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費縣文學藝術創作路程
1990年費縣成立了專業創作機構“文藝創作室”,主抓全縣的文學藝術創作,促進了費縣文學藝術創作更加繁榮,隊伍更加壯大。
文藝創作室成立后,為了打造精品工程,提升文化品位,相繼組織出版了眾多的文藝作品,如任志璽的詩集《迷人的土地》、《散文詩精品百章》,侯慶修的長篇小說《仙人橋》,李興業的散文集《錦山繡水游》,楊文學的短篇小說集《綠色夢》、長篇小說《錯地》,劉金保的報告文學《大跨越》、《大突圍》,朱佩玉的戲曲集《真龍假鳳》,王有瑞的《費縣歷史百人傳》,盧宗儉的《費城》,豐樺的《豐樺詩詞選》,老咸的《文學是一堆積木》等。還有《映日荷花別樣紅》、《古費阝神韻》、《名賢王雅量》、《費縣奇石志》等為代表的作品多達30余部,其中《大突圍》獲山東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征文一等獎。《費縣文化志》、《劉家訓作品選》、《人杰地靈新時代》也即將出版。
目前,費縣的文學創作十分活躍,特別是涌現了以韓冬梅、孫楓玲、田園、老咸、張波、劉露、戴萍、賈顏芳、張貴霞、軍潔、楊東霞、張秋云、武善愛、彭蕾蕾、馬煜、徐文靜、王亞迪等40余人的女子散文創作群體,她們文風各異,或豪放、或雋永、或婉約,促進了文學事業的發展。費縣文學的創作進入了鼎盛時期,在全國、全省文學創作中有了一席之地。
以上所陳列者除了任先生無可替代的個性作品,其余寶書從書店里是買不到的,除非你與作者有深交,他才會送你一本,甚至可能是簽名本。由于本人孤陋,無緣進入費縣神圣的文化殿堂,不能榮幸地拜讀一大堆精品,寫起感想來就難免隔靴搔癢了。
然而,一個小小的費縣文藝創作室,旗下能有這么多杰作,確實令人高興,于是我就想啊,如果能實行送書下鄉,令費地的老百姓都能人手一冊,對于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新費縣,必是一個了不起的促進。還有,未曾列入的國家級學術論集《翰墨忠烈顏真卿》,早已拍成電影的《混世魔王劉黑七》等可以作為開展“愛祖國、愛家鄉、愛面子”三愛運動的的必備教材,照例人手一冊
【淺談費縣文學藝術創作路程】相關文章:
關于微電影的本質與藝術創作的淺談07-03
藝術創作口號12-31
淺談文學教育提供的課堂視野07-03
費縣辦理養老保險07-13
繪畫藝術創作論文07-03
立體繪畫藝術創作論文07-03
淺談兒童的文學閱讀與小學的語文教學07-02
淺談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現狀07-03
對藝術創作過程的認識及體會06-28
如何才能擁有藝術創作的靈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