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錦瑟》教學實錄
《錦瑟》號稱古典詩歌中的“歌德巴赫猜想”,一千多年來無數讀者為之著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錦瑟》教學實錄吧!
《錦瑟》教學實錄
師:上課!
生(全體):老師好。
師:謝謝,請坐。咱們今天上的課,我們可能都已經讀過了,我們就先讀讀看,老師要從你們的聲音中開始研究。好,錦瑟,開始。
(教師使用幻燈片顯示全詩)
(學生齊讀全詩)
師:好,讀得非常好。請同學們告訴我,什么是錦瑟?
(教師指定一位同學回答)
生A:錦瑟本義指繪有花紋的瑟,這里是對一種瑟的一種美稱。
師:好。錦瑟指的是繪有花紋的一種什么?
生(全體):瑟,樂器
師:樂器。非常好。讀過以后請你告訴我這首詩是寫錦瑟的嗎?
(給學生留十秒左右思考時間)
生B:這首詩不是完全寫錦瑟的,而是由錦瑟引出了一種其他的情感。
師:我非常喜歡你回答里的一個句子——“不是完全寫錦瑟的”,也就是說,還是有寫錦瑟的地方,是這個意思嗎?
生B:是
師:哪一句?
生B:第一句
師:讀讀看。
生B: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師:(重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好,請坐。
那既然不是完全寫錦瑟的,那么你看看這首詩主要是寫什么,能不能從這首詩里面找出一個字來告訴我它是寫什么的。
(指定一位同學回答)你來說。
生C:應該是“情”。
師:辭以情發,詩歌和情感緊密相關。這首詩中“情”字嗎?好,我們一起再把整首詩讀一下,逐字輕輕地讀。
(學生齊讀全詩,教師巡視)
師:詩歌離不開情感,詩要表達情感,并不是寫樂器,那么這首詩的情感借助哪個字表達出來的?情感的蔓延是靠作者的什么?
(指定一位同學回答)
生D:我覺得作者情感的蔓延是靠一些典故的引用和一些用詞,比如說“生煙”、“珠有淚”,用這些詞營造一種意境來表達他的情感。
師:回答得很專業。作者想說的這些東西其實都包含了他看到錦瑟時的心理活動。因此我們說這首詩里作者是在——
生:回憶。
(教師板書:憶)師:或者說是開頭“一弦一柱思華年”的“思”。那么這樣我們就得出這是一首作者在追憶往事,然后迸發情感的一首詩。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讀讀看這首詩。
(教師指定一位同學朗讀)
(生E朗讀全詩)
師:非常好!大家覺得我說的非常好最主要是好在什么地方?
(指定一位同學回答)
生F:我覺得她把詩中傷感的氛圍讀了出來。
師:對。但是更主要的是,既然是一首回憶往事的詩,那么回憶在電影里應該是快鏡頭還是慢鏡頭?
生(全體):慢鏡頭
師:回憶時人的情緒是緩慢的,所以讀這首詩時首先在速度上應該慢一點。這位同學讀得非常到位,這不是一首快快樂樂的詩,建議同學們再齊讀一遍。錦瑟無端五十弦(此句教師用正確的語調示范),預備起!
(全體學生齊讀)
師:大家覺得“惘然”這兩個字最后讀成上揚還是往低沉走,快一點還是慢一點?
生(全體):低沉,慢一點。
師:詩人依舊沉醉在對往事的追憶中。大家再齊讀一次最后兩句。
(全體學生齊讀后兩句)
師:請同學們說一下這首詩在你第一次讀過后給你什么感受?
生G:有點兒悲傷。
師:悲傷在里面,好,請坐。那么再請同學告訴我這首詩哪里有悲傷的感覺。
生H:我覺得最后兩句,美好的回憶到現在只剩下迷惘和失意,表達出作者的傷感。
師:好,惘然,還有其他的詞嗎?
生H:追憶,就是以往的事情到現在都已經灰飛煙滅只剩下回憶了。
師:追憶,不是一般的回憶,這個回憶的特殊體現在哪個字?
生(全體):追。
師:寫這首詩的作者是晚年的李商隱,他想要追趕人生的腳步去抓住某些細節是非常遙遠的。還有沒有?“只是當時已惘然”,你覺得哪個詞還沒有注意到?
生I:已
師:怎么理解?
生I:能感覺到,說不出來。
師:非常好,這就是讀詩的境界,很多東西都是可以感覺到但不能言表。“已”字,哪個同學能說出這個味道?
生J:我覺得“追憶”是有一個過程的,而“已”表示時間的短促,說明作者剛剛追憶這段時間已經惘然,表達一種情感的積累和突出。
師:對比差,是不是?在不易見感情色彩的副詞上看到了情感,這就是一種高明!我們再想想看,“只是”這個詞有沒有味道?(停頓幾秒)也有這個感覺是吧?好,我們再讀一下這兩句。
(學生齊讀)
師:非常好。為了加重這種悲傷,為了把這個回憶循環一下,我建議大家最后一句讀兩遍,我看大家怎么來讀。
(學生齊讀,教師在學生讀得過程中指導)
師:女同學讀“此情可待”一句,男同學讀“只是當時”一句,然后再一起讀“只是當時”一句。
(學生按要求朗讀)
師:發現沒有,讀詩的時候總是有種味道,尤其是站在西安這么一塊富有歷史氣息的土地上。還有沒有感傷的句子,請大家繼續找。
(指定一位同學回答)
生K:我覺得“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很傷感。
師:為什么?
生K:因為“珠有淚”和“玉生煙”用了典故,有一種傷感的氣息。
師:用典故就能表達傷感的氣息?
生K:因為“珠有淚”本身典故就是指鮫人流淚,本身就有傷感,再加上詩歌的傷感氣息,就更加傷感了。
師:好,我終于聽明白了。你不能說用了典故就有傷感氣息,而要說用了一個傷感的典故就更加有傷感的氣息。尤其是“珠有淚”的“淚”字,大家一起讀這句。
(學生齊讀)
師:回憶典故其實也是在回憶一個事實。還有沒有?
生L:我覺得“莊生曉夢迷蝴蝶”這句,主要把重心放在這個“迷”字之上,莊子難以將自己和蝴蝶分開而敘,這里作者是說自己在愁緒中難以自拔。
師:聽懂了嗎,同學們?所以著迷也不一定是好事,有的時候就變成一種迷失,因此這里是有悲傷地感受的。我們一起來讀讀看。
(學生齊讀)
師:“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這些詩句里都有眼淚,都有辛酸。還有哪些同學想說說在哪些詩句中讀到了這種悲傷?
生M:“藍田日暖玉生煙”中“玉生煙”表明一切美好事物都是一種虛無縹緲,遠看是美麗的事物,或潔白無瑕,或閃著金色的光芒,但是走近一看只是一場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