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海灘上的雕塑教材解析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海灘的有趣、美麗,激發學生創造的愿望。
3. 了解批讀的好處,嘗試用“批讀法”讀書,養成邊讀邊批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新詞卡片,配樂朗讀CD,有條件的可制作潮落時的沙灘景觀課件。
學生:上網或查閱其他資料,了解蛤蜊、海龜、螃蟹、海鷗等海生動物及潮落時的景象。
教學建議
浩瀚的大海、金色的海灘、美麗的沙雕,多么令人神往。《海灘上的雕塑》一文,通過對潮落時“我們”在金色的海灘上看到的有趣的雕塑和“我們”不滿這些雕塑,大膽構想創造雕塑,以及漲潮后,海浪把“我們”的雕塑吞沒,而“我們”并不懊喪,依然踩著浪花奔跑的描寫,既表達了“我們”對大海的喜愛之情,又抒發了創造的歡樂。
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3段),主要寫在海灘上,“我們”看到了退潮后留在海灘上的有趣圖案。第二部分(4~10段),主要寫“我們”不滿意原有的海灘上的雕塑,重新構思創作了雕塑。第三部分(11~14段),主要寫浪濤吞沒了“我們”營造的雕塑,但“我們”并不懊喪,因為是大海收藏了我們的雕塑。
本文以兒童的口吻,極富感染力的語言,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條理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動人的畫卷,讓我們感受到了“我們”的創造精神和對大海的熱愛和向往。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弄清文中描寫了哪些雕塑,在讀中領悟海灘的有趣、美好,培養學生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和敢于創造的精神。
建議本課教學用1~2課時。
【海灘上的雕塑教材解析】相關文章:
《海灘上的雕塑》教學設計07-04
《在金色的沙灘上》教材理解參考07-04
《白鵝》教材解析07-04
《出塞》教材解析07-02
西師大版《海灘上的雕塑》教學反思07-02
《莫泊桑拜師》教材解析07-04
《旅鼠之謎》教材解析07-04
《要下雨了》教材解析07-05
《北京的色彩》教材解析07-01
山行教材解析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