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失落的一角》教學實錄
《雨的印記》緩緩響起,輕柔,空靈。
教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缺了一角的○,和一個三角。
教師:“這是美國天才藝術家謝爾.希爾福斯坦筆下的兩個主人公。他們出自《失落的一角》。希爾福斯坦是兒童作家,他的書被譯成30多種文字在世界傳播,銷售量已高達1.8億冊。今天讓我們跟隨希爾福斯坦去尋找那失落的一角。”(大屏幕出示書的封面)
在空靈的音樂背景下,一條簡單的線在屏幕展開。
教師:這是什么?
生:一條線。
生:一塊陸地。
生:一個路面。
師:路,一條漫漫長路。長路漫漫。
翻頁,師讀:它缺了一角,它不快樂。
師:為什么不快樂。
生:因為它缺了一角。
師追問:為什么缺了一角就不快樂呢?
生:因為它不圓滿了。
生:他不完整了。
師:不完整,有了缺陷。
翻頁,師繼續讀:
所以,它動身去找
它那失落的一角。
它一邊滾動
一邊唱著歌:
“噢,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嗨——喲——喲,我要去
尋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生笑)
有時在太陽底下曝曬
但接著又淋了場冰涼的雨。
有時被冰雪凍僵了但接著太陽出來了,身子又曖和過來。
因為缺了一角
它滾不了太快
所以它會停下來
和蟲兒說說話
或者聞聞花香
有時它會超過一只甲蟲
有時
甲蟲又超過了它
這是它最美好的時光
就這樣不停地滾著,
漂洋過海
“噢,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跨過高山,越過海洋
歷經千辛萬苦
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穿過沼澤與叢林
上山
生笑,自然接讀:
下山
師繼續翻頁:
直到有一天,啊,它終于找到了!
“我找到了我那失落的一角,”它唱道,
“我找到了我那失落的一角
歷經千辛萬苦
我找到了我那……”
“等一等,”那一角說道,
“你先別唱什么
歷經千辛萬苦……”
“我不是你失落的一角。
我不是任何人的一角。
我就是我。
就算我是
別人失落的一角,
那也不會是你的!“
“噢,”它沮喪地說道,
“打擾你了,真對不起。”
它繼續滾動。
它又發現一角
但這一角
生接讀:
太小了。
師:這一角—
生遺憾的:
又太大
師繼續讀:這一角又尖了點兒
而這一角又太方了。
有一回,它似乎
找到了
非常合適的一角
但是,它沒有握緊
掉了。
師:為什么掉了?
生:沒握緊。
師:是啊,沒有把握好。
繼續讀:
另一回
他又握得太緊
弄碎了。
師:為什么碎了?
生:太用力了。
師:是啊,太怕失去,反而傷害了它。
就這樣一直一直滾動著,
險象環生
掉進坑洞
撞到石墻。
教室很靜,只有低緩的音樂和老師的讀書聲。隨著故事的情節,學生的小臉時而緊張,時而遺憾,時而會心一笑。
教師突然暫停,問:失落的一角在尋找的過程中,都經歷了什么?
生:經歷了許多挫折。
生:許多困難。
師:只有挫折嗎?
生:還有風吹雨打。
師:只有磨難嗎?
許多學生眼睛一亮,爭先恐后的舉手:
生:還和小蟲說話,和甲蟲賽跑……
生:還聞花香……
生:還有蝴蝶歇腳。
生:這些是美好的,快樂的。
“快樂”,師說,“對,在尋找的過程中,他經歷了風雨,挫折,可也享受了快樂,友情,還能唱快樂歌。”
再讀:
后來有一天,
它又偶然碰到一角,
看上去
非常合適。
“你好。”它說。
“你好。”那一角回應。
“你是別人失落的一角嗎?”
“我不知道。”
“呵,或許你想成為你自己的一角?”
“我可以是某個人的,同時我又是自己的。”
“呵,或許你不想成為我的一角。”
“那倒未必。”
“或許我們不合適…..”
“那……”
“嗯?——”
“嗯!——”
合適!
非常合適!
終于找到了!終于找到了!
學生個個喜上眉梢。
師:故事結束了嗎?沒有----
師翻頁繼續讀:
它又開始滾動
因為它
現在完整了,
它滾得越來越快
越來越快。
它從來
都沒有這么快過!
快得不能停下來
和蟲兒說說話
或者聞聞花香
快得蝴蝶不能落在它身上歇腳。
但是,它可以唱它的快樂歌了,
它終于可以唱
“我找到了我那失落的一角。”
它開始唱——
“我找——我那失——角——
我——我——我——
歷——千——
找——
我……”
天啊!現在它完整了
可是它卻連歌都唱不了了。
“啊!”它想道,
“原來是這樣!”
于是,它停下來……
師停止---
學生輕輕地接上讀出:
把那一角輕輕地放下。
師:它為什么把那一角放下?
生:因為有了那一角就不能和小蟲說說話了,
生:也不能聞聞花香,蝴蝶也無法在他頭上歇腳了。
生:因為雖然他現在圓滿了,可是失去了許多快樂。
生:因為他想找回以前的快樂。
師:為什么輕輕放下?
