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1
《開學第一課》的初衷是引導和教育全國的中小學生。隨著一年一度的播出和節目主題的影響,開學第一課的意義深遠而又感慨萬千。不知不覺,9月的金秋又迎來了一個學年,這也意味著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如期而至。
作為新世紀的年輕一代,我們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一定屬于我們。9月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看完讓我們感慨萬千。所以,看本期的主題《開學第一課》,能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我們每個人都以自己是中國人,是中國人的后代為榮。為了更好的生活和未來,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樹立遠大的`目標和理想,努力學習,成為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人才,努力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2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我們的語文課老師組織全體學生觀看了中央電視臺主辦的節目—— 《開學第一課》。
這是我非常懷念的第一節課。節目八點準時開始。一首動人的歌曲將像我們一樣被引入開場。接下來,主持人將向全國各地的學生問好。隨著節目的深入和主持人的講解,全班同學都樂在其中。
然而,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中,這所學校的第一節課就要結束了,但我們仍然沉浸在其中。這所學校的第一課給我們所有的同學帶來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主持人的`演講,還是節目中呈現給我們的畫面,都令人震撼。
同時,看著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這是我們祖先的功勞,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提升自己的知識,然后好好回報祖國的培育。我為中國感到驕傲,并祝愿它生活富足。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3
全世界的人們不斷為之努力的一件事就是對太空的探索,在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節目以后,深深感受到,我們之所以能夠對世界的神秘有更多的了解,得益于這背后默默努力的人。
我們有一心為載人航天工程事業的總設計師周建平,我們有刻苦訓練為同學們講述太空知識的王亞平,我們還有想把祖國榮耀寫滿太空的航天員陳冬……經歷過艱辛,經歷過磨難,唯一不變的,是要完成自己心中所想的決心。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因為他們用奮斗搏擊風浪,才會到達夢想的彼岸,敢上九天攬月 讓“中國高度”驚艷蒼穹,我們應該向這些航天英雄們致敬。
與我們的父輩祖輩們一樣,今天的我們知道嫦娥奔月的`傳說、火箭發明的輝煌;不同的是,我們有幸在孩提之時便見證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的實現,這必將激發我們的求知熱情,也將給我們平添一份自信與從容。從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當代學生應該具有的精神品質,那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心,還有敢于實踐的拼搏精神。具有這些精神品質,才能夠實現理想,報效祖國。
生命,唯有奮斗才會閃現光輝;理想,唯有奮斗,才能逐步實現。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4
面對《開學第一課》,不僅僅是兩個小時的視頻直播,更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非常自豪。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共產黨是我們的堅強后盾。看完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才能真切感受到黨的曙光,驅走黑暗,帶來光明。新時代,我們很幸福。所以,年輕人要樹立自己的`理想,努力學習,向著目標道路前進,為祖國未來的發展做出更好的貢獻,這樣才能展現自己的價值。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5
三星堆文明的發現,對于世界與國人來說,都是毫無疑問的重大發現,它不僅意味著能夠印證的中國文明的起源更早了一步,也意味著人類能夠確證的文明起源更提前了一步,這些探索與發現的意義和價值是不言而喻且巨大的。
在觀看完《開學第一課》以后,我想三星堆文明的考古工作,對于我們的每一位奮斗在一線的考古工作者們而言,也是極其具挑戰的。正如三星堆文明客觀所呈現的那樣,它與過往我們所知道的所有文化都不一樣,它呈現出的`形態既令人神往、贊嘆,又令人迷惑甚至產生對以往一切已知的懷疑。從事這樣一份考古挖掘與研究的科研,無疑是對自身的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我們看到,考古學家們做到了,許許多多的考古學家們以自己扎實的知識,精湛的技能,充滿智慧的考古研究過程,使對三星堆文明的研究逐漸以其最客觀、最符合實際的形態呈現了出來,他們以一種完全謙虛謹慎的態度對待著這些出土的文物,不因為自身的已知來推斷三星堆文明的“未知”,以最大的方式保護、呈現好了這些美好的文物,擴充了我們文化的厚度。這便是一種看似靜態,卻無不體現出努力的奮斗,這是一種“慢奮斗”,卻又是一種我們應當學習的態度。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6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用一段段鮮活深刻、扣人心弦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奮斗的真正含義,詮釋了如何成為對時代有用之人,展示了在他們的這個年代創造的屬于他們的中國故事。
