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的飲食習俗
導讀:大雪習俗吃什么?大雪節氣到,這時南北方都已經進入冬季,為了御寒,民間有很多飲食習俗,那么大雪習俗吃什么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大雪的飲食習俗。
大雪習俗吃什么?
北方有“大雪小雪、煮飯不息”的諺語,即由于晝短夜長的緣故,家庭主婦做一日三餐的時間幾乎連上了。老南京則有句俗語叫“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腌制“咸貨”,以迎接新年。那么大雪習俗吃什么呢?
紅黏粥
大雪以后氣溫逐漸變冷,人們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紛紛穿上冬裝,防止受凍,出現凍瘡。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
粥可以和胃補脾,潤養肺燥,是養生的絕佳選擇。小米粥有滋陰養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紅薯也素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功效,使人“長壽少疾”。
兌糖兒
“糖兒客,慢慢擔,小息兒跟著一大班。”每當“大雪”節氣前后,溫州街頭就會出現一種“兌糖兒”的場面。各地飴糖作坊將制成的整版飴糖提供給專門挑擔走街串巷的小商販,俗稱“糖兒客”。
“糖兒客”一邊敲打糖刀,一邊吆喝賣糖。小孩常常被吸引,家長便將家里的銅質廢品、銅錢銅板之類物件拿來跟“糖兒客”兌換飴糖。由于冬季食飴糖有滋補身體的好處,所以如今這“兌糖兒”也發展為一種商業經營方式。
羊肉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提醒人們要開始進補了,進補的作用是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健康過冬。老南京大雪進補愛吃羊肉,驅寒滋補,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御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專家建議,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營養更豐富。
至于北方民族,這個時候已相當寒冷,像是在包頭地區有句俗諺說“小雪殺豬,大雪宰羊”,大雪季節到,就是殺豬準備年貨的時刻。這個時候,無論誰家宰殺牲畜,親朋好友都會來幫忙,東家準備食物、小酒、小菜宴請,因此小雪、大雪季節都是家族親友們敘舊聯絡感情的時刻。
狗肉
俗話說“掛羊頭賣狗肉”,其實咱們溫州人一直有“冬令香肉暖胃”之說,這香肉即是狗肉。寒冬時節是食狗肉進補的最佳時刻,《大明本草》上就有“黃狗大補益人,余色微補”記載。
據說,身體虛弱而溺床的小孩,吃一兩回狗肉就能夠見愈。過去,溫州不少人家將狗肉作為產婦補體的佳品相互贈送。
大雪節氣別忘吃“三雪”
大雪節氣之后,寒冷干燥的天氣會讓人體出現不適,專家建議不妨在大雪節氣吃些雪藕、雪菜及雪梨搭配的菜肴和食療方,會起到一定的養生保健功效
雪藕:止瀉固精
雪藕是蓮藕的一種,因其“色白如雪”而得名。雪藕含有淀粉、蛋白質、天門冬素、維生素C以及氧化酶成分,生吃可輔助治療肺結核咯血、淋病、衄血等癥;熟吃有健脾開胃,止瀉固精功效。在大雪節氣適量吃些蓮藕粥,有較好的補益功效。
雪菜:醒腦提神
從中醫食療學的角度來看,雪菜屬于性溫、味甘辛的蔬菜,十二經絡中歸肝、胃、腎三經。雪菜還含有胡蘿卜素和大量食用纖維素,可防治便秘,尤宜于老年人及習慣性便秘者食用。
雪梨:除煩解渴
大雪節氣冷熱交替之下容易引起肺燥咳嗽。這類人如癥狀較輕,不妨在中醫師的指導下制作雪梨膏來服用。她介紹,雪梨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功效,源自河北的雪花梨潤燥清風,藥用價值很高,是做“雪梨膏”的好材料。
大雪習俗吃什么?以上是大雪節氣適合吃的食物,你吃了嗎?
【大雪的飲食習俗】相關文章:
大雪飲食習俗12-08
南方大雪的飲食習俗06-28
大雪節氣習俗07-02
立春的飲食習俗03-30
小寒節氣飲食習俗07-03
石家莊飲食習俗07-12
下元節的飲食習俗02-20
冬至飲食習俗介紹07-03
白露時節飲食與習俗06-28
大雪節氣的習俗和由來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