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搭石》課堂實錄素材
師:今天,我們要走進一個小山村,繼續領略那里的風光。齊讀課文。
師:昨天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還帶著問題讀課文,把課文讀通了,現在,誰來告訴大家,你主要從課文的哪幾個段里讀懂了課文。
生:我從課文的第一段讀懂了什么是搭石。
師:這樣吧,同學們再大聲地讀讀課文第一段,想想什么是搭石?
生大聲朗讀。
師:讀得非常認真。
生: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一生再讀。
師:聽了剛才兩位同學的介紹,你明白了嗎?
師:老師也明白了,聽老師來介紹一下。如果老師說錯了,你會不會大膽地提出建議。
師:師介紹,漏掉“根據水的深淺”讀。
生:老師漏掉“根據水的深淺”
生:老師漏掉了“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這樣,不是要掉到溪里去了。
生:老師漏掉了“平整”這樣會掉下去了。
生:老師漏掉了“方正”
生:老師把這些漏掉了,就不能體現家鄉人的細心。
師:謝謝大家的提醒,所以,我們不要疏忽這些字眼,漏掉的字詞點紅。請一生讀。
再請一生讀。
師:這一段看上去很平淡,但它是很嚴密。
課件出示“根據水的深淺、平整方正、二尺左右的間隔、橫著”看著這些詞,你能說說什么是搭石了嗎?
請一生說。
師評:能用自己的話說,也不錯。
再請一生說。
師:剛才通過學習,了解了什么是搭石,也感受到了這一段寫得非常準確。我相信,解決了這一問題,其他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自己再讀讀第一自然段吧。
生大聲讀。
師:課文對搭石還有這樣的介紹,屏幕展示“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風景”。
請一生讀。
師:你有什么問題?
生:搭石是一件事情,為什么會是家鄉一道風景?
生:風景是非常美麗的,可搭石一點都不美麗。
師:你去過哪些風景名勝?
生:長城。
生:頤和園。
師:搭石只有一塊塊石頭,怎么會成為風景了呢?
生自讀課文,找找答案。
生:我看到了老人,看到哪塊石頭不平穩,就去擺擺正。
師板書:
老人在搭石
生:黃昏時,夕陽照在古頭上。
師:這么美啊,
我們先看一幅圖,老師取個名:眾人過石圖。
生讀相關段落。
師范讀,讓生邊聽邊想象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很多人走搭石,動作很協調。
師:你能告訴大家,什么是協調?
生:配合默契。
師;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生: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
師:還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聽到人們喊著1──2──1的口號。
生:我仿佛聽到了人們的走路聲。
生:我看見了水里的人們的影子。
師;難怪是。
生齊說:人影綽綽。
生:流水聲。
師:上工、下工,有什么感覺?
生:畫一般的美感。
生:夕陽西下,人們回來了,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生:我想起了一首詩:夕陽西下,只是近黃昏。
眾人笑。
師:對呀,黃昏多美。誰來讀一讀?
生讀。
師:你的聲音真動聽,讓我們和著音樂再來過一過搭石。
生配樂讀。
師:老師也想讀,我讀前面,你們讀后面的。師生配合讀
師:來,我們不看書,只看屏幕,再過過搭石吧。
師;看著眾人過石,有美麗的景色,所以,這確實是一道──
生齊說:風景。
師:兩人過石在哪里,找到了嗎?誰來讀一讀?
一生讀。
師:還有嗎?兩人過石?
一生讀。
屏幕出示。
師:課文第四自然段向我們展示了兩個過石圖。理所當然是什么意思?
生:是當然是這樣。
師:生活中哪些事是理所當然的。
生:穿衣服自己穿。
生:一日三餐。
生:每天上學。
師:在兩人心里,什么是理所當然的事。
生:背老人過溪。
生:讓別人先走。
師:這讓我們看到了相互謙讓。
生齊說:尊老愛幼。
師: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幅圖改名為“謙讓愛幼圖”
師:這幅畫美在哪?
生:心靈美。
師:誰來讀好呢?
一生讀。
師:那樣謙讓,確實也是一道風景。
師:誰來找找老人過搭石的情景?
一生讀。
屏幕出示相關段落: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師:來,咱們一起來找找動作的詞。
師:同學們,簡簡單單的彎腰撿石,那老人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他在想些什么。
生:我要趕快要把這些石頭搞好。
師:怎么搞好,老師不懂。
生:搭好。
生:老人會想,不能讓村里的人受傷,自己耽誤點時間也沒有關系。
生:幸運我發現了這塊石頭,不然,別人要掉下去的。
師:再踏一踏吧,直到滿意了為止。
生:我是老爺爺了,要關心我們的下一代,如果我們的孩子掉下水了,就糟糕了。我從無論、一定可以看到老人內心的堅定。
屏幕動詞點紅。生自讀。
一生讀。
來,讓我們再讀讀這句話吧: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你覺得搭石怎么樣?
生:搭石連接著家鄉人的感情。
生:搭石連接著很多人的汗水。
師:搭石上傳達著美,傳達著感情,作者也發出了由衷的感嘆:看,屏幕出示: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連接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齊讀。
師配樂介紹作者劉章生活。當作者在熱鬧城市生活時,想起了家鄉人們搭石的情景,小溪潺潺,人影綽綽,在搭石上,有情,有愛。于是,他寫下了這篇散文。讓我們再讀讀這句話吧。
師:老師也寫了一首小詩,送給大家。
溪水潺潺
走上故鄉的搭石
腳步輕快 清波蕩漾
……
作者劉章也說:生活是泥,我是樹,生活是水,我是魚。
我希望大家也有一又善于發現的眼光,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
【我的感受】
第一次聆聽郭昶老師的課,感覺他的聲音是那么有磁性,特別配著舒緩的音樂聲,聽著他娓娓的朗讀,那么深情,那么動人,于是,搭石的一幕幕如精彩的畫卷在我心里慢慢地鋪展,鋪展,鋪展。太美,太美,太美。噢,我們的語文世界,真是一個真、善、美的世界,作者劉章或許不太喜歡城市的擁擠,于是,他追憶,追憶純樸的鄉村生活,那里,流水潺潺,人影綽綽,人們互相和諧地共處,共同美好地生活。其實,在我心里,何嘗不在尋求這樣的精神家園?噢,謝謝郭老師,讓我觸摸到了桃花源的大門。我迷戀,我沉醉,我忘記了自己的疲憊,我忘記了自己的憂愁,我摸了摸自己的臉頰,感覺孩子所說的那黃昏的紅霞正飄到了我的面頰……(胡燕萍)
【《搭石》課堂實錄素材】相關文章:
《搭石》教學設計06-17
搭石教學設計06-20
搭石教學反思07-03
搭石教學設計07-04
《搭石》的教學設計03-16
《搭石》的教學設計05-09
搭石的教學設計06-05
《搭石》教學設計07-02
《搭石》的教學設計模板05-09
搭石的評課稿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