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自由表達發展與課題研究教學案例與總評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給予是快樂的這篇文章,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小男孩非常善良。
生: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總有出其不意的事情發生。
生:這個圣誕節,保羅、小男孩和小弟弟都過得很開心,令他們一生難忘。
(這個問題很簡單,通過復習舊知,把學生引入文章,學生自由言表,說出自己的感受,為教學開始創設輕松的環境,給學生自由表達鋪設良好的心境。)
師:那么,為什么說給予是快樂的呢?今天這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二、品讀感悟、隨機生成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把相關的內容畫下來。
(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寫。)
生:小男孩看到新車后非常的羨慕保羅。
師:哦?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從小男孩吃驚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來。
師:誰來師范一下小男孩吃驚的表情?
生:(面無表情,瞪大眼睛。)
(學生笑。)
生:(神情專注,手中的東西不由自主掉下。)
(在表演中,讓學生更好的參與課堂教學中,體會小男孩的心情,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課文。)
師:在“吃驚”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小男孩沒有想到哥哥會送這樣貴重的禮物給他。
師:誰來讀讀小男孩的話?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指名讀。)
生:(讀時強調“這車”兩字。)
生:(讀時強調“哥哥”兩字。)
生:(讀時強調“送給”兩字。)
師:他們誰表達得更準確呢?我們過會兒再解決。
你還讀懂了什么?
(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所以朗讀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要保護好學生不同的見解,同時讓問題一直帶在他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
生:保羅的想法和小男孩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師:哦?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保羅以為小男孩想有一個像他哥哥那樣的哥哥,而小男孩想的是自己以后成為這樣的哥哥。
師:你真會讀書,而且非常善于發現,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生鼓掌。)
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課文的4、5小節。
師:好,讓我們一起把這兩節讀一讀。
(學生有感情的齊讀。)
師:是的,小男孩在自己的付出中體會到快樂,所以課題才說──給予是快樂的
(學生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中體會文章的中心,這樣更有利于與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
師:記得在上一堂課,有一位曾經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那么,現在你能回答嗎?
(問題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使課堂教學顯得井井有條。)
生:小男孩因為讓弟弟過了依次特殊的圣誕節而快樂。
生:小弟弟也許會因為第一次這樣歡度圣誕節而難忘。
生:小男孩為了給弟弟買車,那么今天是他生活中的一個中國,所以讓他難以忘懷。
生:保羅是由于思想上受到影響而難忘。
師:讓我們通過朗讀,去體會他們的感情。
(生齊讀。)
師:你還有什么感受?
生:從“真正懂得”中,我可以體會到保羅那種大徹大悟的心情。
生:一個人只有付出了,那么他就會收獲無限的快樂。
師:你還讀懂了什么?
(設置空間較大的問題,為學生自由表達提供廣闊的回答問題的空間。)
生:保羅是一個喜歡妄下結論的人。
師:哦?是嗎?
生:從第四小節和第九小節中都可以看出。
師:你可真會讀書。
生:從剛才XX說的這段文字中,我還知道保羅這次又錯了。
生:是的,小男孩為的是讓自己的弟弟高興,而不是考慮自己的。
師:好,那我請誰把課文6~11自然段讀一讀,并請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小男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從課文的學習轉入對人物性格的評價,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
師:誰來回答?
生:小男孩非常自信。
生:小男孩非常關心、愛護自己的弟弟。
生:小男孩樂于付出,并不是索取。
師:對于腳有殘疾的人來說,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那樣行走自如,而小男孩要給弟弟買一輛新車,對弟弟來說,是幸福、寬慰,足以看出對弟弟的關愛。
下面,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課文。
(通過角色轉換讓學生更好的體會文章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三、總結全文
師: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我們學會給予,那么就會給我們帶來快樂,你能夠聯系全文,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嗎?
出示:
學了本課以后,我知道,保羅的哥哥因為( )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 )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 )而感到快樂,我也曾經因為( )而感到快樂。
四、作業拓展
師:人們常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在你的心目中,你認為哪些人最需要幫助呢?
你會用什么方式去幫助他們呢?
那你就去用自己的行動給別人帶來歡樂,同時,也讓自己獲得快樂。
【總評】
這堂課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了以下的教學思想:
一、表達的核心是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
整堂課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么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自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并且在訓練中給予適當的指導。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也較強,經常轉化角色,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提高。
二、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
課堂教學,需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表達的機會,教師教學中的問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教師的問題具有充分的讓學生發展的空間。在這堂課的最后,根據課文內容,設置了一個綜合運用本堂課所學內容的總結,因為難度不高,所以學生都能參與。由于不是課文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學到的詞句,各種層次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水平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
【小學生自由表達發展與課題研究教學案例與總評】相關文章:
內訓很好的研究課題 職業發展規劃07-10
課題研究總結04-05
小學語文課題研究07-04
課題研究準備階段總結07-05
教育研究課題報告01-25
課題研究總結多篇03-21
音樂課題研究計劃03-15
教育教學下武警學院的案例教材編寫研究論文07-03
多媒體在小學教學中的發展研究論文07-04
附中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管理條例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