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遇到工作瓶頸的15種表現
個人遇到工作瓶頸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或許我們深處困惑之中而無法察覺,那么現在讓我們來一同分析。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遇到工作瓶頸的15種表現,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特征1:缺乏創新力
只會做機械性的工作,不停地模仿他人,不會追求自己創新,自己突破;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特征2:團隊合作力變差
沒有絲毫團隊精神,不愿與別人配合及分享自己的能力,也無視他人的意見,自顧自地工作。
特征3:適應力消減
對環境無法適應,對市場變動經常無所適從或不知所措,只知請教上級,也不能接受職位調動或輪班等工作的改變
特征4:習慣性浪費資源
成本意識很差,常無限制地任意申報交際費、交通費等,不注重生產效率而造成許多浪費。
特征5:不愿溝通
出現問題時,不愿意直接溝通或不敢表達出來,總是保持沉默,任由事情惡化下去,沒有誠意帶出問題,更不愿意通過溝通共同找出解決方案。
特征6:工作態度散漫
不守時,常常遲到早退;服裝不整,不尊重他人;做事散漫或剛愎自用,在過分的自己中心下,根本不在乎他人。
特征7:職場人際關系變差
易嫉妒他人,并不欣賞別人的成就,更不愿意向他人學習,以致在需要同事幫助的時候,沒有人肯伸手援助。
特征8:固守己見,不愿去學習
凡事需要別人的照顧及指引,獨立工作能力差,需要十分清晰及仔細的工作指引,否則干不好。對社會問題及行業趨勢也從不關心,不肯充實專業知識,很少閱讀專業書籍及參加各種活動。
特征9:不注重健康
不注重均衡生活,只知道一天到晚地工作;常常悶悶不樂,工作情緒低落;自覺壓力太大,并將這種壓力傳染給同事。
特征10:不肯改變現狀
不肯追求成長、突破自己,不肯主動接受新工作的挑戰,抱著"打工仔"的心態,認為公司給什么就接受什么,自己只是一個人微言輕的小職員。
特征11:時常感覺到焦慮
在職場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會遇到比較難的項目或者不熟悉的項目,不知道如何的解決,有時候感覺壓力很大,難以消化,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控制焦慮的情緒,不要陷入這種情緒當中,只要堅持努力的完成,就能克服阻礙你前進的路。
特征12:心理壓力很大
在職場成長的過程中,身邊的親人或者朋友對你都會有一定的期望,他們也會時刻的關注著你的發展動向,有時候時間長了或者被期待過高的期望之后,就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被這種心理壓力打垮了,你只要熬過去了,內心也會變得很強大,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特征13:有自暴自棄的情緒
在面對過高的心理壓力和焦慮的情緒之后,有可能產生自暴自棄的狀態,想著讓自己做回熟悉行業,找個輕松點的活混混日子也挺好。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問問自己是不是甘心這樣下去,如果不是乘早打消這個念頭。
特征14:受制于成長的背景,拒絕改變
大多數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能超越出自己的背景。如果能超越出去,要么往好的方向轉化,要么往壞的方向轉化。但是大多數人都沿著父母或者從小受的教育劃定的路線一直走下去。比如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經理人他頭十年在職場中大多都走得非常順,但30歲左右就開始布朗運動,就開始無規則運動。為什么呢?就是父母教育他做事的一個道理,工程師的做事方式。結果他在頭十年最基礎的就是做事,他一旦做過“工程師階段”,往高層面走,就沒人指導他,就越出了他的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時代變了,你的父母、老師教你的那一套已經不管用了,失去規則指導的經理人就開始布朗運動了。
還有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被“三十而立”的老話僵化了、不改變了。
特征15、目標多元化,不能夠專心
從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來說,30歲是狂妄的年齡段。小孩少兒期是幻想階段,少年期是狂想階段,成年人30歲左右就變成一個狂妄階段,40歲中年期就變成沉靜階段,到晚年期就50多歲,這個時候叫等待階段,等待退出歷史舞臺,安享晚年。到六、七十歲這人就活在老年期,他只對健康感興趣。
人活在世界上,有社會評價體系,自我評價體系。社會評價體系里面有三個目標:榮譽、權力和財富,所有的東西無論如何追求都會歸結到這三個方面、三個坐標。
所以30歲的人如果能明白這一點,三座坐標軸是不能相交的,而且三座山是不可能同時爬的,那你這一生很可能有了不起的職業前景。如果到40歲你還沒明白這一點,那你這一生當中一定是一事無成的。
【遇到工作瓶頸的15種表現】相關文章:
職業發展遇到瓶頸期該如何規劃02-16
工作表現自我評價12-16
遇到挫折作文02-18
工作表現的自我評價精品01-15
職業瓶頸的困惑與職業危機感12-14
工作表現自我評價集錦08-03
工作表現自我評價范文10-22
工作表現簡短的自我評價12-07
工作表現情況自我評價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