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理財的第一課零花錢
理財教育不容回避
家住環山路的家長李女士認為不應該讓孩子過早接觸金錢,否則會染上好吃懶做、浪費、無心學習等壞習氣。山東英才銀座幼教集團總園園長趙春梅認為,孩子要學會生存,就是學會在市場經濟社會中生存,對孩子進行金錢和消費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關鍵是教什么、怎么教,也即教育的科學性問題。
趙園長認為,孩子三歲以后,就可以學著認識紙幣和硬幣。從認識元、角開始。認識錢幣,不光是讓孩子說得出錢幣的面值,還應知道它們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如乘公共汽車時,讓孩子去投幣,知道有空調的公交車票比沒空調的貴。也可以讓孩子去買冰棍,知道不同品牌的冰棍,價格是不一樣的。去兒童樂園時,讓孩子知道十元錢可以玩哪幾項游樂活動等。
與孩子討論零花錢的分配
金寶貝歷山中心中國區總裁的夏弘禹教授結合國外孩子理財的教育情況建議,關于零花錢,父母應鄭重其事地和孩子進行討論,以期達到彼此滿意的解決辦法,并且要告訴孩子,協議一旦達成,他就必須遵守執行。也要讓孩子明白,零花錢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項制度、規矩,這并不是父母對他施加壓力的一張王牌,也不會因父母的情緒好壞而隨意增減數量。夏教授提醒,孩子最初花錢時出錯,以及買東西時欠考慮都是預料中的事,應該允許他們出錯。比如,家長讓剛學會簡單算術的孩子去買一袋鹽,回家的時候才發現,找回的錢并不是應該有的那個數,家長不應責怪他,只需說一句:“沒關系,慢慢來。”孩子聽了以后一定會很注意。給孩子的零花錢,不得超過家庭的負擔能力。
教子理財小貼士
如果父母們能稍加引導,孩子們的消費就會大有改觀。不妨試試以下的做法:
◆讓孩子自己記錄都買了些什么,花多少錢買的,一段時期后,幫助孩子判斷哪些錢花得值,哪些錢不該花,從而引導孩子買自己真正所需的。
◆把孩子每月的日常開銷記錄下來,比如學費、飯費、文具費用等,和孩子商量壓歲錢和零花錢可以支付哪一部分,并說明如果孩子自己能負擔這部分費用,家庭負擔能減輕很多,爸爸媽媽就輕松多了。
◆與孩子協商把壓歲錢和一部分零花錢存起來,利用假期去旅游,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或者在給孩子購買大件物品(如電腦)時,讓孩子自己承擔一部分費用。
【孩子理財的第一課零花錢】相關文章:
怎樣教孩子理財07-05
怎么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07-03
教孩子學會理財07-05
家長教孩子理財的經驗07-05
怎么培養孩子理財意識與能力07-04
五個W培養孩子理財意識07-03
沒有孩子的老人該怎樣理財養老07-03
兒童理財指導:為孩子儲蓄未來07-02
讓孩子利用壓歲錢學會理財07-04
教育孩子理財謹記的三大原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