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教學后記
作為歷史老師我要教給孩子們什么,怎樣教給他們?多年來的教學工作告訴我,要讓孩子們學好你所教的學科,就得讓他們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接下來是小編帶來的歷史教學后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歷史教學后記1
昨天在3班,我感覺歷史課上的很別扭,課堂上提的問題沒人回答。針對這種情況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讓大家寫一下歷史課的感受,談談歷史課如何上好。我認為這個問題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而且我認為任何事只要動腦筋思考,就會不斷完善。我相信學生也會跟老師實話實說。我期待著……
今天早上,我來到辦公室,3班的作業(yè)已擺在我的桌子上。一個上午,我一直沒出辦公室。在那里認認真真地看了兩遍他們寫的內(nèi)容。做了下面的分析,之后又根據(jù)同學們的要求對一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一.不回答問題的原因:
1.不會,懶得思考。
2.缺乏自信,覺得答案不夠完善,不敢說,怕嘲笑。
3.沒聽講,不知道老師的問題。
4.太簡單的,不想回答;太難的又不會回答。
二.不會是現(xiàn)實,是放任自流還是想方設法?我覺得下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不妨一試。
方法一:提前預習,了解梗概。做到心中有數(shù)。
方法二:借助課外書,對課本有進一步的把握。
方法三:認真讀書,進行反復思考。
方法四:抓住規(guī)律性的知識,舉一反三。進行知識遷移。
方法五:虛心聽同學的發(fā)言和老師的總結(jié),進行反思。
偶爾一兩個題不會也無關緊要,只要自己努力去思考了,就已經(jīng)達到目的了。永遠不要放棄自己。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有一句教育名言是這樣說: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抬起頭來”意味著對自己、對未來、對所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任何一個人,當他昂首挺胸、大步前進的時候,在他的心里有諸多的潛臺詞——“我能行”、“我的目標一定能達到”、“我會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對我來說不算什么”……假如每一個小學生、中學生,都有這樣的心態(tài),肯定能不斷進步,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有自信才能增強自己的實力,有實力你會更自信。
3.4.兩項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講課要有吸引力,讓學生時刻關注老師,關注課上知識;不斷思考問題。特別是每一個問題的設計,都要深思熟慮,考慮到學生的水平,而不能草率地提問,沒有任何的價值。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這就是教師點燃起來的勤學好問,渴求知識的火焰。老師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愿望。老師的思考能激發(fā)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三.問題與解答:
1同步練習的大題怎樣處理?先明確自己的答題思路,再形成文字。然后再對照答案查找不足。這樣做,需要毅力才能堅持,一旦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你會受益匪淺。
2怎樣答好歷史卷子的大題?
(a)、仔細審題,讀懂題意
這是成功解題的基礎。它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對題”“答非所問”的現(xiàn)象。同學們在答題時首先要讀懂題意,弄清材料所反應的歷史事件,確定中心。其次,要讀懂試題的設問,明確用什么方法來回答什么問題等。
(b)、圍繞問題,尋找知識的落腳點
開放性試題的命題依據(jù)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為導向的。同學們在解題時必須以教材為基礎,以問題為中心向教材求索,尋“根”問宗,找出解答問題的相關歷史知識,切忌隨心所欲,想答什么就答什么。
(c)、注重發(fā)散思維,全方位解答
正確運用發(fā)散思維是解答開放性試題最為重要的思想武器。考生必須緊扣試題要求,論述的觀點遵循由此及彼的原則,聯(lián)系教材,多角度、多層面分析,力求做到答案新穎準確。
(d)、注意思路清楚,力求完美
如果思路不清,會導致要點不全,邏輯不順,答案不明的缺陷。同學們在答題時要準確把握要點,完美地組織答案,做到這些,就減少了不必要的丟分。
3、需要買歷史課外書嗎?買什么樣的課外書?如果感覺做完同步不過癮,當然可以買。現(xiàn)階段主要任務是熟悉課本,在此基礎上適當總結(jié)。所以,我認為應該買既有知識講解又有練習題的參考書會比較合適。根據(jù)自己水平確定。
4、為什么要寫歷史復習日記?有人說,歷史是文科中的“理科”,這句話表明歷史學習中離不開理科思維方法,要求我們學會歸納和總結(jié),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沖破自己學習的障礙,做到活學活用。在總結(jié)歸納中還要做兩個結(jié)合——政史結(jié)合、中外結(jié)合。通過對知識進行深層次的分析,不斷梳理知識,定會使學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jié)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就是學生發(fā)生知識升華的過程,是歷史學習中的“質(zhì)變”。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對歷史的關注程度、方法都不盡相同,通過記特色日記,讓老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并適當加以指導,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5、老師的講課方式不太適應。一方面,你們要適應老師,另一方面,老師也要適應你們,形成和睦、融洽的氣氛。適者生存。
6、把歷史背下來,為什么不能得高分?扎實的基礎知識+閱讀分析理解能力+準確的表達三者缺一不可。不僅需要三者,而且注重三者的綜合。這有待于平時的點滴積累和不斷的鍛煉。持之以恒地堅持才會碩果累累。
四.歷史復習的幾種巧妙方法
1、抓住目錄,把握總體
