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貝殼》優(yōu)秀教學實錄
單元背景:
本單元的內容鼓勵同學拿起筆來,放開歌喉,用繪畫、歌唱等藝術形式表示大海的壯美,進一步激發(fā)同學對生命的理解和對生活的熱愛。
本單元設《小貝殼》《美麗的風帆》《神奇的海底》三個課題。從藝術的角度向同學展示海灘、海面、海底的景觀,引導同學在初步了解大海的基礎上,發(fā)現、感受、表示大海的美,激發(fā)同學對大海的喜愛之情。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規(guī)范實驗教科書(藝術)學科一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藍色的大海》中的第一課題《小貝殼》
《小貝殼》課題可引導同學發(fā)現貝殼自身的美麗多姿,啟發(fā)同學維護環(huán)境、維護自然,珍愛海洋動物。
同學分析:
六、七歲的一年級同學,活潑、好動,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充溢好奇心,更善于想象、模仿和動手操作。對藝術課更是情有獨鐘,從反饋的消息看,小朋友對美好的事物頗感興趣,他們喜歡感受美、體驗美和發(fā)明美,因此,設計教學內容時應激發(fā)同學表示美、發(fā)明美的情趣和能力。注意讓同學在美中體驗藝術,讓他們深深地感受到藝術自身就是一種美。另外,興趣是同學最好的老師,情境是最好的教育工具,根據一年級同學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與特點,施展各種“激情引趣”的教學手段,點燃同學思維中獨特新異的火花,即刻讓同學活起來,進入主動嘗試狀態(tài)。讓他們在實踐中出真知,動情感、練意志、導行動。體驗藝術學習的快樂和滿足,使同學得到身心和諧的發(fā)展。
教學思路:
《小貝殼》是藝術教材第九單元“藍色的大海”中的一個課題內容,本課著重引導同學在初步了解大海的基礎上,發(fā)現、感受、表示貝殼的自然美、藝術美,鼓勵同學發(fā)揮想象,用自身喜歡的方式為小貝殼描繪新的形象,展現個性化的設計,體驗藝術發(fā)明的樂趣。并通過游戲、歌唱、扮演等多種藝術形式展開活動,引發(fā)同學對自然、環(huán)境的關注,使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得到整和發(fā)展。在教學活動中,為了充沛注意低年級同學的特點,我采用引導、發(fā)現等方法,同時利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內學習知識,接受教育。
設計理念:
1、本著藝術綜合的教學理念,以美術為切入口,兼和游戲、音樂、舞蹈等。
2、強調藝術學習的個性化,鼓勵同學發(fā)揮想象,用自身喜歡的方式為小貝殼描繪新形象,展現個性化的設計。
3、將美育融合在本課當中,讓同學在教學中感受美、體驗美、表示美。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觀察、發(fā)現貝殼的自然美、藝術美,鼓勵同學發(fā)揮想象,用自身喜歡的方式為小貝殼描繪新的形象,展現個性化的設計,體驗藝術發(fā)明的樂趣。
2、演唱歌曲《拾貝殼》。
教學重點:
1、 通過學習,激發(fā)同學的美感,即發(fā)現、感受、表示大海以和貝殼的自然
美、藝術美。鼓勵同學發(fā)揮想像,用自身喜歡的方式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2、 能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拾貝殼》。
教學準備:
1、 海灘、太陽的背景圖。
2、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 織 教 學(聽《拾貝殼》音樂拍手走進教室)
二、師 生 問 好
(師):hello, my children! (生):hello, my teacher!
(師):同學們,快樂有趣的藝術課又要開始了,讓我們在這個充溢歡樂的世界盡情的歡唱吧!(師生問好歌)
三、趣 味 發(fā) 生
(師):好,現在老師問,你們來回答:
(師):小貓怎么叫?(生):喵 喵 喵
小狗怎么叫? 汪 汪 汪
小雞怎么叫? 嘰 嘰 嘰
【過渡:(師):老師今天很高興又能看到咱們()班的同學,而且等一會我們還會在一起畫畫、唱歌,你們喜不喜歡啊?(生):喜歡。(師):假如你們表示的好啊,老師還有獎品送給你們。那么下面我們就要開始了,請坐好!】
四、新 課 教 學
(一)創(chuàng) 設 情 境,導 入 主 題
(師):首先,老師給大家出一道游戲題。老師出示四個提示,請你們猜猜老師說的是什么?
水 鹽 藍色 生物 (生):……
【在游戲中,同學們發(fā)表自身的意見,從而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發(fā)明力,并逐漸養(yǎng)成協(xié)助他人的良好習慣】
(師):真聰明,是大海。你們見過大海嗎?知道大海是個什么樣子嗎?
