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部師德十條禁令
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師德十條禁令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教育部師德十條禁令
1、嚴禁教師傳播違背國家法律法規、教育方針和對學生有不良影響的言論。
2、嚴禁教師以非法方式表達訴求,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3、嚴禁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遇突發事件時,不履行保護學生人身安全職責。
4、嚴禁教師侮辱、歧視、孤立學生,體罰和變相體罰、騷擾或侵害學生。
5、嚴禁教師動員、組織要求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或者組織、參與校外培訓機構對學生有償補課。
6、嚴禁教師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索要或收受學生和家長的財物。
7、嚴禁教師參加或誘導學生參加非法組織、“黃、賭、毒”和迷信活動。
8、嚴禁教師以任何手段抄襲、剽竊和侵占他人勞動成果,在招生、考試、考核、評估、職稱評聘等工作中弄虛作假、營私舞弊。
9、嚴禁教師在工作時間炒股、娛樂,酒后上課、課堂上吸煙、接聽電話和接待客人。
10、嚴禁教師指責和訓斥家長。
師德簡介
師德準確地說應該是教師公德,是教師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共道德。
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師德,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從實踐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其學生產生一輩子的影響。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師勞動所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
師德特點
道德意識的自覺性、道德行為的示范性、道德結果的深遠性。自覺性是指每個教師都應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不能去違背它;示范性是指優秀的教師的言行會給周圍的個體主要是學生帶來很好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從而影響這些人的言行;道德結果的深遠性主要是指老師的道德行為的影響力對接受教育的學生來說是持久的、深遠的,老師優良的道德行為結果會對學生的一生都產生積極的影響。
師德師風建設“十要十不準”
1.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準傳播違背國家法律法規、教育方針和對學生有不良影響的信息和言論。
2.要為人師表,廉潔從教。不準向學生亂收費、推銷教輔資料和商品。
3.要全力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不準譏諷、歧視、侮辱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要嚴肅教學紀律,專心本職工作。不準利用工作之便動員組織或暗示學生參與任何形式的“有償家教”以及擅自加班或在工作日參與有償補課和外出代課。
5.要以人為本,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不準索要或接受學生、家長財物和宴請,謀取個人私利。
6.要嚴格執行學校教學計劃和工作安排。不準擅自調課、缺課或無教案上課。
7.要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語言文明健康。不準在工作時間賭博、酗酒、玩游戲、炒股,不得在課堂接打手機、吸煙和接待客人。
8.要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準在科研、職稱評定、成果評審工作中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侵占他人勞動成果。
9.要嚴肅工作紀律,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不準在招生、考試等工作中有違法違紀敗壞教師聲譽的失德行為。
10.要堅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密切與學生家長的聯系。不準指責、訓斥學生家長。
【教育部師德十條禁令】相關文章:
關于有償家教禁令的看法08-29
學習禁令心得體會02-03
道路交通標志的禁令標志12-10
教師禁令心得體會04-12
教育部崗位職責05-19
教師學習禁令心得體會05-30
教師禮儀十條08-05
如果我是教育部長作文08-31
寫得入骨二十條的人生哲學12-13
教育部門關于師德的演講稿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