“翻開課本覺得什么都懂,合上課本一片空白”。要解決這一問題,利用目錄會議復習是最好的方法之一。目錄是課本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和總結(jié),是教材的濃縮和提煉,同時也是課本知識最簡要的提綱和線索。利用目錄復習歷史的方法是:翻開目錄,首先,劃分出歷史階段,并回憶每一階段的起止時間、階段特征、標志性大事等;其次,再仔細回憶每課的內(nèi)容,對于每課所敘述的歷史事件的背景、原因、過程、影響、啟示等,對每一個歷史人物的重要活動作全面回憶;再次,觀看目錄的順序,找出課與課、子目與子目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遇到不能正確再現(xiàn)的內(nèi)容時,及時打開課本,鞏固知識。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查漏補缺,強化知識。另一方面也能使我們正確區(qū)分歷史概念和從宏觀上把握住全書的總體結(jié)構(gòu)和基本體系,形成歷史框架。
2、濃縮內(nèi)容,巧記要點
將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高度濃縮和提煉,在串記時以少帶多,減輕記憶負擔,避免死記硬背。如記憶《馬關條約》的內(nèi)容可用“一廠、二億、三島、四口”這幾個數(shù)字概括。
3、中外結(jié)合,縱橫交叉
中外歷史的相互照應,可以整體地把握歷史脈搏,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程度。如復習Y片戰(zhàn)爭背景時,要聯(lián)想到世界史的資本主義發(fā)展,英國工業(yè)革命的影響;再如復習世界史十月革命的影響時,要聯(lián)系中國史的五四運動爆發(fā)和作用。復習時要進行科學地分析,要善于歸納和綜合,有助于提高復習效果。
補記:這篇文章寫完后,我打印出來,分發(fā)到各班,雖然只是12班一個班的問題分析,但我覺得很有代表性。要求各班貼到墻上,讓同學們下課學習,自己有針對性的解決自己的問題。
歷史教學后記2
作為歷史老師我要教給孩子們什么,怎樣教給他們?多年來的教學工作告訴我,要讓孩子們學好你所教的學科,就得讓他們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而在三中這塊教學沃土上,語、數(shù)、外幾乎站領了孩子大部分時間,他們會對歷史感興趣嗎?我該怎么做?
一邊教學、一邊嘗試、一邊反思,使我逐漸領悟到,只有愛學生,并懂得怎樣去愛,當他們愿意與你交流,喜歡聽你講課時,說明他們已經(jīng)對你所教的科目感興趣了。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習興趣,可以產(chǎn)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較為穩(wěn)定的學習情感,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歷史教學質(zhì)量尤為重要。
作為老師愛學生天經(jīng)地儀,特別是愛好學生一點不難,但要愛學困生,與你頂撞,又不會尊重同學老師的學生,我們就要有耐心,要下一番功夫了。老師要對不同的'學生選好切入口,如:了解他們的家庭,關心他們的學校生活,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尊重他們,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這樣他們就會慢慢與老師親近,愿意與老師交流。
要提高歷史成績,除了讓孩子們對歷史學科感興趣外,還應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
前一時期從課堂教學看,我有意強化課堂情景化,趣味化,以調(diào)動學生興趣,注重對基礎的分析與講解,學生有了一定的興趣,但歷史學科注重以考定教,強化知識點的識記及練習,由于識記、鞏固復習、督促不到位,導致學生不能靈活運用。加之學生不會合理的安排時間,歷史課余一般不會復習歷史,針對此,我又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督導,重視落實檢查;同時,提高課堂的高效性,向課堂要質(zhì)量。
歷史知識積累,僅限于每周的兩節(jié)歷史課是遠遠不夠的,歷史試卷要拿高分,必須要對教材有足夠的掌握,要達到爛熟于胸的程度,因此要教會學生合理的安排復習時間,做到多看、多讀、多背。如果功夫下不到,多容易的試題也會是"難于上青天"。
針對新課程背景下試題較為靈活這一特點,我在今后的歷史教學工作中有如下設想:
1、平時抓好培優(yōu)轉(zhuǎn)差,對學困生應多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情況,多鼓勵,幫助他們理清知識點,讓他們看到希望;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耐心的教給他們學習歷史的方法;且建立幫扶對象,兵教兵,好帶差。80分以上的作為培優(yōu)對象,嚴格要求他們掌握好知識點,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歷史的機會,自己給自己訂一個可行的目標,并為之而努力。
2、多學習、多鉆研。取他人之長,多聽課,包括其它學科的,學習他們的長處,好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難點,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切實可行的教案。
3、教會學生學習歷史,在書上作圈、畫、勾、點、旁批,學會積極關注新聞、社會熱點,把最新信息與課本聯(lián)系起來,增加見識。
4、在自己平時讀書過程中,有意識的收集資料,積累命題素材。這樣,每次作業(yè)可以布置可供選作的自主命題。此題較為靈活,讓學生見之,熟悉題型增強能力。
5、積極接受學生意見,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例如有學生提出多總結(jié),多講解題的思路。只有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是好的教學方法。課改,不是等改只能是努力的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扎扎實實的去努力,去嘗試,去探索!,
6、后期加大力度進行強化訓練,對每一課的知識點進行過關,要求優(yōu)生的正確率達99%左右。
7、更加注重學以致用的原則,在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學生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
【歷史教學后記】相關文章:
霧凇教學后記07-03
《爭論的故事》教學后記09-27
司馬光教學后記03-22
《徐悲鴻勵志學畫》的教學后記10-13
落花生語文教學后記07-04
<離職郵件及祝福精選>后記07-12
考試后記作文08-10
歷史教學的反思02-20
歷史教學總結(jié)11-17
歷史教學總結(jié)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