生:因為他怕把那一角弄碎了。
師在追問:還有什么?
有生恍然大悟般舉手:他有點不舍得。
師:歷經千辛萬苦尋得的一角,它卻又輕輕放下,看,那一角,可憐的翹首,再看這一位----
生:很難過。
師:有點傷感。繼續上路—
生齊讀:
它一邊滾動,一邊清亮地唱著-——
“噢,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我在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嗨——喲——喲,我要去
尋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師繼續翻頁,沒有文字,只有一只小蝴蝶停在滾動的缺了一角的圓上,下一頁,只有一只蝴蝶,一條綿延的路,還是沒有文字。
但,教師依然讀著:
蝴蝶又可以在他身上歇腳,他又可以-----
生接上:它又可以跟小蟲說話,還可以聞聞花香。
師:它依然唱著他的快樂歌,去尋找失落的一角。他真的在尋找失落的一角嗎?
潘雨:他是在找回自己的快樂。
師:他是在重新做回—
生:自己!
師:他還是喜歡—
生:原來的生活。
生:他找到了一角,卻發現也會失去了很多。
師:圓滿了,完美了,沒有棱角了,他只能滾動,一直不能停歇,無法享受和體驗路上的快樂和酸甜苦辣。
二、師:故事讀完了,你有想說的嗎?
學生若有所思,有幾個孩子試著舉手。
師:好,把你的感受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呼啦,各組孩子迫不及待的聚在了一起,討論的熱火朝天,有的很激動,有的很嚴肅,有的在聆聽。
“停,”教師說,“好,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沒有對和錯。”
小手如林。
王乙孝:有缺陷的時候想完美,真的完美了,又發現會失去很多快樂。
婁本一:人生也是這樣,會有很多不如意,沒有絕對的完美,但重要的是快樂……
掌聲響起--
孟一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師:說的好,每個人都有不足與缺點,你有嗎?
生笑答:有
師:老師有嗎?
再笑:有。
師: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不足。我們追求,想讓自己完美,想彌補我們的不足。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感受挫折,經歷風風雨雨,享受友情和快樂。所以,重要的不是你是否完美,重要的是追求的---
生:過程—
師:對,過—程!
師:希爾福斯坦想通過這個故事只傳達這一個信息嗎?
學生凝思。
最喜歡學生思索的樣子,教師笑:
等你長大后,再一次讀這本書,你一定會有新的體會和收獲。這就是了不起的謝爾.希爾福斯坦,用最簡單的故事,包含最深刻的寓意。
三、讓我們再次讀這個小故事吧。看老師與同學們是否心有靈犀。
《雨的印記》響起,
翻頁,師:失落的一角。
“ 失落的一角。”生整齊地輕輕地重復。
“它失了一角”師讀。
“它不快樂。”生自然接上。
……
畫面上只有一只蝴蝶和一條路。
四、師:讀完這個故事,你還有什么牽掛嗎?
生:那被放下的那一角怎樣了?
師:是啊,那個被放下的,只能等著別人帶走的那一角會有什么樣的命運呢?
大屏顯示---《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封面。
教師翻頁隨音樂讀。
教室里很靜,只有舒緩的音樂和教師的聲音。
隨著故事,學生們笑出聲,嘆息,遺憾,驚訝,感嘆----
下課鈴響起-----
后記:
再怎樣回憶,記下的也不是完整的課堂,許多孩子的精彩發言,都回憶不起了。課堂,是無法復制的。
整堂課進行的非常順利,學生、教師,包括前來聽課的老師,都被這個有趣而又意味深長的故事所吸引,在空靈的音樂和教師張弛有度而又不乏生趣的朗讀中專注地聆聽,思索。
學生們的感悟是出乎我意料的,他們能談到人生,能聯系自己,能想到關于完美,關于選擇……
課后老師們也討論,有的說:“只為太怕失去,所以握得太緊,結果碎了......真是每個人的體會都不一樣。”
也有老師感慨:“追求的過程中,會遇險,會陷落,會撞墻……太有哲理,哪是給孩子看的書。”
不是給孩子看的書嗎?我5歲半的女兒讀了喜愛不已,今天中午,還 “溫習”了一遍呢。
這就是謝爾.希爾副斯坦的偉大,每個年齡,從幼兒到成人,甚至不同的職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都能有不同的觸動和感知。
放學后布置了讀后感。有點忐忑,因為無論他們課上多么陶醉,還是很難把感受寫出來,并表達準確。有點自責。布置這樣的作業,還是來自作為老師的執念。其實只要沉醉了,喜歡了,與書中主人公感同身受了,不一定非要總結個一二三。
以后還要多來幾次“白色”朗讀,只管讀.......
【課文《失落的一角》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失落的一角》教學實錄07-01
《失落的一角》課堂實錄07-02
課文《春》教學實錄07-05
課文《太陽》教學實錄07-04
課文燕子的教學實錄07-04
課文社戲教學實錄07-05
課文《假如》的教學實錄07-05
《燕子》課文教學實錄07-03
課文《自己去吧》教學實錄07-05
《春》課文教學實錄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