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司法考試習題的解析
司法考試歷年真題是司法考試復習的重要資料,俗話說“做歷年真題就是做未來真題”,對于司法考試歷年真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法律教育網為考生整理了2016年司法考試真題及詳細解析,供大家復習參考。歡迎考生到司法考試真題在線模擬考場在線做題。
1、關于不作為犯罪,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原則當然適用于不作為犯罪,不真正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必須源于法律的明文規定
B.在特殊情況下,不真正不作為犯的成立不需要行為人具有作為可能性
C.不真正不作為犯屬于行為犯,危害結果并非不真正不作為犯的構成要件要素
D.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侵犯財產罪中均存在不作為犯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選項A錯誤。作為義務在來源上可以分為:
(1)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義務;
(2)職務或者業務要求的義務;
(3)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
(4)先前行為引起的義務。因此,“作為義務必須源于法律的明文規定”的說法錯誤。
選項B.C錯誤。不作為是相對于作為而言的,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并且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行為。
即(1)行為人負有實施特定積極行為的具有法律性質的義務;
(2)負有作為義務的人有能力履行該特定義務;
(3)行為人不履行特定義務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后果(即有因果關系)不作為之所以能夠成為與作為相并列的行為,在于它與作為一樣,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結果,或者說它與作為一樣,侵害或者威脅了刑法保護的社會關系。也就是說,只有當行為人履行作為義務可以避免結果發生時,其不作為才可能成立犯罪。
選項D正確。從犯罪構成看,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侵犯財產罪中均存在不作為犯罪,如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的放火罪、故意殺人罪、盜竊罪等。
【司法考試習題的解析】相關文章:
關于歷年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08-04
司法考試復習攻略03-24
司法考試信息整理07-04
參加司法考試的體會08-09
司法考試改革報考條件07-08
司法考試復習計劃06-02
司法考試改革細則-細則02-18
我來解析解析著名攝影師的作品!07-09
解析離職的手續02-15
面試的原則解析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