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寓言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人生寓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的常識。
2、理解故事及寓意。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及寓意。
【教學難點】
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學習詞語
二、了解寓言
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明間傳說。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三、簡介作者
周國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學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后分配到廣西深山老林中工作。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先后獲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員。1996年以懷念夭折女兒為主題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一書而聞名,但其大量的作品還是以哲理性思辯性為主,是一個很優秀的學者。
四、《白兔和月亮》
1、朗讀課文。
2、白兔得到月亮前后心情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產生變化?結果如何?
前:無憂無慮、心曠神怡、閑適獨具慧心
后:緊張不安、心痛如割險象迭生
因為──得失之患
結果:放棄了財富。
3、這則寓言給我們什么啟示?
巨大的財富往往會帶來無窮無盡的得失之患。金錢不是萬能的,如果它帶來了嚴重的得失之患,還不如放棄。
五、《落難的王子》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落難的王子”在“落難”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前:多愁善感,懼怕厄運。
后:性格頑強,直面厄運。
因為特殊的經歷和遭遇鍛煉了他。
3、這則寓言給我們什么啟示?
是作者因親身遭受一個厄運而作。作者的女兒剛出生不久便被診斷患有絕癥,注定夭折。他們聽到別人的嘆息,說如果這樣的厄運落到他們身上,他們可受不了。而作者回想以前看到別人遭受厄運時,也有同感。于是便虛構了這個寓言故事。
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4、有關厄運的名言警句:
災禍是一個人的真正試金石。
苦難磨練一些人,也毀滅另一些人。
烈火試真金,逆境試強者。
幸運并非沒有恐懼和煩惱;厄運也決非沒有安慰和希望。
交好運時要謹慎,遭厄運時要忍耐。
在厄運中滿懷希望,在好運中不忘憂慮,這樣便能泰然擔待禍福。
厄運在同一條路上漫游,時而降臨于這個人,時而降臨于另一個人。
【 人生寓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生寓言教學設計03-09
《寓言》教學設計01-29
《寓言三則》教學設計07-04
寓言教學設計03-01
寓言教學設計03-24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07-13
寓言兩則《亡羊補牢》的教學設計07-04
解讀一篇寓言 教學設計07-05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8篇07-09
人生難免有挫折教學設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