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地下森林斷想》教學反思
張抗抗的《地下森林斷想》是一首對火山峽谷和地下森林的贊歌。它贊美峽谷的不慕名利、自甘埋沒的深沉、堅毅的品格,它本可以變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像德都縣的高山堰塞湖五大蓮池那樣輕而易舉就可贏得人們的贊美。可是它不。它悄然無聲地躺在這斷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隱姓埋名,安于這荒僻的大山之間,總好像期待著什么,希望著什么。它期待著,在它的里面出現森林,地下森林。散文更主要的是贊美地下森林的生命力和不爭地位但求奉獻的高尚品格。森林的原始生命力──種子在不毛之地火山峽谷里,企圖扎下自己的根,萌生出自己的芽。可是環境太險惡,陽光又不公平,照不到它們。它們一次次地被扼殺。可是,總有強者活下來了,長起來了,從沒有陽光的深坑里長起來。千萬年的艱辛,千萬年的不懈,森林種子的生命力終于戰勝了險惡的環境,幽暗的峽谷里柞木蒼郁,松樹成林,整整齊齊、密密麻麻地聳立著一片蔚為壯觀的森林。它無私地奉獻給人們偉岸的成材。堅硬、挺直,決無半分媚骨。山頂的得意小草雖然比它高──地勢高,但它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這里有些近似北朝詩人左思的詠史詩句離離原上草,郁郁澗底松的意蘊。
文中還贊美了給峽谷以土的風,給峽谷以種子的魚鱗松、白樺、青楊、黃菠蘿,還有滋潤了峽谷的潔凈的山泉自然生命之歌的雄健旋律是合唱出來的。
本文雖是詠物的,但是它的意義卻永不止于此。因為它在文化意義上是較廣泛的,讀者可以把這里所述寫的物事當人事來讀,來理解。所以,讀這篇散文時,給人的審美感受是非常強烈的,你會惋惜,你會不平,你會激動,你會亢奮,你會敬佩,你會贊嘆!寫物事宛如寫人事,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課文《地下森林斷想》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地下森林斷想》教學反思8篇07-31
地下森林斷想教學實錄07-01
《地下森林斷想》教學設計05-24
《地下森林斷想》閱讀精選07-04
《地下森林斷想》課堂實錄07-02
地下森林斷想精彩課堂實錄07-02
地下森林斷想讀后感07-09
課文的教學反思07-05
白楊課文的教學反思07-04
課文雨后的教學反思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