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可愛的家鄉》優秀教案設計(通用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可愛的家鄉》優秀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可愛的家鄉》優秀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能用優美的聲音學會演唱《藍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別參與高、低聲部的演唱;能積極參與“唱一唱”的活動,逐步養成良好的'合唱習慣。
2、能正確識讀 拍號,知道其含義和強弱規律;能隨琴哼唱歌曲《藍色的雅特朗》合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靜地聆聽《還鄉》,感受和體驗音樂的情緒。
4、能隨樂跟唱歌曲《故鄉的親人》。
教學重難點:
歌曲的二部合唱。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引導學習
1、播放音樂《劉陽河》。
2、交流:這是我們家鄉的聞名全國、全世界的民歌。她使我們感受到了可愛的家鄉山美、水美、人更美。
二、創設情境,體驗學習
1、聽一聽《還鄉》
(1)介紹作者:喜多郎。
(2)初聽全曲。
(3)復聽全曲。
2、唱一唱《家鄉美》
(1)分聲部學唱。
(2)兩部合唱。
三、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家鄉美》
二、學唱歌曲《藍色的雅特朗》
1、音樂知識:八六拍子
(1)回憶八六拍子的強弱規律。
(2)用擊掌表示拍子。
(3)學生用手勢感受節拍的韻律感。
2、學唱歌曲
(1)感受旋律;
①模唱;
②突破難點
(2)學唱旋律
①學唱齊唱部分;
②分聲部學唱;
③依琴輕聲、完整練唱旋律;
④小組之間合作練習。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演唱歌曲旋律。
二、繼續學唱歌曲
學唱歌詞:
(1)朗讀歌詞;
(2)輕聲分聲部演唱;
(3)師生合作演唱;
(4)小組合作演唱;
(5)全體演唱。
三、聽賞與跟唱《故鄉的親人》
四、課堂小結
《可愛的家鄉》優秀教案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學生自主組成研究小組,有計劃地參觀、調查、訪問。教師了解學生搜集到的資料,認識到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
二、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深入導入
同學們,看看這些城市、鄉村的照片,美嗎?
大屏幕出示,書上46頁,四幅照片。
你知道這下圖片呈現的什么地方的景色嗎?
學生討論,教師講解。
揭題(可愛的家鄉)
(二)家鄉的變化
1、住房的變化
(1)同學們,想知道老師家住房是什么樣嗎?
老師家原來的住房可不是這樣的,兩相對比你發現了什么?
(2)你們家的住房有變化嗎?是怎么變的?請講一講。
(3)是啊,許多同學家的住房都變的高大,寬敞,美觀了。我們的家鄉不僅是住房發生變話,其他地方也在變化呢!你發現沒有?
2、出行的`變化
(1)交通工具的變化
老師小時候上中學都是步行,家離學校又遠,每一次到學校要1小時左右,所以為了不遲到,我每天得5點就早早地到校。如果遇下雨天,那老師還得更早地起床,因為泥路不好走。課前讓同學們調查爸媽小時侯上學使用交通工具的情況,誰來匯報調查情況?
學生講述父母小時候上學使用交通工具的情況。
小結:以前我們能用的交通工具少,自行車算是不錯的交通工具,多數步行。
現在我們是怎么到學校上課的?是家長用電瓶車、摩托車、甚至小轎車接送,或者坐校車來的。
(2)道路的變化
上學的道路有沒有發生變化?(以前是泥路,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后來有了沙石路、水泥路、柏油路,平坦、寬闊,走在上面很舒服,雨天上學也很快。)
(三)譜寫贊歌,展示才華
1、家鄉的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幸福,我們的心中充滿著對家鄉的贊美之情。請聽一聽一位小朋友發自內心的贊歌:《森林公園》。
2、你從他的心聲中感受到了什么?
3、那么,現在就讓我們也來盡情地抒發對家鄉的美好感受吧。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商量商量,或者寫一首小詩,或者寫一段美文,也可以畫一畫你認為最美的一角,還可以用一首歌來盡情地抒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4、學生討論,教師巡視。
5、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匯報。
6、小結:透過同學們豐富多彩的匯報,老師也真切感受到了家鄉巨大的變化,讓我們真切地說一聲:“可愛的家鄉,我愛你!”
(四)提出問題,課外延伸家鄉巨大的變化,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自豪與驕傲。然而,這些變化有時是不是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煩惱呢?這個問題,我們課后收集一下資料,并想一想解決的方法,我們下節課再繼續討論。
《可愛的家鄉》優秀教案設計 篇3
教學內容:可愛的家鄉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通過介紹、交流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智育目標]:通過學習,熱愛自己的家鄉。
[素質發展目標]:知道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資源。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資源。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
[學生活動]
1.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搜集我省一些風景名勝和物產資料。
2.讓學生搜集自己家鄉的景色照片或圖片,以及一些物產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讓大家欣賞圖片“河北”。)
1.同學們,大家知道圖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嗎?
