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庭教育問題有哪些
孩子來到家庭和你成為一個共同體,家長就需要認真對待孩子的教育,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分享家庭教育問題有哪些吧!
教育問題:
1.中國父母最關心孩子什么?
中國的父母親大部分關注的是成才而不是成人,他們關注的是當下比較多。但是對真正決定孩子未來的幾個關鍵性問題關注不夠,比如興趣愛好。其實人的興趣愛好,是他認識這個社會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僅僅關注學習成績,是不利于孩子好奇心、興趣的養(yǎng)成的。孩子的情緒、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性格、人格特征,事實上比家長最關注的這些問題要重要得多。
2.學前班對孩子來說是否很重要?
調(diào)查結果發(fā)現(xiàn),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里面,上過學前班比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多10.89%,這個結果顛覆了很多人過去的觀念。我們很多父母希望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贏在起跑線上,所以要比別人早一點學,比別人多學一點。事實上,兒童是需要童年的,兒童是需要游戲、快樂的,需要自主去發(fā)現(xiàn)的,你逼著他學習的東西他不會感興趣。過早使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對立的情緒,讓他還沒有進學校就恐懼學習了。
3.擇校的意義和效果如何?
大家都需要擇校,很多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大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最優(yōu)秀的學生里面擇校生和非擇校生沒有什么區(qū)別,比例分別是29.95%和28.48%。當然并不是說選擇好學校對學生發(fā)展沒有意義,坦率地說,因為學校是有文化的,學校之間孩子是相互影響的。孩子之間彼此的影響,比學校對孩子的影響還要大。關鍵是為什么有的擇校效果不好,對于那些基礎相對薄弱的孩子,在別的學校他可能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到最好的學校反而讓他覺得在那么多學霸面前自己沒有希望了,學習成績會下降。
4.學生上課外班能否有效提高成績?
中國孩子大概90%都是上課外班的,上課外班以后,孩子的時間、空間就被填滿了,自主學習的可能性就不夠了。這樣學習能力就會萎縮,發(fā)展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課外班相對來說依然是學校生活的延續(xù),依然是課本的延續(xù),課堂的延續(xù),學生沒有一個開拓視野的機會。一個孩子沒有大量課外閱讀的時間,不可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5.物質(zhì)刺激能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很多家庭用獎金,用各種各樣的誘惑鼓勵孩子學習。這個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結果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大,作用更大的是什么?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協(xié)調(diào)性,這更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學習。比如,在父母親之間教育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他們能夠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而是私下里交流、分享、協(xié)商。物質(zhì)刺激遠遠不如父母對孩子正面的影響。
6.父母的閑暇時間都在干什么?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父母在學習、讀書看報的,其孩子成績優(yōu)秀的比例是最高的,占了31.31%,;父母也會看電視、玩電腦以及看手機,他們的孩子成績優(yōu)秀的比例就少得多,為27.43%;還有特別喜歡朋友聚會的家長的孩子成績優(yōu)秀的只有24.90%。相信這些數(shù)據(j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差距還大一點,但并不像想象那么大。
7.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對學習影響有多大?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所有的事情都給他準備好了,所有活都不讓他去干。結果,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可以的,孩子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只有3.17%。而認為應該做家務的,應該自己管理自己事情的,優(yōu)秀的孩子占了86.92%。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事情,最后會幫助他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學習是一個自我管理的過程,這個結論對很多父母是有很重要的啟示的。
8.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有什么作用?
在中國很多家庭,父親是看不見的,所謂“影子父親”。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真正的作用遠遠沒有發(fā)揮出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中國90%的家庭,父親沒有承擔起教育的職責。大部分家庭對于孩子的教育是媽媽在承擔,而我們知道,缺失父親的教育對孩子性格的養(yǎng)成有明顯的局限:如,性別認同會弱化,容易被母親過分地呵護,過度地保護,缺少獨立鍛煉的機會,缺少男子漢氣概。
9.中國的父母了解孩子嗎?
通過對父母做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父母首先知道孩子有幾個好朋友,其次是孩子喜歡哪位老師,孩子喜歡什么課。父母沒有走進孩子內(nèi)心,不了解孩子到底有什么愿望,不了解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說的事,孩子到底崇拜誰?沒有了解孩子的需求,沒有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真實狀況。
10.學生學習成績與教養(yǎng)方式是否有關?
