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房屋地基基礎設計
1、目前國內房建工程地基基礎處理過程中的常見工藝
1.1地基置換工藝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如果擬建地點的地質為松軟土質,則需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施工工藝,對土層進行換填、置換;通過有效改善地基基礎環境條件,有效提高房建工程地基基礎的承載強度和承載力;地基置換處理工藝,即將原來的軟土徹底地清除干凈,在作業面填筑一些壓縮性相對較好,而且不含腐蝕物、強度相對較大的粗砂、礦渣以及卵石等,然后對其進行夯實,從而取代原來的軟土地基。
房建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地基基礎處理時,采用注漿施工法進行處理,即硅化注漿處理工藝、水泥注漿地基處理工藝。以水泥注漿處理工藝為例,采用壓漿泵和灌漿管,將事先已經調配好的水泥材料注入到待修地基土體內,然后直接填充好,使其逐漸滲入到深層,并將其擠密;同時,將部分水分、氣體排出,并且對孔隙有效填充。注漿材料硬化后,與土體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其能夠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結構,以此來提高地基基礎的抗滲、穩定性,降低壓縮性,從而實現地基基礎加固處理目的。
1.3旋噴注漿樁施工工藝
房建工程地基基礎處理過程中,采用旋噴注漿樁施工工藝,尤其在應對軟土地基時,旋噴注漿樁施工工藝的應用效果更加的顯著。在該施工工藝應用過程中,防水、加固性非常的好,而且施工步驟非常的簡單,應用范圍也較為廣泛。在房建工程地基基礎處理過程中,建議采用這一工藝對地基基礎進行處理。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施工處理過程中,應當全面施工項目,在結合具體的工況條件下,對施工深度進行明確,先下鉆、開孔,然后利用帶有噴咀注漿管,置于地基基礎土層之中;將其插入鉆孔底部,采用快速提升方式或者緩慢旋轉方法,將高壓漿液注入其中,通過持續旋轉、高速噴流以及加大壓力和沖擊等方法,對原來的地基基礎土體沉底的進行破壞,使碎塊與漿液之間有效地混合起來,從而形成堅固的統一結構體系。
1.4擠密樁施工工藝
在房建工程地基基礎處理過程中,由于施工建材存在著加大的差異性,因此可采用擠密樁施工工藝對其地基基礎進行處理,具體而言包括夯實水泥土復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地基、砂石樁地基等類型。以灰土擠密樁施工工藝為例, 在具體的地基基礎處理過程中,采用的是施工質量較大重錘,經過機械設備強力擊打,將鋼管置入待修復的地基基礎土體之中,對其進行側向擠密,使其成孔;在拔出鋼管以后,用灰土建材對樁孔進行有效的回填,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夯實,從而使其能夠與附近的土體形成一個復合式的地基結構形式,以此來有效提高地基基礎的整體強度。
2、房建工程地基基礎施工技術
2.1房建工程地基基礎土方開挖
房建工程地基基礎情況勘察完成后,需對其土方進行開挖作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土方開挖質量直接決定著房建工程的地基基礎質量。實踐中,房建工程施工單位需明確工序、流程以及施工技術和工藝,對所需的機械設備進行全面的規劃,由專業水平比較較高的人員開挖作業。在土方開挖時,一定要對孔位深度進行嚴格控制,尤其是重點區域的孔位探孔深度需在硬持力層5米以下;承臺基坑開挖作業過程中,對開挖深度、坡度進行嚴格控制,土方開挖人員應當充分考慮施工土層的密實度,結合承臺尺寸對作業面進行適當的拓展,以確保土方開挖質量。
2.2房建工程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目前來看,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基坑支護施工技術主要有兩種,即排樁支護技術、逆作法技術,實踐中無論采用哪種支護技術進行施工作業,都必須先確定嵌固深度,然后才能開展具體的支護施工作業。
第一,排樁支護施工技術。在排樁支護技術應用過程中,需利用鋼樁、混凝土灌注樁以及錨桿等相關構件,而且還要充分結合基坑土層支撐結構,以此來實現與土體共同支擋之目的。排樁支護過程中,主要支護結構是拉錨、錨桿以及懸臂等結構,而且其具體的施工技術有套管灌注樁、泥漿護臂關注樁以及沉管灌注樁等技術手段,目前而言以沉管灌注樁施工技術應用最為廣泛,如1所示。
(a)――(e)分別代表就位、沉鋼管、開始灌注混凝土、下鋼筋骨架繼續澆筑混凝土以及拔管成型;1-3分別代表的是樁尖、鋼管以及鋼筋。
第二,逆作法施工技術。房建工程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逆作法施工技術是一項非常先進的技術手段,該技術的應用需施工人員與上部交替、土方開挖兩種工藝配合應用,才能有效降低載荷,才能有效以減少對基坑上部產生的壓力。在逆作法施工技術手段應用之間,基坑周圍應當留出足夠的空間和距離,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混凝土灌注樁、人工鉆孔樁工序的順利進行。
第三,嚴格控制地下水。對于房建地基基礎而言,影響地基質量、穩定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地下水。實踐中可以看到,如果地下水位超過了警戒線,則必然會對地基基礎進行浸漬,進而導致地面沉陷。實踐中,針對該問題,筆者建議采用管井降水施工技術應對之。一般而言,管井井深應當比基坑深6米,而且含水層粉砂交互層、粉質黏土層以及粉土層的滲透性相對較差,所以可將井打至基巖底部位置,然后用卵石層來提高其滲透性。如果基坑面積太小,則可在基坑內外布井,以此來控制降幅;如果基坑面積比較大,則可在坑內布井,以此來有效降低管井數量,避免對周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實踐中,若隔水層設計的厚度難以抵抗承壓水頭壓力,開挖深度也難以揭穿隔水層,為了能夠有效確保地下水得以控制,則建議采用懸掛式隔滲帷幕對井的深度進行適當加深。
【房屋地基基礎設計】相關文章: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丙級08-01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劃分08-04
農村各地基基礎的建法07-02
地基基礎設計應滿足哪些基本條件和原則03-09
農村自建房地基基礎07-01
地基基礎專業承包合同10-12
房屋風格設計,如何篩選設計師?07-11
房屋設計實習周報07-30
房屋裝修設計合同07-09
房屋裝修設計合同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