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正確理解寶寶對書的怪癖現(xiàn)象教育隨筆
正確理解寶寶對書的怪癖現(xiàn)象,一歲左右的寶寶基本具備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寶寶不知何時喜歡上撕書、亂翻書等等和紙對抗的感覺,都會使他們興奮。媽媽尤其對寶寶撕書表現(xiàn)得很苦惱,然而事實這對寶寶來說并非是壞事,而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對書本的興趣,會使寶寶對書產(chǎn)生初步的感性認識。在他們的記憶中,撕書的事最終會被遺忘,但觸碰到書和紙張的興奮感卻留下了。
喜歡撕書
現(xiàn) 象:孩子總愛撕書,一本好好的書到了孩子手中,一會兒就面目全非了。
布奇解讀:大部分的孩子在1 歲左右會出現(xiàn)撕書、撕紙片等行為。其實上, 他們只是把撕書當作一種游戲,一種能釋放他的能量、給他帶來快樂的游戲。通常孩子的撕書行為是伴隨著翻書行為而來的。他們的雙手會忍不住想一探紙張的奧秘,探索新鮮的事物,撕書的行為在此時出現(xiàn)了。在翻書時,一不小心撕破了書頁,這個意外的結果,引導孩子進入了一個新的探險世界。他們不僅驚訝于自己雙手撕裂書的動作,也會對撕書的聲音、紙的皺紋感到驚奇,于是會再想復制同樣的效果。家長要和孩子一起修補圖書,告訴孩子“圖書寶寶很疼,圖書寶寶哭了。”正確理解寶寶對書的怪癖現(xiàn)象,利用孩子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引導寶寶愛護圖書。也可以提供無用的報紙讓孩子自由地撕,或和孩子一起做撕紙,撕出各種形狀的撕紙游戲,讓孩子充分體驗撕紙的樂趣。
亂翻書
現(xiàn) 象:拿到書后,顛來倒去,而且還是五指抓翻。
布奇解讀:孩子的亂翻書并不“亂”,而是把書當作一種玩具,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圖書。一方面可以使孩子漸漸熟悉圖畫書,另一方面,小肌肉動作和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就在這亂翻一氣中逐漸發(fā)展起來。
倒著拿書
現(xiàn) 象: 孩子自己看書時,倒著拿書。
布奇解讀:有的研究認為,孩子倒著拿書是因為他們的視覺接受模式和成人不同。正確理解寶寶對書的怪癖現(xiàn)象,有的研究則認為,即使是嬰兒,他們的視覺接受模式也是和成人相同。但無論怎樣,如果孩子倒著拿書在看,你也不必驚奇,也不用急于糾正,只要他能看得下去,還看得津津有味,又何必打擾他這種美好的享受呢?
總是喜歡看同一本或幾本圖書
現(xiàn) 象:孩子經(jīng)常從一大堆書里,拎出那本已經(jīng)講了很多遍的書,請媽媽再次講,幾次三番下來,媽媽們難免會覺得不耐煩。
布奇解讀:其實,在每一次的看書過程中,孩子注意的焦點都會發(fā)生變化。比如,第一遍看書時,他可能只是邊聽你講邊看書中的圖畫,而且也只是注意到畫面上最吸引他眼球的一部分。但隨著閱讀次數(shù)的增加,對畫面、講述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加深,認識范圍的擴大,他們會有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并且可能會不斷地提出新的問題。正確理解寶寶對書的怪癖現(xiàn)象,孩子每一次重復看書的過程,都是對圖書內(nèi)容的理解和消化、鞏固和加深的過程,直至最后能夠把整個故事完整地背下來,甚至以后,還會出其不意地在合適的場合靈活地發(fā)揮出來。
關注小細節(jié)
現(xiàn) 象:當你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述“小白兔蹦蹦跳跳地跑過來”時,孩子卻指著畫面邊緣一處很不起眼的地方說“小鳥在飛”。
布奇解讀:能夠注意并發(fā)現(xiàn)細節(jié)是兒童閱讀圖書時一個有趣的特點。這個特點不僅不會影響他們對整個故事的理解,相反,還會幫助他們從更多的渠道,加深對故事的理解,擴大認知的范圍。正確理解寶寶對書的怪癖現(xiàn)象,因此,家長不必著急讓孩子的思路隨著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不妨停下來,和孩子一起欣賞欣賞、討論討論這些看似無用的小鳥、小草、小花們。說不定,你也會有新發(fā)現(xiàn)!
正確理解寶寶對書的怪癖現(xiàn)象,媽媽無需阻止寶寶撕紙或翻書等等以上列舉的寶寶對書的一些怪癖的現(xiàn)象,但媽媽可采取一些措施,正確理解寶寶對書的怪癖現(xiàn)象,如買些布質或厚紙板制作的不易被撕破的書;還可以給寶寶提前準備一些廢棄的書、彩色的紙張或報紙,教他撕成條,撕成各種形狀,滿足寶寶撕的要求,同時也有利于寶寶創(chuàng)造力的開發(fā),一舉兩得 。
【正確理解寶寶對書的怪癖現(xiàn)象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教育隨筆-幼兒排隊現(xiàn)象10-18
幼兒園寶寶班教育隨筆7篇03-25
諾基亞7070短信系統(tǒng)怪癖07-12
教育隨筆 隨筆作文06-29
教育隨筆07-02
教育的隨筆04-03
教育的隨筆05-07
“同工同酬”的正確理解07-13
戀愛中男人的怪癖有哪些07-03
教育隨筆:感恩教育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