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頤和園王崧舟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不但歷史文化悠久,而且名勝古跡眾多,你們了解哪些,能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嗎?
生:桂林山水。
生:泰山、長江三峽……
師:好!同學們真了不起,知道這么多。但是你們親自去領略過嗎?
生:沒有。
師:那老師今天就帶大家去感受一下祖國的名山勝水。
【播放課件:配樂播放祖國的名山勝水圖片,教師適當介紹,最后畫面定格在頤和園的長廊】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哪里嗎?
生:故宮
生:紫禁城……
師:這是世界上現存的最長的觀光長廊--頤和園的長廊。
【板書課題:頤和園的長廊】
師:它給你什么樣的印象?
生:很長。
生:很美……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游玩一下世界上的長廊好不好?
生:好!
【播放介紹頤和園的長廊的視頻】
師:再請同學們說一說感受。
生:廊頂有很多畫。
生:長廊有很多人參觀。
生:體現了很高的藝術價值。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現在我們一起來讀課文。請同學們跟著課件輕聲朗讀。
【播放課件:課文朗讀】
師:頤和園的長廊是頤和園中最著名的景致,早在1990年就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它到底有哪些引人注目的地方呢?
生:它是是建筑藝術和繪畫藝術的集中體現。
師:說得很好,請大家一起齊讀,想一想這段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學生齊讀。
師:這句話在文中起總領作用,全文就是圍繞“建筑藝術”“繪畫藝術”這兩個方面來寫的。
【板書 “建筑藝術”、“繪畫藝術” 】
師:請同學們在找一找寫建筑藝術的是哪幾個段落。(師根據生回答指出是4-7自然段。)
師:現在,請你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自然段,想一想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建筑藝術的,并畫出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
生:自由讀。
師: 4.5.6這幾個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生:每段的第一句。
師:長廊有哪三絕?
【生回答,師板書:造型絕、風水絕、結構絕】
師:絕是什么意思呢?(根據學生回答總結:有特色的、獨一無二的)
師:從哪些地方體現出造型絕的呢?請同學找出相關語句。
生:全長728米的長廊,整體造型從地面上看是看不出來的,但是如果坐在飛機上從空中看,就會發現它的形狀像一只倒掛著的蝙蝠。坐在飛機上看說明了什么?
生:頤和園很大,有273間。
生:長廊很長。
師:有多長?
生:728米,
師:它的形狀是….
生:倒掛的蝙蝠
師:把長廊建成蝙蝠有什么原因呢?找一找。
生:我國民間有在建筑物上刻蝙蝠的習俗,而蝙蝠倒掛的意思就是表示福到了。
【課件出示: 倒掛的蝙蝠和頤和園的外形對比圖】
師:原來長廊奇特的造型還包含著深刻的寓意,古人真是太有才了。
師:第二絕是……
生:風水絕。
師:風水就是指一個建筑的地理位置如何。風水絕就說明長廊的地理位置……
生:非常好。
師:有多好?你能說出理由嗎?
生:緊靠萬壽山和昆明湖,依山傍水。
師:來看看頤和園的全景圖。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全景圖】
師:在冬天,它擋住了凜冽的寒風,夏天,又吹來習習的涼風。這就像一個天然的大空調,還有呢?
生:隨水波而動,四季而變,變化無窮。
師:請同學們展開你想像的翅膀,想像頤和園的美景。
【課件出示:頤和園及長廊在不同季節的風景變換圖在優美的背景音樂中依次呈現】
師:我們看了這一幅又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們可以用哪些四字詞來形容頤和園的美景呢?
生:人間仙景、絢麗多彩、美不勝收、如詩如畫……
師:作者用了哪一個詞來形容頤和園的美景的?
生:變化無窮。
師:自由讀,再次體會它的魅力。(師抽學生讀)
師:第三絕是什么呢?
生:結構絕
師:結構又絕在什么地方呢?在書上找一找。
生:長廊是斗拱結構,全部是由木頭搭成的,竟沒用一顆釘子。
【課件出示:斗拱結構圖片】
生:長廊不用一顆釘子能牢固嗎?
師:經歷了這么多年它仍很牢固。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這是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我們擁有如此絕妙的長廊,作為中國人,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豪和驕傲。
生:長廊的美還美在哪些方面?
生:還長廊上那些畫。
師:讀課文,同桌相互討論,繪畫方面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生讀、討論】
師:好,現在誰來匯報一下?
生:數量多,有14000多幅。
生:種類多
師:有那些種類。
生: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神話故事、山水花鳥……
師:說的很好。我們在通過影片來領略一下長廊的畫。
【播放課件:長廊里的那些畫】
師:文中“這就是頤的長廊”,這指的是什么?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指頤和園的建筑藝術和繪畫藝術)
師: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長廊建筑藝術的獨特,繪畫藝術的精美。請同學們課后自學文中的生字。寫一篇介紹長廊的解說詞,寫好后為父母、婆婆爺爺當導游,讓他們也去感受頤和園長廊的美。好不好?
生:好。
師:同學們還可以到圖書館、網絡上找有關長廊的資料來讀一讀,爭取對長廊的知識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教后記】本文的重點是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詞語所描繪的情境,感受長廊的美。我先通過播放一組山水名勝的圖片來展現祖國的壯美,過渡到對頤和園長廊的介紹,以此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課堂效果來看,這個導入非常自然、非常成功,只是時間稍長,后面用時相對緊張。
接著播放的介紹長廊的影片對長廊的美做充分的展示,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對長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為后面內容的理解奠定了基礎。
對建筑藝術和繪畫藝術的了解是課文的重點。我采取讀-討論-匯報-課件展示的方式進行。特別是課件展示環節,非常形象直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勝過教師的千言萬語,效果非常好。
課文理解完后,我通過教學生寫長廊的導游詞和查閱長廊的有關資料來對知識進行拓展,這種設計很有必要,能培養學生的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是課外完成,需要家長的配合。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比如開展“我來當導游”的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將對長廊的了解展示出來。
總之,本堂課我利用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度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討論方面,本堂課做的很不夠,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需多想辦法。
【頤和園王崧舟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王崧舟趙州橋教學實錄03-14
長城課堂實錄王崧舟07-02
王崧舟精彩的教學實錄(通用7篇)05-20
王崧舟《二泉映月》課堂教學實錄07-04
王崧舟《兩小兒辯日》教學實錄(通用7篇)03-24
王崧舟一夜的工作課堂實錄07-02
王崧舟《望月》第一課時教學實錄04-06
王松舟景陽岡教學實錄03-03
關于王崧舟的二泉映月視頻與課堂實錄07-02
聽王崧舟老師課后有感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