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筑地基基礎
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控制措施是怎么樣的?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特點是什么?一起看看吧!
建筑地基基礎質量控制措施【1】
1、地基基礎局部處理與加固
地基基礎存在局部異常,首先需要查明原因,其次要確定范圍,最后予以加固處理。
一旦處理不當,將會造成嚴重后果,如出現不均勻沉降,無法為上部結構提供穩定支撐。
至于選用何種措施,則需要結合各種內外部條件予以確定。
1.1松土坑的處理
當地基基槽中存在不良土(如淤泥土等)時,應對其進行徹底清除,然后選用合適的土料予以回填。
當地下水位相對較高時,一般需要在防潮層下方進行相應的處理(如鋼筋磚圈梁的設置),從而避免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口。
1.2磚井或土井的處理
當地基基槽中存在磚井或土井時,應選用和井底土各項性質較為接近的土料予以回填,并將其壓實,然后將磚圈拆除,同時保證拆除深度超過槽底1m以上,接著使用灰土(配比為3:7)進行分層夯實操作,直至槽底。
若井直徑偏大(超過1.5m),那么應對其上部結構采用其他的、必要的加強措施。
1.3局部范圍的硬土處理
當地基基槽中存在較硬雜物時(如樹根等),應將其完全挖除,并采用前文提到的兩種處理方法(一,松土坑的處理方法;二,磚井或土井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理。
從而避免不均勻沉降問題。
1.4“橡皮土”的處理
在地基基礎施工中,“橡皮土”問題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
由于“橡皮土”的水分幾近飽和,所以,使用夯實器械處理該類地基時,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越夯越軟。
一旦發現該類土質,通常先將其徹底挖除,然后采用特定級配的砂石予以回填,并夯擊密實。
1.5地基基礎加固方法
對地基基礎進行加固時,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至于選擇哪一種,需要結合各種內外部條件而定。
應用最多的方法有兩種:一,灰土墊層法。
所謂灰土墊層法指的是,將石灰、粘土按照2:8的體積比摻制均勻,然后以分層的方式鋪墊在地基基槽中,并夯擊密實。
該方法優勢眾多,不僅操作簡便,而且施工較快,還具有造價偏低的優點,可用于0.3~2.Om這一范圍內多種地基的加固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灰土在抗凍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通常用于冰凍線之上;二,天然級配砂石墊層法。
所謂天然級配砂石墊層法指的是,以分層的方式將河卵砂石鋪墊在地基基槽中,并碾壓密實。
該種方法常見于種地基基礎的處理,一是挖深較大的地基基礎,二是水位較高的地基基礎,三是積水偏多且不易夯實的地基基礎。
該種方法通常采用機械作業的方式予以實現。
2、樁基礎工程
2.1套管護壁成孔灌注樁縮頸
原因分析:一,在劇烈的振動之下,套管被快速植入地層,如此一來,某段套管附近土顆粒中的水分或者空氣便無法有效擴散,進而產生孔隙壓力。
一旦拔除套管后,其內的混凝土將要直接面對附近的孔隙壓力,再加卜強度不足,便發生了樁體局部縮頸的問題;二,套管在淤泥質土往往伴有振蕩發生,受此影響,混凝土無法有效灌人,樁在該層發生縮頸問題。
控制措施:一,遇到淤泥質土中的縮頸問題,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予以處理,一種是翻插法,另一種是復打法;二,遇到其他土質中的縮頸問題,建議使用預制混凝土樁頭予以處理,與此同時,采用特殊套管(如下部帶喇叭口)配合施T;三,相鄰樁施T過程中,應對間隔時間進行嚴格控制,使其保持在水泥初凝時間之內;四,如果屬于輕微縮頸,建議將該處的土掏出,然后澆筑混凝土;五,如果屬于嚴重縮頸,建議二次成孔。
2.2預制樁樁身斷裂
原因分析:一,徑長比偏大,另外,樁下沉環節還面臨偏硬土層的問題;二,制樁環節,樁身彎曲程度不滿足設計標準,如此一來,相對縱軸線而言,樁尖偏離程度較大;三,多節樁施工過程中,沒有做好樁的連接處控制,如上下樁不處于同一軸線上;四,樁的原材料存在質量問題,造成樁的強度不達標;五,在樁堆放環節、起吊環節以及運輸環節,存在違規現象。
處理措施:一旦遇到樁身斷裂問題,應和設計人員一起探尋質量原因,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即綜合考慮樁的內外部條件,采取特定的補樁方法。
補1根時,建議于軸線之外進行,其距離控制在3個樁身直徑以上;補2根時,建議于斷樁兩側進行,其兩側距離全部控制在3個樁身直徑以上。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特點【2】
1、復雜性中國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有鹽堿地,有多年凍土地,有易塌陷地等等,地質條件和氣候條件從東北到西南有很大的差異,造成這些復雜的多方面的因素的原因是跨緯度和經度的范圍比較廣,這些因素都給我國房屋建筑帶來了一些復雜性。
此外,我國又是一個地質災害頻發的國家,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多對地基的建設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給房屋的地基建設帶來復雜性。
2、多發性由于我國的部分房屋施工不當給國家的經濟和人們群眾的生命財產帶來嚴重的損失。
今年的房屋質量檢測數據表明:質量房屋整體質量不高,坍塌事件時有發生。
3、潛在性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有些問題后一項施工在前一項施工的基礎上,有些問題是在施工過程中很難被發現的,是潛在的,環環相扣,并且互相依托,只有在施工到最后一項后才能發現問題,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要在每一項施工完畢后都要進行系統數據收集和保存所在系統質量問題。
4、嚴重性在施工過程中,一旦地基確定使用,如果在后期的建設過程中,就算是發現問題,想要處理就會很困難了,如果地基在初期的建設施工過程中沒有夯實基礎,那么在房屋建筑過程中就會帶來不小的隱患,也就無法保證房屋的質量。
稍有疏忽可能在后期的施工中逐漸的被影響還可能會造成對居民人身財產的重大損害,而且資金的投入相當的大,局部問題又是不易察覺的。
5、困難性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局部的問題對于整個工程質量的治理來說都是可以采用必要的措施慢慢的調整的。
但是唯獨地基工程全部的施工都是建立在地基的基礎上的,地基出現問題,對上層建筑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地基基礎工程是地下工程,對它本身的處理,必然影響建筑物上部結構性能,作為基礎及地下作業的地基因其特殊的地位有很大的施工的難度。
【建筑地基基礎】相關文章:
地基基礎設計07-04
地基基礎設計步驟07-04
地基基礎抗震設計07-04
地基基礎設計知識07-04
房屋地基基礎設計07-04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07-04
地基基礎設計原則07-04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丙級08-01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劃分08-04
農村各地基基礎的建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