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論文
在中醫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讓同學們意識到中醫學的重要性,同時應調動同學們學習中醫的積極性,多給予實踐、多提問,盡量選用通俗易懂的例子等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搞好課堂教學。
中醫學博大精深,比較抽象,所以許多同學還未接觸這門功課,就對此功課產生畏懼心理,總覺得中醫學太難,可望而不可及,所以在學習該門功課時都提不起勁兒,沒有多大的激情,總是應付式的去學習,那么接下來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了。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應該采取何種教學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我就中醫學的課堂教學模式與大家作一個探討。
1讓學生了解該學科的重要性
現在有許多人對中醫不太了解,甚至持排斥的態度,所以有一段時間曾經出現了廢除中醫的這種輿論。還有就是中專中醫專業的停止招生,再者就是中醫院校畢業生就業比較困難,更加引發了學生對中醫的懷疑。生病了,靠中醫能行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我們試著想一想,在幾千年前,我國有西醫嗎?那么人們生病了還不是全都求助于中醫,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演變,人類并未走向滅亡,而是越來越繁榮昌盛,說明中醫還是有行的一面。只是近代西醫流入我國,然后走了一條中西結合的道路。其實在治療疾病上中醫與西醫相比較,他有自己的優點。雖然說中醫起效慢,但是他能從本對疾病進行治療。就譬如一個咳嗽的病人,如果我們單純的用西醫藥進行化痰止咳,在用藥的過程中確實有一定的療效,但是病人可能會時不時再次出現咳嗽的癥狀,為什么呢?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從本進行治療的結果。如果我們采取中醫治療,可以標本兼治,從標化痰止咳,減輕患者的癥狀;從本采取健脾的方法杜絕生痰之源,那么經過我們的中醫藥治療后,患者咳嗽發生的頻率會大大降低。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是有許多人信任中醫的,尤其是一些老太太們,在她們的人生旅途中,她們感覺到了中醫藥的好處,所以她們對中醫藥的療效深信不疑。所以當她們的身體出現小毛病時,她們首先想到的是中醫。除了這些,同學們可以再看一看,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養生,那么她們養生的理論依據是什么呢?講來講去,還不都是以中醫學的基本理論為指導,順應四時氣候,對人體進行一些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擁有強壯的體魄。還有就是在一些疑難雜癥上,人們總喜歡求助于中醫,非典、禽流感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說學好中醫,對自己、對家人、對親戚朋友來說可以受益一輩子。
2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如果說一個人對某門功課有超強的學習興趣,即使這門功課再難,也能學好該門功課,這說明學習興趣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們應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這樣才容易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孩子一旦對該門功課有了積極性,那么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曾經有一個孩子,他不管上什么課都睡覺,任課老師也老是投訴他,覺得他影響老師上課的積極性。我也覺得很有道理,試著想一想如果我們在上課的時候老是有學生睡覺,感覺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學生的認可,覺得沒有什么意義,自然就會影響情緒。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那個孩子上課沒有睡覺,然后在第一節課快要結束的時候我總結了一下課堂紀律,表揚了該班的學生,尤其表揚了平時上課經常愛睡覺的那位同學。那位同學一聽,眼睛都放出異樣的光彩。我心里一想,這次表揚達到了我想要的目的,以后我就乘勝追擊,經常表揚該生,這孩子以后上課再也不睡覺了,慢慢地對中醫課產生了興趣,學習成績也蒸蒸曰上。
3多引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
中醫比較抽象,如果我們不引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只是在上課時泛泛而談,學生很快就會厭倦該門功課,這個時候我們就應當多引用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例子,讓同學們易于接受。
譬如在講五行相克時,我跟學生們講解,克,是制約的意思。相克就是相互制約的意思,他們之間是依次間隔進行的,也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學生這么一聽有點茫然,那么我們可以把相克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譬如說樹木扎根于泥土之中,就是木克土。漲大水的時候,人們用泥土去筑河堤,就是土克水。水可以滅火,即水克火。火可以煅燒金屬即火克金,刀鋸可以砍伐樹木,即金克木。通過這樣講解,我們可以將抽象的東西簡單化,學生就更容易聽懂。
4進行醫患角色的轉換
學習了相關的中醫理論之后,我們要給同學們一個平臺,讓同學們模擬醫生去給病人看病,體驗一下醫生這個職業,讓同學們在體驗中成長進步。譬如說學習了望舌的相關理論后,我就給了同學們一次實驗課,讓同學們相互進行舌診。通過觀察舌色、舌形、舌態還有舌質的形態和質地,我們可以了解病人的相關的信息,如:病人的飲食、二便、飲水、食欲等情況,用以輔助診斷,另外也可以用來驗證病人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因為病人畢竟不是醫生,有時候他們提供的信息不一定準確。同學們非常喜歡這種角色的互換,通過這樣的學習讓他們掌握了舌診的相關知識,使他們受益匪淺。
5隨機提問,松弛有度
上課歸上課,并不是讓老師填鴨式的灌輸,如果這樣下去收益甚微,所以在中醫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非常需要與學生互動,這樣即可以帶動學習氣氛,又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松弛有度。有壓力才有動力,在學習過程中給同學一定的壓力也是應該的,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同學們一天比一天有進步。這樣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時不時穿插一些小問題,即可以帶動氣氛,又可以讓同學們心情愉悅地學到知識,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是本人在中醫學課堂教學中的幾點體會,本人認為一定要讓學生意識到該門功課的重要性,另外要調動學生對該門功課的學習積極性,盡量引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讓同學們多實踐,在實踐中將理論升華,同時需結合課堂提問,使同學們馳張有度,偷悅學習,可以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醫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創新德育模式探討論文07-04
探討當下汽車配件管理的新改革模式論文07-04
鄉鎮企業管理模式改革探討論文07-04
探討計算機軟件整體保護模式論文07-04
關于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論文07-0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實施的策略論文07-03
電工電子技術立體化教學模式探討論文07-04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物理的實踐論文07-04
工業設計專業課堂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7-03
淺談主持人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