凡是父母采取積極的養(yǎng)育方式,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是比較高的;而父母養(yǎng)育方式比較消極的,孩子學習成績相對來說是比較差的。說明孩子的學習成績跟父母的養(yǎng)育方式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相關資料:
如果有人問:“幼兒最吸引人的階段是什么時候?”專家一定毫不猶豫地說:“4歲”。但是對一般的大人而言,這個年齡卻是最令他們頭痛了。與3歲或5歲的時候相比這下,4歲兒童最不溫順;由于他們正處于所謂“精力旺盛年齡”,身體的一切機能都生氣勃勃地向各方面開始發(fā)展。
這階段的幼兒,家庭教育必須留意下列幾點:
1、不要嫌煩
首先要父母接受幼兒這階段的多話現(xiàn)象。
語言的發(fā)達必須經(jīng)過“聽與說”的階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應為小孩確立正確的說話典范,同時也要當幼兒忠實的聽眾。
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兒說話的欲望,父母對他們的話要表示關切,請多制造些愉快氣氛;而例如“羅唆!”“閉嘴!”等禁止小孩說話的態(tài)度是最不應該的。
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耽心他們會影響談話時,可先告訴他:“等一下再聽你說好不好?”讓他養(yǎng)成等待的習慣。以上的說法并非要父母隨時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鐘耐心地陪他就夠了,其余的時間媽媽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應和說:“原來這樣呀!”并注意著他的眼睛,讓他知道你對他的話是有反應的。
這雖然只是非常簡單的反應,但已令孩子相當滿足了。
此外,在母親為晚餐忙碌時,由父親代為陪伴孩子也是個好方法,這時候父親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見聞告訴幼兒,更能滿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進父子女)間的情感。
2、內(nèi)外的差異
話再多的4歲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里那么健談了。尤其是面對陌生環(huán)境時,這種傾向就更加明顯,這時候大人也許馬上急躁地說:“在家不是講得很好嗎?現(xiàn)在怎么搞的?”
這種現(xiàn)象,與其說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語言問題,不如說是社會性的問題。只要讓他們習慣不同的人和環(huán)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這種障礙了。
3、不要在意孩子的粗話
4歲兒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順利進行,粗話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會經(jīng)常脫口而出,這時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會化禁止他們說粗話而干涉他們的交往,反而等于禁止了他們的生活。
當4歲兒第一次說粗話時,父母不妨對他說:“這句話不好聽,不應該這么說哦!”然后教導他正確的說法;如果以后再聽到他說粗話就故意悶不吭聲,讓他以為這種話無法與大人溝通,自然而然就會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驚小怪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總之,幼兒是不斷在學習新詞匯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確的語言方法,粗話的新鮮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4、過渡與完成期
身心獨立、手腳靈活的4歲幼兒,大人可從他的生活習慣上看出成長、進步的狀況,這段時期即是所謂的“完成期”4歲幼兒有過于自信、難應付的傾向,但對于事物的嘗試很熱衷,只要父母細心地加以指導,就可以培養(yǎng)他的獨立性。
不管是已上了幼兒園、還是未上幼兒園的4歲兒,都要重點式地讓他處理自己的事。
1、飲食
能夠正確地使用筷子吃飯是5歲以后,4歲兒雖然還不太會拿筷子,但也要讓他經(jīng)常使用,以漸漸學會正確的方法。