(生):……
【播放課件】(同學邊說,教師邊播放關于大海的課件)
【引導同學在初步了解大海的基礎上,發(fā)現、感受、表示大海的美】
(師):大家說的非常好。提起大海,我們就會想到【播放課件】蔚藍的海水、寬廣的海面、神奇的海底還有金色的沙灘。【出示背景圖——沙灘】你們想想,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出示背景圖——太陽】的海邊,沙灘上最漂亮、閃閃發(fā)亮的是什么?【出示貝殼實物】 (生):……
(師):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板書課題《小貝殼》】
(二)認 知 與 體 驗
(師):你們了解貝類嗎?你們知道都有哪些貝殼嗎?
(生):知道……(不知道)
(師):現在讓老師來介紹一下海灘中的這個小成員吧!貝類和其它海洋動物一樣,也是有生命的。貝類一共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單片的貝類,一種是雙片的貝類。海螺屬于軟體動物中的貝類,是單片的貝類,外殼呈螺旋形;蛤、蚶是雙片的貝類,貝殼能開閉自如。(以實物講解)
(師):那你們知道貝類的外殼是怎么形成的嗎? (生):……
(師):當貝類很幼小時,就會利用包裹在身體外的外套膜分泌鈣質,鈣質不時堆積起來,逐漸形成外殼。“寶貝”這個詞你們聽過吧?這個詞原來是指漂亮又珍惜的貝類,當人們還沒冶煉黃金和白銀的時候,曾把一些貝殼當貨幣使用,俗稱“寶貝”。
(三)、自 主 探 究 與 創(chuàng) 作 表 現
1、 制 作 方 法
(師):現在你們回憶一下,貝殼都有什么形狀的?
(生):長方形、橢圓形、菱形……
(師):說了這么多,可見貝類的外殼是形狀各異的,什么樣都有。
(師):那誰又能說說它的花紋是什么樣子的?
(生):……
(師):雙片的貝殼,外殼上有一層層弧線,記錄了它的生長過程。而單片的螺類,隨著外殼一層層向外擴展,形成了優(yōu)美的螺旋體。
(師):在你們的記憶中貝類都有什么顏色?
(生):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師):很好,可見貝類的顏色也是五顏六色的。
(師):看看,畫貝殼的方法已經出來了。(教 師 示 范)
(師):第一步(生):畫貝殼的外形(基本形)。
(師):老師覺得光畫外形似乎太單調了,你們想想,我們怎么樣能讓貝殼變的更豐富、更漂亮?(生):畫貝殼的花紋(添內容)。
【總結:我們可以給貝殼添畫點狀的、線條的、塊面的或者各種圖案的花紋,相信同學們會把你的貝殼添畫得更漂亮,更特別!】
(師):貝殼的形狀、花紋都畫好了,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
(生):給貝殼涂上漂亮的顏色(涂顏色)。
(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同學能夠自身說出畫貝殼的整個過程)
【該環(huán)節(jié)體現了以同學為主體】
2、動 手 創(chuàng) 作(播放歌曲《拾貝殼》,讓同學邊創(chuàng)作邊聽歌曲,使同學在創(chuàng)作的同時熟悉歌曲的旋律,為學好歌曲打下基礎)。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了解貝殼了嗎?接下來就請你們?yōu)樾∝悮ご┥掀恋摹耙路保佼嫀讉你所喜愛的貝殼。 (生):做 畫
3、作 品 展 示(創(chuàng)作完畢,老師把好的作品放在背景圖的相應位置上。)
(師):同學們畫的好極了,現在老師就把小貝殼放回到它的故鄉(xiāng)——大海的懷抱。
【第(二)、(三)環(huán)節(jié)使同學發(fā)現、感受、表示了貝殼的自然美、藝術美】
4、拓 展 交 流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么漂亮的貝殼,假如把它放在一個充溢垃圾的沙灘和一個污染惡劣的大海中,它該多可憐啊!它會對我們人類說什么呢?
(生):1、我想有個舒適的家
2、 我想有個溫暖的家
3、我想要個干凈的空間……
(師):要想給小貝殼一個溫暖舒適的家,我們現在起要怎樣做呢?
