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瀾組詞解釋與造句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沒少看到經典的造句吧,造句在不同類型的文章里,不同關鍵詞,表達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你還記得哪些造句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瀾組詞解釋與造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發音:瀾[lán]
米瀾、急瀾、歷瀾、源瀾、漫瀾、瀾清、安瀾、瀾熳、潰瀾、鳥瀾、瀾倒、潘瀾、漪瀾、狂瀾、翻瀾、微瀾、瀾倒波隨、橫瀾、余瀾、恬瀾、泛瀾、瀾文、情瀾、文瀾、推波助瀾、瀾浪、頹瀾、波瀾壯闊、波瀾老成、瀾澳、回瀾、濤瀾、驚瀾、力挽狂瀾、瀾汗、瀾瀾、流瀾
【組詞解釋與造句】
推波助瀾[tuī bō zhù lán]:瀾:大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展,擴大影響。【造句】本來只是件小事,卻因有人從中推波助瀾,結果弄得雙方針鋒相對、誓不兩立了。
波瀾壯闊[bō lán zhuàng kuò]:原形容水面遼闊。現比喻聲勢雄壯或規模巨大。【造句】大海波瀾壯闊的場景時常在我的腦海里旋轉。
波瀾老成[bō lán lǎo chéng]:波瀾:波濤,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練。形容文章氣勢雄壯,語句老練。【造句】這篇文章寫得波瀾老成,文不加點,實在是部好作品。
力挽狂瀾[lì wǎn kuáng lán]:挽:挽回;狂瀾:猛烈的大波浪。比喻盡力挽回危險的局勢。【造句】他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么,卻又不知道如何力挽狂瀾。
瀾字解釋
瀾是一個漢字,讀作lán,本意是指波浪大。組詞波瀾、狂瀾、巨瀾、瀾倒波隨(猶言隨波逐流,比喻言行無標準)、瀾澳(水曲)、推波助瀾。
常用詞組
波瀾、漪瀾、安瀾、狂瀾、瀾漫、潰瀾。
字義解釋
名詞
◎ 瀾 lán【名詞】
(1) (形聲。字從水,從闌( lán),闌亦聲。“闌”意為“格柵門”,引申指“帶有多個泄流孔道的水壩”。
“水”指河流。“水”與“闌”聯合起來表示“河水通過水壩上的泄洪孔道流出”。本義:水壩泄洪時流出的水瀑,側視形狀如同半個大波浪。
辨析:波、浪、瀾。“波”即“水皮”,指水面像動物皮張那樣有彈性地上下起伏。
“浪”指水波揚起時其側視形狀像狼尾從高處往下拖延。“瀾”是大型的浪,洪水的浪)
(2) 同本義
瀾,大波也。——《說文》
大波為瀾,小波為淪。——《爾雅》
天下安瀾。——《四子講德論》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孟子·盡心上》
回狂瀾于既倒。——韓愈《進學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岳陽樓記》
(3) 又如:狂瀾;巨瀾;瀾倒波隨(猶言隨波逐流。比喻言行無標準);瀾澳(水曲);波瀾(波濤);推波助瀾
(4) 波紋
風行水波成文曰瀾。——《釋名》
珠玉潛水,而瀾表方圓。——《文心雕龍·隱秀》
(5) 又如:死水微瀾;安瀾(河流平靜,沒有泛濫現象);微瀾(小波紋);瀾清(清澄如水)
動詞
◎ 瀾lán【動詞】
(1) 興起波瀾
若流波之將瀾。——宋玉《神女賦》
(2) 又如:瀾翻(水勢翻騰);瀾瀾(淚涌下的樣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洛干切《集韻》《韻會》郞干切,音蘭。大波也。
《爾雅·釋水》大波為瀾。《注》瀾,言渙瀾也。
《釋名》瀾,連也。言波體轉流,相連及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音爛。義同。
又瀾漫,淋漓貌。一曰分散也。《王褒·洞簫賦》恅瀾漫。
又瀾汗,長貌。《木華·海賦》洪濤瀾汗。
又米汁也。《周禮·地官·稾人注》潘瀾戔馀,不可褻也。《禮·內則注》爛,力旦反。或作灡。
又《韻補》葉陵延切,音連。《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
【瀾組詞解釋與造句】相關文章:
模組詞及組詞解釋與造句04-23
綠的組詞解釋與造句02-23
什字組詞解釋與造句02-09
佛字組詞解釋與造句03-13
“裳”的解釋及組詞03-31
鰓組詞及解釋04-12
含有鵑的組詞及解釋04-12
蜓字的組詞和造句02-22
芬字的組詞和造句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