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蒙特梭利教育培養孩子
蒙臺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傾其畢生經歷所創造的。那么蒙特梭利教學法是如何教育培養孩子的呢?
蒙特梭利教學法教育培養孩子
面對充滿挑戰的時代,通過蒙特梭利教育,我們能培養孩子具備哪些為未來做準備的生存實力呢?
(一)生活能力
面對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新時代,孩子需要具備更多方面的能力才能應付未來的人生挑戰,不論置身什么時代,生活能力都是最基礎的能力,而蒙特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恰恰鍛煉并培養了孩子的生活能力。現實生活中,忙碌的父母低估了生活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以為它僅僅是刷牙、洗臉、穿衣脫衣等自理能力,因而抱著“長大就會了”的心態,凡事都替孩子代勞。
其實,通過日常生活教育所培養的學習態度,諸如,負責、專注、秩序、自信等,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都很大。“生活的自理、家事的分擔,有助于耐心與責任心的養成,并且從工作中體會父母的辛勞,學會感恩、惜福與尊重。孩子也才有能力適應生活,進而面對未來的生活。”
即使科技日益發展,但豐富的資源時代可能逐漸遠離,因此,只有從小培養簡樸、認真、獨立的生活態度,才能讓孩子適應充滿變數的未來。
(二)情緒教育
人有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表露,這原本是人類生存的機制。但越來越繁雜的現代生活潛藏著各種足以引爆情緒的媒介,縱觀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如果缺乏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無疑很難適應劇變的時代。
幼兒的情緒體驗大多來自親子間的互動以及成人的身教,倘若孩子能在一個善于溝通、肯接納的環境中長大,就能培養其良好的情緒能力,包括:自信、友善、同理心、尊重、毅力、抗挫折、忍耐力等等,而提倡愛和自由的蒙特梭利教育,則可以讓孩子在充滿自由和關愛的`氛圍中自由工作,完善這些特質。這些特質正塑造和影響著孩子的人格建構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情緒教育對孩子終身的成就影響比智力更起關鍵作用。
(三)人際能力
毋庸置疑,在講究競爭的新社會,具備人際溝通技巧和主動積極特質的人是最受歡迎的,而這些特質也將越發顯得重要。
培養孩子這些特質,需要成人從培養孩子尊重與關懷的能力和態度入手,而蒙特梭利教育的班級組織形式——混齡教育,就為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正面積極主動的特質預備了良好氛圍。具體而言,混齡教育中,尊重可從主控權交給他人、優先權讓給他人做起,比如,向他人借東西,先詢問別人的意愿;想和別人工作,也要先詢問,征得他人的同意后才參與工作;工作時間學會等待,大孩子主動照顧小孩子等,而蒙特梭利混齡教育也可以培養孩子關懷他人的同理心,而關懷則從預測對方需求、了解對方困難著手,比如,媽媽做晚飯時,孩子能預測媽媽需要有人幫忙,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等。
另外,在平日的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鼓勵孩子,提醒孩子去動手實踐,其實這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參與及經驗積累。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也強化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正向積極,比滿腹經綸、能言善道更重要。
(四)創新能力
社會要發展,文明要進步,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振興與發展,都離不開創新。但是,反觀當今之社會,因為在長期的升學壓力競爭下,孩子們的頭腦已經被填鴨式知識教育填滿,導致創新能力的缺乏。
我們認為,創新思考能力包括觀察力、分析力、想像力、記憶力等。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師引導孩子,反提問題,讓孩子動手的過程中獨立思考,獨立探究,從小培養孩子多做橫向思維的多元思考,當孩子有“獨立思考歷程”的經驗,才能運作思考能力,解決問題,具有創新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培養孩子】相關文章:
蒙特梭利早教中心廣告語380句04-21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07-03
《蒙臺梭利的教育》讀后感09-04
美國佛蒙特州私立中學:朗蒙特學校07-02
《蒙臺梭利的教育》讀后感(3篇)10-14
《蒙臺梭利的教育》讀后感5篇03-13
《蒙臺梭利的教育》讀后感(通用11篇)12-02
小學音樂課恰利利,恰利的評課稿06-14
藝術之梭永不停作文07-02
三年級音樂《恰利利,恰利》教后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