎利文老師給了“我”認識外部世界的工具,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給予“我”深切的愛和生活的信心、智慧,因此說,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以此為題,概括力強,用詞凝煉,突出了主題,又抒發了作者對莎利文老師的無比敬愛和感激之情。
六、聯系生命,砥礪人生
1、同學們請你們回憶一下,你們還知道哪些身殘志堅的故事,請講一、二個。
2、作業、(兩選一)a、海倫·凱勒雖然盲聾啞高度殘疾,但她憑借堅韌的意志、好學敏思的態度、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創造了人生的奇跡,她是我們的人生的榜樣和燈塔,請寫一篇讀后感。
b、海倫·凱勒的成功與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靈障礙,重塑生命,卻不能不歸功于她偉大的老師——莎莉文女士。可見老師在一個人的.成長中多么重要。請以“老師”為題寫一篇作文。
備教手記:《再塑生命》這篇課文,既表現了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師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文章極具人文性和教育價值。因此,教學目標定為:(1)了解海倫·凱勒的成長歷程,理清文章的思路。(2)領會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和深刻的愛心。(3)學習海倫·凱勒身殘志堅的優秀品質。根據教學目標,在教學時主要抓住了以下三點:
一是以“模似角色”環節為切入點,營造與文章內容相吻合的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拉近與課文主人公的距離。
二是以“記者采訪”為著力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是以作文訓練為落腳點,寫讀后感讓學生從海倫身上獲得精神的力量和思想的啟迪,以砥礪人生,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積極進取,書寫人生的輝煌。寫自己的老師可以模仿課文的寫法,又能進一步地去認識老師,評價老師,進而學會尊敬老師,熱愛老師。
《再塑生命》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全文結構。
2.品味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1.理清結構,全面把握文章內容。
2.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搓捻 繁衍 遷徙 覓食 慚愧 譬如 棲息 小憩 遨游 花團錦簇 冥思遐想
二、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什么我們這篇文章卻叫做《再塑生命》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美國著名盲人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文章。 ‘
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海倫凱勒的風貌,投影顯示作者事跡簡介。
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她生于亞拉巴馬州,在波士頓柏金斯盲人學校莎莉文老師的協助下。她學會了閱讀、寫作,還學會了說話,上了大學,并且成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明確:
這篇課文選編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原是互有聯系又相對獨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親近自然><關于“愛”的含義>合在一起編成課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為三部分。課文的主線十分清晰,寫莎莉文老師“對我啟示世間真理,給我深切的愛”。
四、學習課文
圍繞下面問題,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1.海倫凱勒在什么時間,怎樣認識了安妮莎莉文老師?這位老師對她有什么影響?
2.莎莉文老師是怎樣教育“我”認識具體事物的?
3.莎莉文老師又是如何讓“我”認識、了解大自然的?
4.莎莉文老師又是怎樣逐步引導“我”認識“愛”的.?
學生默讀課文,討論交流。
五、學生質疑,合作探究。
六、朗讀訓
課文第二部分寫得非常優美,簡直是一首散文詩,充分表現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敢于體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
讓學生朗讀、點讀,甚至有選擇地背誦。
七、小結
本文是美國教育家,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作品。這篇課文,既表現了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師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在向莎莉文老師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時,也為這位聾啞女孩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動。同時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
八、布置作業
1、 研討與練習一
2、 搜集身邊像海倫凱勒這樣的人的事跡,你準備向他們學習什么?
課后記:學生對人物的命運感受比較深。但是對殘疾人的生活了解不多,感受不深,雖然老師用小游戲來加深理解,但是還是有待提高。
《再塑生命》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識記重點字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2、 過程與方法:運用在閱讀中品味重點詞句的方法,品味清新的語言。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和莎莉文老師深沉的愛和獨特教育方式。
教學重點:
品味清新的語言,體會“再塑生命”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再塑生命”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美國的小說家、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十九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就是海倫·凱勒。”為什么這樣說呢,讓我們看看海倫·凱勒,(屏顯),她在一歲半因患病集盲聾啞于一身,卻考上了哈佛大學,成為作家,代表作品是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種奇跡的創造不能不歸功于一位偉大的女性-就是她的老師,安妮莉莎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他們創造的奇跡。
二、檢查字詞預習情況(學生板書)
三、整體感知
學生讀課文,思考并討論:
(1)、看看文章里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明確:1.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
2.莎莉文老師教我走進大自然;
3.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愛”這種抽象事物。
(2)莎莉文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明確:莎莉文老師愛海倫,對海倫的教育講究方法藝術,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時機,開啟海輪的智慧情感。可以說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藝術家。
(3)你覺得海倫?凱勒是怎樣一個人?
明確:聰明好學、堅毅頑強和內心情感世界豐富
小結:正是由于海倫的堅毅頑強和聰明好學,加之沙利文老師的獨特的、充滿愛的教育,才讓海倫走出黑暗,得到了光明。
四、理解探究
結合課文思考并討論:為什么海倫稱沙利文老師為“再塑生命”的人呢?
明確:從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文中是指“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在莎莉文老師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了“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教“我”懂得什么是“愛”。從這個意義上說,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從而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無比的敬愛和感激。
五、品析語言
回顧課文,找出你喜歡的語句,并說出理由。
六、應用寫作
本文的語言清新樸實,特別是有關于“愛”的語句,請你找出來細細品味,并模仿著寫幾句話。
七、課堂總結
同學們,是莎利文無私的愛重塑了海倫·凱勒的生命。海倫曾說過這樣的話:“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光明,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成我的'交響樂,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可見,沙利文老師的愛在海倫心中中下的種子,并生根發芽,當然,我也希望同學們在自己的人生中也可以有這樣一個愛的故事。
八、布置作業
今天的課與愛有關,那么課后作業就是整理我們學過的或讀過的文章,歸納與愛有關的內容,與同學交流。
板書:
再塑生命
海倫·凱勒
莎利文 認識具體事物
愛 走進大自然 教育有方
理解抽象事物
海倫 堅毅
聰明好學 努力
情感豐富
【《再塑生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再塑生命》教學設計02-18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設計05-10
《再塑生命》教學設計15篇02-18
《再塑生命》教學設計15篇08-06
再塑生命教學實錄07-01
關于再塑生命的教學實錄07-01
聽課《再塑生命》有感06-22
《再塑生命》的課后反思06-23
再塑生命課后反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