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象棋與企業管理哲學故事
企業管理是本永遠讀不完的書,環境變化,時代變化,技術變化,思想變化,企業管理方法自然也要跟隨發展變化,但是還是有些基本的要素是不變的,就如中國象棋,棋子的數量自古到今一直是32個,但下棋的人是換了一代又一代,現在還在有人不斷研究棋法。
大部分中小企業,尤其是創業型中小企業,通常都會有管理方面的問題出現,有時管理者自己認識到也很難改變。
中國象棋棋法里包含著很多的類似企業管理的哲學。
一。象棋里的“將”和“帥”就好比企業的最高領導者,也叫老總,他們的責任就是中軍帳內運籌帷幄,調兵對陣。
然而很多的企業的老總卻未能擔起自己的決策角色,反而去親自沖鋒上陣,代替著部下的角色,令部下不知該做些什么。身先士卒在企業管理中并不提倡,也是企業管理之最大忌。如果不是能出手必勝的話,老總是要三思后行的,因為一旦老總失手,一切沒有挽救可能。另外老總也沒有更多的時間考慮更多更重要的事情。
二。象棋里的“車”是威力最大,行動領域最廣的棋子,因此深受“將帥”的厚愛,也稱之為左膀右臂。很多企業的老總常重用“車”,而少用或不愛用“炮”“馬”,“兵,卒”更是常坐冷板凳,只有到了最后傷亡慘重的殘局時才想起求助“兵,卒”,但通常晚矣。
企業是一個由各部門組成的團隊,如果用人得當,每一個人都能夠為戰局的勝利助一臂之力,人盡其才才是企業用人之道。對“兵,卒”的激勵是企業管理中不容忽視的,不然中層管理者將牢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推卸自己的責任。
三。要打一場勝仗,不能急于過河對決,俗語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事前的排兵布陣是打贏戰役的關鍵,根據對方的布局不斷調整自己的布局,另外盡量發揮自身的強項,弱化對方的強項,才能對決中占領優勢。
新的創業型公司往往急于開展業務,創造業績,但是未能做好基本功,如員工的扎實業務技能培訓,可能意外事件的處理方法的對策研究,很可能出師不利或先得后失,磨刀不誤砍柴工是有道理的。
四。象棋里有“士”,屬于將帥的的貼身護衛,在危機時刻他們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通常由于進攻者是非常熟悉“士”的有限能力和活動范圍,所以針對其特點采用著各種有效的攻擊手段。有時“士”反而成了“將帥”躲避攻擊的障礙。
很多企業的老總身邊都有秘書或辦公室主任等角色的人協助老總處理一些日常事務,這些人如果能力出色會起到減徑老總工作壓力和讓老總工作方便舒心的作用,如果相反的話會對企業發展很不利,因為很多重要的有價值的信息可能被他們屏蔽掉,老總失去很多重要的商機或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換言之,老總身邊的“士”要與老總的能力匹配。
五。象棋里的馬也屬于重要的干將,但有缺點,就是馬行走時不能有阻擋其行走路線的障礙物,馬自己無法清除障礙物。因此很多人下棋不愛用馬,這是不好的習慣。其實馬的威力也很大,只要路線暢通,它可以快速的插入敵人的內腹,讓敵軍深感危機四伏,起到擾亂軍心作用。在合適時機馬可以一躍而起,制服敵兵。
大企業里像“馬”一樣的人才很多,通常他們屬于專業性人才,善于某項具體的技能,但是要有真正的伯樂識別出他,并給他創造很好的環境,讓他發揮特長,為企業效力。企業里首先老總應該成為第一個伯樂。這樣的專業性的人才不太好管理和指揮,因為他們非常排斥上司的不專業化的指示,或通俗點說外行的指示。我的用人經驗是,要創造環境和賦予一定的權利,讓他們主動提出他們認為的合適的意見,然后老總根據自己的判斷進行決策。被獲得認可的意見,這些專業人才自然會非常自豪和更加負責任的執行下去,因為他們更想進一步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以上,一點個人管理經驗的總結,不可偏信,但求對需要的人有些借鑒。
【中國象棋與企業管理哲學故事】相關文章:
哲學的故事02-25
企業管理的經典哲學名言07-03
忙碌的哲學故事07-03
怕的哲學故事07-04
小販的哲學故事07-04
哲學小故事03-14
哲學小故事03-10
羊的哲學故事06-10
有關哲學的故事05-23
哲學小故事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