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紙船四步教學方案設計
導語:方案設計是設計中的重要階段,它是一個極富有創造性的設計階段,同時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它涉及到設計者的知識水平、經驗、靈感和想象力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紙船四步教學方案設計,以供參考。
【教學目的】
1、透過詩作的表面文字理解詩的主旨。
2、理解紙船的象征意義。
3、學習托物抒情的寫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導入
一位世紀老人在年輕的時候,曾給他遠方的朋友寫到:在去年秋風蕭瑟、月朗星稀的一個夜晚,一本書將你介紹給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詩詞和我的思想一縷縷合成琴弦,奏出縹緲神奇無調無聲的音樂,這思想就是愛的思想,這音樂就是愛的音樂。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位世紀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別是誰嗎?(著名女作家──冰心 印度詩圣──泰戈爾)
1、介紹作者:
冰心(1900~1999)現代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籍貫福建長樂。冰心是“五四”時期涌現出來的第一批現代作家,也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是文學研究會的重要成員。“冰心”的筆名始于作者發表的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
冰心的父親是一位開明的具有維新思想的海軍軍官,冰心自小是身著男裝長大的,七八年的海邊生活給冰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因此,冰心文學作品中常常提到大海。冰心在創作上深受到泰戈爾的影響,寫出300多首無標題的格言式自由體小詩,結集為《繁星》和《春水》。1923~1926年,她把自己在旅途和異國的見聞和感受以及對往事的回憶, 陸續寫成親昵懇切的29封寄小讀者的信,集結為《寄小讀者》,后來又相繼出版了《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都是寫給孩子、宣傳愛心的。冰心創作風格被文壇稱為“愛的哲學”,它的三個支柱是──母親、童心和自然。
冰心晚年時把自己的稿費20余萬,捐給了孩子和希望工程。
冰心的一生是追求真、善、美,憎惡假、惡、丑,敢于揭露黑暗、腐朽的東西,無私無畏的一生。的確,你會發現無論是她的作品、為人,還是思想都充滿著愛。今天,我們就來賞析她的詩《紙船》,看看她是怎么詮釋愛、訴說愛的。
2、介紹背景:
冰心年輕時代正值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她也和諸多愛國志士一樣選擇了先外出求學,后回國拯救國民的救國道路。這首詩歌便是作者這段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1923年秋,作者漂洋過海,在遠離故土和母親的浩瀚的太平洋上的孤舟里,冰心含著熱淚,專心致志地疊著一只又一只紙船,然后拋到海里,她總希望有一只能夠漂到她日夜思念的母親的身邊。
二、朗讀
要求:
1、注意節奏。
2、用低沉、深情、充滿期待的、向往母愛的語調來讀,讀出深深的母愛。
紙船
──寄母親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泊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涼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三、感受
1、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游子對母親深情的呼喚,寄給母親最深沉的歌。
2、全詩共三節,每節各表達了什么內容?
第一節寫疊紙船;第二節寫拋紙船;第三節想象紙船進入母親的夢鄉。
3、作者疊紙船的時候為什么含著淚?為什么除了愛還有悲哀?
“悲哀”和“淚”都體現了游子對遠隔萬水千山的媽媽的想念之情。一個人如果有初次離開母親遠走他鄉的感情體驗,就能深切地理解這首小詩的感情。一直在母親身邊,習以為常,感受鈍化了。一旦遠走,與母親遠隔萬水千山,想念媽媽的滋味,最是難受。有這樣的體驗,就能理解她的“悲哀”,理解她的眼淚。
4、第一節中哪些詩句詞語表明詩人對母親思念之深,且由來已久?
“從不肯”“總是”表明詩人并非這一次出門遠行才有此舉動,而是對母親的依戀思念之情由來已久,一直就很濃烈,“一只一只”點出所疊紙船的數量多,表明詩人對母親的思念極深。
5、第二節詩人寫出精心疊成的紙船拋入大海后瞬間發生的種種令人心碎的結果,并寫出自己明知沒有結果還是不灰心地疊,又在表達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明確:實際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實現,這對詩人來說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是詩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獨、憂傷的惟一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最充分地表達出詩人那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
6、第三節是詩人展開的想象。這一想象有何特點?在詩中起什么作用?
紙船雖然漂不到母親的身邊,但一定能漂入母親的夢中,這一想象新奇、大膽、瑰麗,充分地寫出了詩人對母親強烈的思念之情,點明題旨。
7、為什么要借紙船來抒發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冰心以孩子般的天真和純潔,在兒童的游戲的世界中找到了寄托母愛的情感中介物,詩人此去遠涉重洋,相隔萬里,何時才能回到母親的懷抱?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沒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詩人不停地疊紙船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
8、《紙船》一詩的點睛之筆是哪一句?此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本詩寫“紙船”的文字占了大部分篇幅,但“紙船”只是一個情感的寄托物,本詩的主旨在于抒發游子對慈母的深切眷戀之情。因此,點睛之筆是:“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9、疊紙船原是兒童的一種游戲,詩中的這一行為意味著什么?詩中的紙船又象征著什么呢?
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情,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征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征詩人純潔、美好的心愿。詩人疊紙船這一行為表明詩人對母親對祖國愛的無比深厚。
10、《紙船》一詩用“紙船”做題有什么好處?
抒情總要借助于某種形象,中國自古就有疊紙船、紙鶴等寄托情思的傳統,冰心因襲了這一做法,以孩子般的純潔和天真,從兒童的游戲世界中找到了一個可以寄托對母親無限戀念的中介物──紙船,并以此展開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感情變得具體可感,且富有童稚氣,適合表達子女的心態。
11、談談你對這首詩的體會:
⑴ 詩人對母親執著的愛讓人感動:即使紙船并沒有流走,但仍然要疊。
⑵ 詩人對母親濃烈的思念讓人感動:“一只一只”所疊紙船數量多,“從不肯”寫對母親思念之情由來已久。
⑶ 詩人大膽、奇特的想象讓人感動:疊紙船但紙船不一定能漂到母親的身邊,但一定要漂到母親的夢里。
⑷ 詩人淡淡的憂郁讓人感動:一個女孩兒坐在船上,獨自感受著漂泊在外的寂寞與惆悵,忍受著對祖國對家對親人的思念,并癡癡的盼望紙船能夠帶走她給憂郁的心聲。
總結:《紙船》是來自遠離家的游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親愛的母親的一曲深情的頌歌。詩人寫作角度新穎,以孩子般的純潔和天真,從兒童的游戲世界中找到了一個可以寄托對母親無限戀念的中介物──紙船展開情思。托物言情,賦予紙船豐富而特別的內涵;紙船象征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征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征詩人純潔美好的心愿。
四、仿寫
《紙船》的第三節運用了第三人稱抒情的方式,還運用了美麗奇特的想象。請你也仿用這種語言模式,自選內容寫一段小詩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愛。
【紙船四步教學方案設計】相關文章:
《紙船》教學設計05-11
課文《紙船》教學設計07-05
《紙船寄母親》教學實錄07-04
紙船和風箏的教學實錄08-04
《紙船和風箏》教學實錄08-04
最新紙船教學實錄與反思03-18
紙船和風箏教學設計07-12
《紙船》教學設計15篇05-11
《紙船和風箏》課程教學實錄07-01
紙船和風箏的教學實錄范本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