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登原州城呈張賁從事古詩閱讀練習及答案
登原州城呈張賁從事
魏 野
異鄉何處最牽愁?獨上邊城城上樓。
日暮北來惟有雁,地寒西去更無州。
數聲塞角高還咽,一派涇河凍不流。
君作貧官我為客,此中離恨共難收。
8.頸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本聯描繪的是一幅蕭瑟的邊塞風光圖。(1分)臨近傍晚,荒蕪的邊城傳來角聲,有時高昂,有時嗚咽,由原州城樓向外望去,涇河早已結凍,不再流淌。(2分)②采用了視聽結合(動靜結合)的手法。(1分)“塞角高咽”是聽覺和動態描寫,“涇河不流”是視覺和靜態描寫。(1分)
解析 頸聯承接頷聯寫塞外風光。角聲四起,和著北風,或高亢嘹亮,或嗚嗚咽咽;原州城外,涇河水早已被凍住了,教人不禁頓起哀思。作者耳聞聲聲塞角,呼呼北風,面對絕漠孤城,一脈冰河,內心涌起無盡的感慨。
9.本詩表達了作者哪些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異鄉”“獨上”表達了作者身處異鄉的孤獨、凄涼;②“惟有雁”“更無州”“凍不流”表達了生活在邊塞艱苦環境中的凄苦;③“貧官”“客”“離恨”表達了人生不如意的郁悶、無奈。(答出3條,并結合詩歌具體內容分析,即可給滿分)
解析 首聯采用了設問修辭格,既為下面抒寫展開了宏偉的畫卷,又設定了“愁”這一主旋律。中間兩聯寫塞外風光。西北邊陲,天寒地凍,日暮時分,極目望去,眼前看到的只有邊塞的雁,心中不由涌起無盡的愁怨。作者耳聞塞角,目睹冰河,不禁感慨萬千。尾聯以貧官、異客之離恨作結,照應了開頭的“牽愁”,點明了主旨。全詩景象蕭瑟,感情悲愴,和盛唐的邊塞詩有霄壤之別。
【登原州城呈張賁從事古詩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與施從事書》閱讀答案08-04
《蝙蝠的故事》閱讀練習及答案07-04
秋思張籍閱讀答案07-03
閱讀理解練習與答案:帽子的故事07-05
《達爾文的故事》閱讀練習附答案07-05
《駱駝祥子》閱讀練習及答案參考08-04
古詩蟬閱讀訓練及答案05-09
古詩詞練習題及答案04-27
《徐悲鴻的故事》閱讀練習題與答案07-03
蝙蝠的故事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