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屈原的故事大班語言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能看懂圖中的故事內容,并嘗試進行講述故事。
2、了解端午節要包粽子的由來。
3、幫助幼兒了解端午節的傳統和傳說。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配合圖片,講述《屈原的故事》給幼兒聽,并通過提問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容。
端午節快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要吃什么嗎?為什么會有粽子的呢?聽完老師講的小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圖一和圖二的情節。
提問:
1。你知道屈原為什么投江嗎?(請聽老師講個小故事)
2。人們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做了什么事呢?(教師可以多說幾種情況讓幼兒猜猜看,如:人們都不理不睬,人們去打撈他)
(三)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圖三和圖四的情節。
提問:
1。小朋友猜猜看,屈原的尸體有沒有被人們打撈上岸?
2。端午節要包粽子、劃龍舟,小朋友知道為什么嗎?
3。小朋友,端午節還會在門口插艾草和菖蒲,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四)教師與幼兒做故事讀后的互動。
提問:
1。小朋友,你吃過粽子嗎?以前你知不知道粽子的由來呢?現在再吃的時候,心情有什么不一樣呢?
2。讀完屈原的故事,你覺得屈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五)教師小結:
每個節日都有許多的習俗和傳說,這些習俗和傳說不僅代表了我們的文化,也流傳下來許多的節慶活動,象現在端午節就會舉行龍舟比賽。
(六)字詞句教學。
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關于故事中出現的一些端午節的相關圖片,請拿到圖片的幼兒練習造句,或是說一個關于該圖片的短故事。
【屈原的故事大班語言活動設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活動設計《落葉》03-15
屈原的故事07-03
大班語言活動設計方案05-31
大班語言領域活動設計方案09-15
屈原 投江的故事07-04
《屈原》教學設計05-01
大班語言教學案例分析:屈原沉江07-03
幼兒園大班語言《白天與夜晚》活動設計09-06
屈原有哪些歷史故事08-15
端午節屈原的故事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