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課堂“減負”高招
小學語文課堂“減負”有高招
根據調查發現:導致學生負擔重的兩大因素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和作業的完成情況。學生最頭疼的事情就是:課堂里沒搞懂,就勢必會加重回家作業的負擔;課堂里該完成的作業沒做,也會加重回家作業的負擔。鑒于此,10月28-29日,杭州市下城區第三屆“生態課堂節”的項目之一——小學語文專題研討會在長壽橋小學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是“促進文本與兒童的視界融合”,關注的重點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質量。這一主題集中體現了近年來下城區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成果,即努力以兒童為中心,以學生為本,探索最有效的“輕負擔高質量”語文教學。下城區小學語文教研員汪燕宏老師說:近年來,下城區小學語文在“輕負擔高質量”的實踐探索中,摸索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經驗,促使廣大老師踐行和開拓,使孩子們真正減負,快樂學習,愛學語文。
學生課前預習“四讀法”,老師集體教研備課
現場,長壽橋小學的姜敏老師告訴記者,新課程倡導“讀讀悟悟”,重視學生的自讀自悟,由此,他們經過了長時間的實踐積累,提出了課前預習“四讀法”:一讀“新詞”、二讀“句子”、三讀“內容”、四讀“課外拓展”。學生經過這“四讀”后,就可以在課堂上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學內容,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課文的時間就縮短了,課堂學習質量也會有所提高。
而除了學生認真、系統地預習外,長壽橋小學的語文老師們在上課之前都會先進行整個教研組備課,群策群力一起討論研究后可以化繁為簡,將不必要的課堂教學內容刪去,這樣課堂教學就不存在繁瑣、空洞、沉悶。浙江省小語會副會長,衢州市龍游縣教研室教研員,特級教師賴正清指出,老師上課不需要面面俱到,那些喊“累”、“負擔重”的老師往往是被自己空洞無味的內容教學所累,真正有效的教學反而會激發老師們的興致和動力。
課堂教學做到四個“3”、兩個“10”、一個“18”,和內容分析說再見
現場,賴正清老師提醒老師們要果斷地和閱讀教學中的內容分析說再見,減少不必要的內容性問題,將有限的課堂時間有效地利用起來,做到四個“3”、兩個“10”、一個“18”。
四個“3”即學生在課堂上要臨摹3遍生字,朗讀3遍課文,老師在每個學期8篇作文中選3篇親自體驗寫作,還要選3篇作文點、劃、圈、注。其中,賴老師強調學生寫字訓練、教師書寫指導一定要在課堂內完成,朗讀要做到通讀、注讀、勤讀,大作文教師要親自練筆積極體驗,教師只有親身體會并且自身底蘊深了,課堂上才能駕輕就熟。
兩個“10”即學生在課堂上的課文朗讀累計時間和書面動筆時間都要達到10分鐘,剩下20分鐘課堂時間老師可以進行課外拓展訓練、開展課堂活動、閱讀等,可自由支配。
一個“18”即一節課要有18個以上學生能獨立表現,并盡可能減少優生的表現機會,讓差生多表現。
讓學生對“作文”不頭疼,關鍵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長壽橋小學的邊寧和王潔老師對作文教學都有各有妙法,而歸結起來就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語文教材中《我們的奇思妙想》口語交際課和習作的安排彰顯學生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的習作練習。這類作文是少年兒童把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加以具體化的思維過程。習作可選擇的素材很廣,但學生在作文時,往往覺得沒有合適的素材可寫,或是不知從何想象。而且在想象的過程中學生又容易犯胡思亂想和神化的毛病。長壽橋小學的邊寧老師在上課之前想到:正好,杭州市兒童醫院就在學校附近,很多孩子都去過那里就診。孩子們最害怕的就是打針吃藥。每一次生病都是他們痛苦又印象極深的經歷。寫孩子們有體會的事,寫孩子們有話可說的事,兒童醫院一定是他們繞不開的話題了。于是,邊老師將《我的奇思妙想》作文指導課的內容定位《我設計的超級兒童醫院》,結果同學們用手中的紙筆發明了聲音控制的藥瓶蓋,能自動吸附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植物,測體溫的掃描儀,稱體重的滑滑梯,能邊玩邊檢查心肺功能的碰碰車,能溶解再造型的關節修補器……這才是他們心目中的兒童醫院。《我的“院”望》、《二十年后的兒童醫院》、《暢游兒童醫院》、《未來的兒童醫院》、《醫院 ≠ 打針吃藥》、《快樂醫院》《兒童醫院?游樂園!》……當邊老師閱讀這些作文時,不禁對學生深刻的體會,豐富的想象力,強烈的表達愿望心生贊嘆。
另一邊,王潔老師為了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她總是在思考:學生不但要有觀察興趣,還要有觀察發現。那么,什么能吸引學生天天發現它的變化?她想到了科學課上有一個實驗項目——觀察豆子的變化。于是,她分給孩子每人6—8粒綠豆,給學生們提了三個問題:“你準備給他安個什么家呢?”、“為了便于記錄,你打算怎樣稱呼他們?”、“你打算怎樣寫?”。結果學生交上來的作文一篇比一篇生動,充滿童趣和想象力。
賴正清老師十分肯定這兩位老師的做法,并提醒老師們要立足教材,尋找課文中的練筆點,在學生的寫作興趣被調動起來之后,寫作文不但不會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反而成了一種快樂。
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指導,“圖書漂流”提高學生課外閱讀量
長壽橋小學的陳敏和王潔老師告訴記者對學生要進行分層指導,尤其要關注后1/3學生,無論在課堂作業布置、指導還是在作文寫作指導上都要為學生多搭幾層樓梯、浮梯,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孩子的精神壓力小了,學習負擔才能從根本上減輕。
除了教材學習外,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圖書漂流”這種形式由來已久,很多學校都曾經開展過但都不了了之了,其實有沒有效果關鍵在于還是在于是否能有效、持續地開展。王潔老師的班上就開展得很不錯,她告訴記者,在她統計的9月份數據中,平均每個學生當月都能閱讀5、6本圖書,最多的有8、9本,最少的也有2本。
據悉,針對課堂作業問題,下城區小學語文教研員汪燕宏老師說:自從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出臺《浙江省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建議》后,根據《建議》精神,馬上著手制訂了《下城區小學語文教學常規》。其中有一條“硬”指標:一節課要安排8—10分鐘的書面作業時間,以保證課堂作業的落實和反饋、訂正。同時,也敦促教師重視課內外作業的設計和布置,保證使課外作業負擔減下來。本次“生態課堂節”上,下城區向省內外的小學語文同行推出了四節展示課,都是在區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的年輕教師執教。他們與特級教師一起磨課,探索以兒童為中心,以學生為本,語文學科的“生本課堂”和“輕負擔高質量”的語文教學。
【課堂“減負”高招】相關文章:
辭職的高招07-12
白領跳槽高招分析07-04
怎樣提高招聘效率07-13
如何提高招聘效率07-10
求職有技巧,面試有高招07-13
職場非薪酬激勵員工的高招07-04
面試高招:秀出你的亮點04-10
學生減負報告02-20
高招讓你多出5天帶薪年假07-10
裁員高招:怎么證明員工離職有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