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分享閱讀《聞來聞去》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喜歡閱讀這個讀本,理解故事內(nèi)容。
2、知道小狗找到小布猴是依靠靈敏的鼻子。
二、教學準備:
在活動前已經(jīng)在知識經(jīng)驗方面有所準備,通過談話讓幼兒知道小狗的特點——靈敏的嗅覺,以便在活動中可以直接切入主題。材料的準備:大書。
三、教學過程:
1、出示大書,閱讀封面。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新書,我們來看看封面上有誰?
幼:封面上有小狗、爸爸、小朋友、小布猴
師:那小狗有什么本領呢?
幼:看家、小狗有靈敏的鼻子、會跑、會叫、、、、、、
2、直接給幼兒翻看大書并朗讀第一頁到第七頁,讀完以后通過提問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回憶。在這過程中其實也考驗到,一個孩子的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因為沒有認真傾聽幼兒就回答不出問題。
師:爸爸送給妮妮的禮物是什么?這只小狗喜歡做什么?妮妮喜歡這只小狗嗎?為什么?那妮妮喜歡什么呢?
通過畫面的觀察,接著提問:小狗在干什么?來突出小狗有靈敏的嗅覺,為以后小狗幫妮妮找到小布猴打下伏筆。
第九頁:觀察她們又去了哪里?來突出原因的分析。仔細觀察圖片的細節(jié),讓幼兒猜測會是誰先找到小布猴。通過猜測與驗證,讓孩子們共同參與到讀圖中,在最后一頁上來判斷,妮妮對小狗的肯定,分析原因。
第十頁:觀察小狗的動作、小女孩的表情,猜測小女孩的心情。
第十一頁:為了讓孩子在閱讀讀本的同時體會妮妮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原因和轉(zhuǎn)變過程,分析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所以就加入了關鍵性的提問:妮妮為什么不喜歡小狗,現(xiàn)在妮妮喜歡小狗了嗎?但是我在這里沒有及時追問,而是問了:你從哪里看出妮妮喜歡小狗。來凸顯分享閱讀活動中引導孩子的讀圖能力。
3、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完整講述故事。
4、小結:這本書中還藏著許多秘密呢,我們下次再來找吧。
【中班分享閱讀《聞來聞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班閱讀活動小貓的生日的教學設計07-04
有關閱讀的教學設計05-24
閱讀課教學設計06-11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教學設計07-06
分享跳水的教學設計(通用8篇)09-04
中班音樂教學設計11-22
搭船的鳥閱讀教學設計11-03
繪本閱讀教學設計03-11
閱讀西游記教學設計01-09
中班美術《梅花》教學設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