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大綱
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是會怎么開展的呢?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大綱又會是怎么制定的呢?
一、 課程設計設計的性質、目的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機械設計課程的重要實踐性環節,是學生在校期間第一次較全面的設計能力訓練,在實現學生總體培養目標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課程設計的教學目的是:
1 . 通過課程設計實踐,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培養綜合運用機械設計課程和其他先修課程的理論與生產實際知識來分析和解決機械設計問題的能力。
2 . 學習機械設計的一般方法、步驟,掌握機械設計的一般規律。
3 . 進行機械設計基本技能的訓練:例如計算、繪圖、查閱資料和手冊、運用標準和規范,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繪圖的訓練。
二、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與基本要求
課程設計一般選擇機械傳動裝置或簡單機械作為設計題目(比較成熟的題目是以齒輪減速器為主的機械傳動裝置),設計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1 )擬定、分析傳動裝置的設計方案;
( 2 )選擇電動機,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
( 3 )進行傳動件的設計計算,校核軸、軸承、聯軸器、鍵等
( 4 )繪制減速器裝配圖;
( 5 )繪制零件工作圖;
( 6 )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課程設計要求在 2 周時間內完成以下任務:
( 1 )繪制減速器裝配圖一張( A1 )
( 2 )零件工作圖 1 — 2 張
( 3 )設計說明書一份(齒輪、軸、箱體等)
( 4 )答辯
三、教學進度
按教學計劃規定,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總學時數為 2 周,設計進度及時間大致分配如下:
1 、 設計準備 1.5 天 (約占 4% )
2 、 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1 天 (約占 10% )
3 、 各級傳動的主體設計 1.5 天 (約占 4% )
4 、 減速器裝配草圖的設計與繪制 3 天 (約占 35% )
5 、 減速器裝配圖的繪制與完成 3 天 (約占 25% )
6 、 零件工作圖的設計與繪制 2 天 (約占 10% )
7 、 編寫課程設計說明書 1 天 (約占 9% )
8 、 設計總結與答辯 1 天 (約占 4% )
總計 14 天
四、答辯與成績評定
課程設計完成后的全部圖紙與說明書應有設計者和指導教師的簽名。未經指導教師簽名的設計,不能參加答辯。
由指導教師組成答辯小組,答辯時按說明書編寫順序,設計者首先對自己的設計進行 5-10 分鐘的講解,說明設計者主要解決的問題,然后回答教師提問。每位學生答辯時間不超過 30 分鐘。
課程設計成績根據學生平時工作情況、課程設計水平、深入程度、圖紙質量、獨立工作能力以及答辯情況綜合衡量,由答辯小組討論評定。
【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大綱】相關文章: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匯總07-14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改革總結11-22
頂崗實習教學大綱07-01
課文秋游的教學大綱07-04
日語閱讀教學大綱07-02
生物醫用材料教學大綱07-02
小學作文教學大綱要求03-29
護理專業《老年護理學》教學大綱07-03
中國古典舞技術教學大綱07-04
《湖心亭看雪》教學大綱設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