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與中秋節相關的傳說
據金富軾所著《三國史記》記載,新羅儒理尼師今初期,王把新羅分成6個部分,王女二人統帥各部女子。從7月16日開始王女就把她們聚集起來,每天從早到晚織布制麻。
到了8月15這一天,以成果的多少來評選出勝者。輸的一方要拿出酒水和食物來向勝利的一方表示祝賀。同時還會有歌舞表演和各種游戲活動,這個叫做“嘉俳”。慶祝活動中所唱的悲傷又優美的歌曲就叫做“會蘇曲”。這個活動叫做“嘉俳”是有很多層意義的。
“嘉俳”在詞源當中有“中間”的意思。即陰歷8月15日是韓國代表的滿月節日,可以說是包含著“中間”這樣的意思。因為輸的一方要宴請勝的一方,所以也可以推測出包含有“酬答”的意思。高麗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宮廷樂里也有這一天叫做“嘉俳”的記載,可以推測出這個名稱是這樣一直流傳下來的。
注:
儒理尼師今(24年—57年) 姓樸名儒理。 新羅第3代君主,南解次次雄之子。 母云帝夫人。 儒理尼師今在位時將辰韓六村改為六國行政區,更賜姓于六部。 楊山村改為及梁部,姓李;高墟村改為沙梁部,姓崔;大樹村改為牟梁部,姓孫;于珍村改為本彼部,姓鄭;加利村改為漢祗部,姓裴;明活村改為習比部,姓薛。 在位34年后以昔脫解賢能,由其承繼王位,王位開始由樸、昔兩氏交替。
【與中秋節相關的傳說】相關文章:
關于元宵節的相關傳說07-12
中秋節的傳說作文07-06
中秋節傳說故事07-09
中秋節經典傳說故事07-09
中秋節的起源傳說04-30
中秋節賞月的傳說04-30
中秋節相關的故事07-04
中秋節相關知識04-29
中秋節相關的作文03-30
中秋節相關的詩句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