做有用于時代的人,不一定非要做驚天動地偉業,也許是種一棵樹,也許是發掘一塊石頭,也許是在訓練場上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的重復,也許是在機器中長年累月的承受著高載荷不間斷的訓練。如今他們站在講臺上,輕松地向我們講述著他們曾經的故事,但是他們流的汗水,他們付出的努力,他們經歷的艱難困苦,我們未曾經歷,也無法深切的體會,但是我們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他們的奮斗,他們的每一步都是奮斗之路上最堅實的一步。積跬步以至千里,模范楷模們用一步一個腳印生動詮釋了如何去做一個有益于時代的人,如何以奮斗實現自身價值,如何以奮斗實現那個兒時的夢想。今天,他們在講臺上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勵志之課,也意味著這種融入到中華民族血液中奮斗精神傳遞給了我們,我們將秉承這種精神繼續開創新的輝煌。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7
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我學到了很多,對幸福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信自己,幸福就在身邊!”這是年僅十歲的盲人男孩劉浩說的話。他七歲開始學彈鋼琴,母親帶他去北京音樂學院當老師學習。她曾經敲過四十多位老師的門,但他們都因為眼神而失望。沒有鋼琴,他去樂器店彈鋼琴。有一次他開了三個小時的槍,最后哭著離開樂器店,告訴媽媽他彈得不夠。
劉浩并不認為他用眼睛看不見是不幸的。他認為他只是眼睛看不見。其他的都和別人一樣,他什么都能做。我喜歡劉浩樂觀、開朗和自信的性格。他最終站在了舒曼國際青年鋼琴大賽的舞臺上,取得了總決賽的第三名。劉浩的夢想是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家。他正在努力實現他的夢想。有夢想的`劉浩是幸福的。
“多鼓勵和表揚孩子。只要他今天比昨天進步,他就是第一!”李娜阿姨激昂的話語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是的,有時候父母和老師會互相表揚或贊美,這真的讓我們很開心,也讓我們感到幸福。
讓我們更有自信心,更相信自己一定行,一定能夠做得更好。
“堅持夢想,努力去做,你就一定能夠成功!”這是鄧亞萍阿姨的話,她的個子不是很高,所以一開始練球的時候呢,教練并不看好她,但是阿姨很自信,認為自己就是有打乒乓球的天賦,她堅信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了,付出了,就一定能夠成功,最終她成為了世界冠軍。后來退役后,鄧亞萍阿姨選擇了到清華大學去讀書,由于她從小訓練打乒乓球,所以文化課的基礎很差,但是阿姨認為:“任何事情從現在開始去做都不算晚,只有努力堅持,并且堅守自己的理想和夢想,通過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去做,自己就一定能行,就一定能夠成功。”就這樣鄧亞萍阿姨堅持自己的夢想,努力去做,最終取得了成功,收獲并且體味到了幸福。
《開學第一課》深深鼓舞了我,并且告訴了我,幸福是一份好心情,是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幸福是多鼓勵,多贊美別人,幸福是堅持自己的夢想,并且努力去做……其實幸福它就在我們身邊,需要我們細細地去體會,去感受。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8
按照慣例準點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紀實攝影家解海龍先生的主講部分。
“我要上學!”多么讓人心顫的一句話!其中包含了多少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對貧窮的不甘和對光明科技的憧憬與向往。起初本以為這是一個和往常一樣的一個演講節目,但是映入眼簾的那張“大眼睛”攝影作品讓我猛地從沙發上坐了起來,小女孩手中的鉛筆破爛不堪,小小的身體趴在課桌上,只有那雙大眼睛炯炯有神,與四周的灰暗環境格格不入。那熾熱的'眼神在呼喚著:“我要上學!”
解先生講述著相機背后的“大眼睛”、“大鼻涕”、“小光頭”的故事。每講一個故事,我都被他那樸實而又真誠的話語所觸動。愛心鑄就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成長,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當下的生活。
那三個當年的小孩,如今都已經長大成才了,我不禁感嘆現今社會的傳播力著實強大,一張張照片讓無數小孩走出山區,走向他們渴望的世界。創造,真的很偉大。
反復思考“創造”這二字,我認為獨辟蹊徑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成績,在人海中擠來擠去是不會有所作為的。解先生正是用攝影這種方式,讓這群孩子獲得了廣大群眾的關注,從而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如果能夠打破常規,完全自由地發揮,其影響力是驚人的。作出重在發明的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變的陳規、定律挑戰的人,他們以嶄新的角度去觀察這個世界,同時引領著他人一起關注,讓這些平時會被忽視的人、地方展現在大眾面前,從而呼吁廣大民眾一起努力,讓世界變得美好。
創造,才能讓未來變得更好;創造,才能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幸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光明!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9
今天晚上,我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創造向未來。
主持人是撒貝寧和何炅!