(生):維護環(huán)境、不亂扔垃圾……(引發(fā)同學考慮維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
【該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同學的心靈美】
【過渡:(師):同學們,有一位趕海的小姑娘知道我們這么懂事、可愛,特意送給了我們一首很美的詩……】
(四)學 習 體 驗 與 表 演 合 作
1、情 趣 導 入
【出示課件】大海的畫面、小詩
教師朗誦: 海邊的小貝殼,請你告訴我
你的年紀不算大,為啥皺紋這么多
貝殼笑呵呵,悄悄對我說
那是條條錄音帶,錄下大海的歌
你聽……
2、學 習 歌 曲 《拾 貝 殼》 (采用聽唱、說唱的方法)
⑴ 教 師 范 唱
⑵ 讀 詞
(師):同學們,這首歌我們是不是在哪聽過啊?(生):……
(師):對,我們在畫小貝殼的時候放的就是這首歌曲。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它的歌詞吧!(生)……
(師):同學們讀的真好。下面老師按節(jié)奏來讀,你們進行模仿,看看哪位誰模仿的既快又對。(生):……
(師):大家模仿的好極了。接下來就讓我們隨著音樂伴奏來說唱一下好不好?你們邊說邊跟著老師做動作。(熟悉四二拍的強弱規(guī)律:強、弱)
【該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同學的音樂感知力和記憶力,也為唱好歌曲打下基礎】
(師):大家表示的都非常的好,老師給每組都獎勵一面小紅旗。上節(jié)課老師要求同學們帶的自制的打擊樂器大家都帶來了嗎?(生):……
(師):好,下面我們就拿著自身的打擊樂器邊說唱歌曲,邊為歌曲伴奏,大家說好嗎?(生):好。……
【通過加入打擊樂器,增強了同學的認知能力,也培養(yǎng)了同學的節(jié)奏感】
⑶ 聽 錄 音 范 唱
(師):同學們還記得那位趕海的小姑娘吧,她也想為我們演繹一下這首歌曲,下面歡迎趕海姑娘演唱歌曲《拾貝殼》。 【課件展示】
(師):她唱的好不好? (生):……
(師):我們能不能比他她唱的還要好?我們比比看。(邊做動作邊演唱)
⑷ 歌 表 演
(師):你們唱的真棒!現在,老師找?guī)酌瑢W用自身創(chuàng)編的動作扮演一下,看看哪位同學想做小小扮演家!
【該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同學表示美、發(fā)明美的情趣和能力】
⑸ 拓 展 交 流
(師):扮演的好極了!同學們,你們說小貝殼到底美不美?(生):美
(師):是啊,在大海里面不只有美麗多姿的貝殼,還有很多其它的海洋生物,我們一定要象保護小貝殼一樣保護其它的海洋生物,大家說好嗎?
【啟發(fā)同學珍愛海洋生物,激發(fā)了同學的心靈美】
五、教 師 小 結
今天大家都很開心。小朋友們通過自身的雙手,做了一只只漂亮的小貝殼,還把它們送到了大海的懷抱,小貝殼為了感謝大家,送給了我們一首好聽的歌曲《拾貝殼》,大家都會唱了嗎?呦,時間不早了,讓我們和小貝殼說再見吧!(邊唱歌曲邊拍手走出教室)
教學反思
隨著課堂改革的全面展開,在教學的實踐中,使我不時的以課改的新觀念來武裝自身,以新的規(guī)范駕馭著藝術課堂。自從教了藝術課后,我感覺到了藝術課內容的豐富多彩,深受小朋友們的歡迎,他們在玩中學、樂中思,感悟到藝術課強調的是不同藝術門類、不同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與相互的滲透,教學可以選擇不同的切入點來傳授知識,甚至可以打破學科界限,它所要求的藝術能力比過去講的:“知識技能”要豐富得多。
下面就結合《小貝殼》這一課來談談我的一點感想。
1、注重美育的培養(yǎng)。讓同學在藝術中體驗美、表示美、發(fā)明美。同時,讓他們在美中體驗藝術,使他們了解到藝術自身就是一種美。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鼓勵同學拿起筆來,放開歌喉,用繪畫、唱歌等藝術形式來表示大海的壯美。
2、“變被動為主動”。教師始終是同學學習的伙伴,課堂上是一種和諧、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設計的繪畫、游戲、歌唱、扮演等一系列活動給了小朋友們充沛想象與活動的機會,使同學得到了幸福快樂的情感體驗。同學能愉快、自然、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通過群體活動可使同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樣才干激發(fā)同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
3、重過程、重思維、重實踐。本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同學踴躍發(fā)言、討論、積極研究、考慮,充沛體現了同學審美、發(fā)明思維、合作交流能力和藝術實踐能力,使同學提高了對學習過程的認識。
4、注重人文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知識技能的學習同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有機的結合起來,發(fā)揮藝術情感的潛能,體驗藝術活動的樂趣。
【《小貝殼》優(yōu)秀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小壁虎借尾巴優(yōu)秀教學實錄及評析07-04
關于小攝影師優(yōu)秀的教學實錄08-04
小鬧鐘優(yōu)秀課堂實錄07-02
頤和園的優(yōu)秀教學實錄07-04
《風箏》的優(yōu)秀教學實錄07-04
陽光的優(yōu)秀教學實錄07-04
《小松鼠找花生》教學實錄07-04
《小稻秧脫險記》的教學實錄07-04
《小攝影師》教學實錄08-04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實錄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