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古詩文閱讀理解訓練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題。(9分)
【甲】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選自《岳陽樓記》)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萬鐘于我何加焉 加: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廴粍t何時而樂耶 然則: ④微斯人,吾誰與歸 微:
14.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2分)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譯文:
15.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體體現是 ;甲乙兩段都運用了 的表現手法。(3分)
16.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勵著一代代仁人志士身體力行,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請簡析一例。(2分)
參考答案:
13.考查意圖:重點考查考生對文言詞語的理解掌握能力。
解析:本題難易適中。文言文學習必須扎實掌握文言詞語的準確含義。
答案:(1)益處 (2)止,這里是“止而不為”的意思 (3)(既然)這樣,那么 (4)非,(如果)沒有
14.考查意圖:重點考查考生對文言語句的理解翻譯能力。
解析:本題難易適中。對文言語句的理解翻譯需要把握關鍵性詞語,“法”、“往往”、“指”、“目”等詞語的準確釋義是得分的關鍵。
答案:原先為了義寧愿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施舍,今天卻為了所認識的窮困貧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向”、“得”未翻譯正確的,每個扣0.5分)
15.考查意圖:重點考查考生對文言重點語句的理解能力及文章寫作手法的掌握。
解析:本題難易適中。 考生可緊緊圍繞兩文章主旨及作者思想感情分析,也可以提煉關鍵性語句解答。
答案:(1)本來就有的羞惡廉恥之心(答“義”也可以)(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自己的話概括也可以) (3)對比(每空一分)
16.考查意圖:重點考查考生文章主旨的把握及平時素材積累運用能力。
解析:本題難易適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勵著一代代仁人志士身體力行,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應緊扣二人思想主旨羅列人物事跡并做一分析
答案:本題不設統一答案。評分要點:人物事跡、思想各占1分。
【古詩文閱讀理解訓練】相關文章:
《愛因斯坦的故事》閱讀理解訓練題07-05
生物的“技術”說明文閱讀理解訓練題及答案07-02
古詩文的閱讀技巧04-02
《主食的故事》閱讀理解07-05
達爾文的故事閱讀理解07-05
白鷺的閱讀理解及答案09-06
周國平散文閱讀理解07-03
遠去的鄉村閱讀理解07-05
古詩文閱讀《晚春》題目及答案04-12
語文閱讀理解教學反思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