首先是成龍關于夢想的演講。但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就只能視頻了。他講述他從跑龍套到中國名片,他比別人更加拼命,更加努力。他已經64歲,卻兢兢業業!他講現在的年輕人,有人扎了一根刺,就喊痛。他渾身多處骨折,多次重傷,可是她依舊演他的武打戲。
下面是謝海龍老師用自己青春換來了貧苦孩子們的上學夢的實現。今天,謝海龍老師和他曾經資助的`學生見了面,場面很令人感動。
這時,一首《墨梅》唱了起來,這是京劇少年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獻唱的,我看到了我們近年我國近年的科技的發展。
王桐晶的閃電心算十分令人稱奇,人腦挑計算機非常非常的厲害。
接下來我又看見了著名的“白洋淀”。(非牛頓流體)這個游戲非常非常的好玩兒,我都非常有興趣,我也想在家自己做。
之后又介紹了--國產飛機的試飛員和工程師們,讓我感受到了祖國科技的強大。
現在是我最期待的“無殼小雞”小茶缸出現了,王源哥哥也來嘗試,可是卻失敗了N次,但是最后也成功了,所以這只小雞叫“小幸運”。之后。就是一篇關于創造力的演講。
看完之后我內心深處與創造力產生了共鳴,創造力是無限的,沒有盡頭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做不到的。中國有那么多刻入歷史的人物,不怕多一人,就怕少一人。創造力是造福人類的關鍵,有了創造力就有了一切,從原始社會到今天如果沒有創造力今天的文明社會與原始時代別無兩樣!失敗是成功之母,那么創造力便是失敗之母,加油!中國少年郎!為了祖國大膽創造吧!
讓我們“創造向未來,與創造力同在,與科學同在,與中國的明天同在!”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10
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節目貫穿了"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個主題詞。節目總共分為四個篇章,分別是"樂譜與家書展現愛國情懷" "見證人回憶勇敢精神""營救盟軍詮釋團結情義""傳承前輩精神發出自強宣言"。節目將于9月4日20時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節目還專門邀請了29位親身參與抗戰的老兵現場觀看,他們將為學生開啟那段珍貴的記憶。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俞偉躍說,各中小學校要組織學生圍繞《開學第一課》撰寫一篇觀后感,分享一次心得體會,召開一次家長會,講一個抗戰故事,充分表達廣大青少年學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共同心聲。
此外,還將組織學生觀看《百團大戰》《戰火中的芭蕾》《誘狼》《穿越硝煙的歌聲》《開羅宣言》等優秀抗戰題材影視劇、學唱經典抗戰愛國歌曲、閱讀優秀抗戰圖書。
英雄是歷史天空上的燦爛星辰,尊重歷史,首先要尊重英雄。崇敬英雄,是一個民族基本的價值準則,是一個國家團結統一、向上向善的精神動力。
英雄是人民的杰出代表、人民品質的集中體現和人民意志的人格化身。凡是讀過抗戰歷史的人,無不折服于四萬萬中國軍民在困境乃至絕境中所迸發出的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精神力量。在這場以弱勝強的戰爭中,正是英雄的犧牲精神,中華民族才有堅如磐石的不屈意志,才能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奮起抗爭、眾志成城。
為民族解放犧牲的.都是英雄。在中國人民艱苦卓絕、以弱對強的抗戰御侮中,既有名垂青史的英雄,也有更多的無名英雄;既有馳騁疆場、威震敵膽的抗日英雄名將,也有與日本鬼子拼刺刀、拉手榴彈同歸于盡的八路軍英雄戰士,還有那些沒有留下名字的平民英雄,他們用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
回顧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如果沒有一代代中華英雄、千百萬革命先烈"我以我血薦軒轅",獻身民族復興,就沒有中國革命的一次次勝利和人們的幸福。沒有為民族獨立付出犧牲的人民英雄,就沒有民族的偉大覺醒和偉大復興。
敬重歷史同時就是崇敬英雄。敬重歷史就是對歷史規律、歷史力量、歷史走向的尊崇,崇敬英雄就是對人類堅持正義、勇敢高尚、挺身擔當優秀品質的敬仰。牢記歷史就要牢記為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奮斗的英雄,不忘戰爭就要不忘在反對侵略戰爭、開展人民戰爭中犧牲的烈士!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06-23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教案07-12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感想07-03
小學生作文開學第一課07-03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教案12-10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教案02-02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04-14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精選)07-03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