4歲兒的食欲相當旺盛,不過,在興奮、疲憊、運動過度、睡眠不足、生活不規(guī)律時,則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的現(xiàn)象,這時候不要勉強孩子一定要吃多少,他不想吃就作罷也無妨。
4歲兒通常和家人共同進食,但有時因為過于熱衷說話或和兄姐吵架而中斷吃飯;當這種情形發(fā)生時,父母最好讓他獨處,不要讓他養(yǎng)成邊吃邊玩的習慣。
“你可以吃快點嗎”“不曉得待會兒的甜點是什么?”“你幫媽媽把醋瓶子拿來好嗎?”像這樣給幼兒一點刺激也是預防不專心飲食的方法之一。如果一餐飯吃了三四十分鐘仍然沒吃完就把它收拾好;事后幼兒再叫肚子餓,也只能表示同情而不再給予正餐。這樣才能使他養(yǎng)成吃飯定時的習慣,不過點心還是要照常供應。
2、排泄
到了4歲左右,排泄的習慣會逐漸養(yǎng)成,而4歲半時他已能自行用衛(wèi)生紙擦屁股了,不再像以往由于熱衷游戲而將大便拉在褲子里;幼兒若在半夜上廁所,家長要從旁給予協(xié)助。
另外,幼兒到4歲的階段會慢慢對上廁所感到害羞,這時父母可以把握機會教導他,不該在別人面前說出“我想尿尿”“我想大便”等不文雅的話。
3、脫衣服
這階段的幼兒對于脫衣服會顯出很高的興致,但若脫不好還會發(fā)脾氣。這時候父母可以教導他們穿衣服的順序、襯衫和毛衣前后的區(qū)別、扣鈕扣的順序以及收拾換下來衣服的方法,如果一開始就讓他養(yǎng)成這種習慣,4歲兒就已經(jīng)可以自己處理換衣服的問題了。另外,鈕扣如果不是太小的話,也要讓他養(yǎng)成自己扣鈕扣的習慣。
4歲兒對于穿襪子、戴手套、戴帽子、穿鞋子等小事都非常樂意學習;一般來說,幼兒在5歲以前已經(jīng)可以分辨鞋子的左右了。
時常受到其他事物的吸引而中斷穿衣服是4歲兒的特征,這時候別責怪他,應以幽默的口吻提醒他、讓他自己發(fā)現(xiàn)。還有一點要提醒的是,要教導孩子不能光著身體在人前到處亂跑。
4、清潔
盡管容易把衣服弄臟,但愛干凈也是4歲兒特征之一。在這個階段,像漱口、刷牙、洗臉、擦鼻涕、梳頭但不太會拿梳子)等大致都能做好。就連一直到3歲都不太愛干凈的幼兒,這時也會對臟的東西敏感起來。
父母在小孩不小心弄臟衣服時,請不要不聲罵:“臟死了!”只要指導他徹底做到飯前或吃東西前洗手即可。
一般家庭可以安排在晚餐前讓幼兒洗澡,這樣飯后還可以讓小孩從事其他活動。洗澡時要教導孩子清洗每一個部位,若讓他自己一個洗,很可能只會洗固定的一個地方。
5、睡眠
一般而言,睡眠大約是11個小時,但個人差別很大,并沒硬性規(guī)定。有的小孩有午睡習慣,有的卻不愛午睡,即使強迫他上了床,他也會在床上玩或趁父母不注意時溜出去玩。
勉強孩子午睡,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抗拒心理;除非孩子特別疲倦,否則就不用勉強他非睡不可。
另外,對黑暗懷有恐懼感的小孩大人最好在他入睡前留一盞小燈,或是大人在旁邊為他念一段故事看著他入睡。有些小孩很容易因惡夢而驚醒,因此父母的臥室最好不要距離孩子的房間太遠。
總之,家中有4歲兒的父母,有時被孩子煩得幾乎手足無措,甚至泄氣得不想理他們,這時候他們才深深體會到育兒工作實在不簡單。4歲兒的確是精力充沛,但并不像大人認為那樣是反抗意識強烈,反而十分喜歡與人親近地接觸社交生活;只不過富有傲慢、自信和獨立的反抗意識而被人認為喜歡反抗。
此外,4歲兒非常喜歡任何事都嘗試,不論是錘子、剪刀、秋千或三輪車,他都可以自如地玩耍或使用。例如常看見他披著花衣服模仿電視上的明星唱歌,或是和同伴玩扮家家酒。
他們在這時期成長的腳步非常快。如果他們稍加停留,用認真的眼光注視著某件事時,一定會發(fā)現(xiàn)一些新奇的玩意兒,接著便窮追不舍地發(fā)問:“這是什么?怎么會這樣?為什么呢?媽媽。”對4歲兒來說,這世界上的事對他們而言仍然多半是陌生的,為了想了解,他們會不厭其煩地去追究。對幼兒這種窮追不舍的精神,大人常感吃不消。
4歲兒同時也有大方、自夸且喜歡吹牛的一些特點。如果談到他們有趣的話題,往往令大人自嘆弗如。總之,4歲的幼兒已具有整個人格的縮影,日后會很巧妙地陸續(xù)表現(xiàn)出來。
迅速成長所導致的偏差和混亂,普遍地出現(xiàn)在4歲兒身上,希望大人以寬容的心來面對這些問題。
【家庭教育問題有哪些】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的經(jīng)驗有哪些02-07
家庭養(yǎng)金魚的方法有哪些08-04
淺析家庭教育問題01-28
有字的組詞有哪些12-01
座右銘有哪些12-14
股票層次有哪些12-15
年齡的對聯(lián)精選有哪些12-15
獰的組詞有哪些08-04
積木技巧有哪些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