2.這幅圖片展示的是我們河北省的地圖,河北是我們的家鄉。可你了解她嗎?
3.我們這節課就來讓大家簡單認識一下我們的家鄉,先來看家鄉的風景名勝。
二、講授新課
一、家鄉的風景名勝
(一)我省的風景名勝
1.大家打開課本第三十頁,認真看一看,這些地方的風景美嗎?它們都在哪里?然后給同學們說一說。
2.這里主要展示了五幅圖片,它們都是我省的名勝風景區:秦皇島的北戴河海濱;承德、張家口的壩上草原;承德的避暑山莊;石家莊趙縣的趙州橋;還有保定的白洋淀。
(讓學生欣賞視頻“河北風光”、“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趙州橋(一)”、“趙州橋(二)”、“石家莊旅游”,加深對這些名勝的了解。)
3.大家都去過這些地方嗎?有什么感受呢?給同學們講一講。
4.大家還知道哪些我省的名勝景區呢?
(讓大家欣賞圖片“白云古洞”、“保定直隸總督署”、“滄州鐵獅子”、“定州清真寺”、“定州文廟”、“山海關”、“西柏坡”、“清東陵”等。)
5.這些是我省(大家鄉)的一些風景名勝,下面大家一起來夸一下,自己的村、鎮、縣(小家鄉)等的風景名勝,好嗎?
(二)夸夸自己家鄉的美麗風光
1.我們打開課本第三十一頁,大家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夸自己的家鄉的。
2.我們的家鄉可能沒有什么名勝古跡,但只要是我們喜歡的,受當地人喜愛的`景色就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
(讓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自己家鄉的照片或圖片,并做簡單的介紹。)
老師:大家這回知道了我們家鄉的一些名勝,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家鄉的物產資源。
二、家鄉的物產
1.大家打開課本第三十二頁,看一看圖上畫的都是什么?
2.這些都是我省著名的特產,有滄州的金絲小棗;遷西板栗;趙縣雪梨;還有張家口口蘑,大家都吃過這些嗎?
3.下面大家把自己知道的其它的我省的著名特產,介紹給大家聽。
(讓大家欣賞圖片“大名杏”、“河北鴨梨”、“京東板栗”、“巨鹿‘01’血杞”、“深洲蜜桃”。)
4.下面大家把自己搜集的自己家鄉的物產拿出來展示給大家看,并作簡要的介紹。
(同學們展示介紹自己的物產。)
5.我們的家鄉是多么的美麗、富饒,我們是不是該熱愛自己的家鄉呢?
(最后,帶領同學們一齊讀一讀,課本第三十二頁的兒歌。)
6.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介紹、交流了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豐富的物產,使大家知道了家鄉的風景名勝和資源,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可愛的家鄉》優秀教案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學習通過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鄉人的可愛,簡單了解家鄉不同時代的優秀人物,激發對家鄉人的敬佩與熱愛。
教學重點:
了解家鄉不同時代的優秀人物,讓同學感知家鄉歷史的久遠,凸現歷史縱深感,發生自豪感。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誰是我們的家鄉人
1、 討論:什么是家鄉人?
2、 說一說家鄉話,加深對家鄉人的理解。
我們的家鄉話與普通話有區別嗎?講一個小笑話,用普通話講一遍,再用家鄉話講一遍,看看有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外地話講一講,看看與自身的家鄉話有什么區別。
3、 欣賞、誦讀古詩《回鄉偶書》,理解家鄉人濃濃的家鄉之情。
二、夸夸我的家鄉人
1、 家鄉景美、物美,家鄉的人更美。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位可愛的家鄉人嗎?
2、 讓同學夸夸自身身邊喜歡的人、能干的人,對他人有協助的人,對家鄉有貢獻的人。
3、 你是怎么知道這些家鄉的名人的.,夸夸會查資料的同學。
三、家鄉的驕傲
1、 在同學查資料的基礎上,組織同學討論填寫“家鄉人光榮榜”
先小組填寫,再全班交流,互相補充。
2、 讓同學用簡短的語言介紹家鄉的人物。
四、我是小小家鄉人
1、 說一說:我們應該做怎樣的家鄉人?
2、 設計“我的服務計劃”。
五、美麗的傳說
1、 聽老師講“飛來峰的傳說”,談談自身的體會。
2、 同學講一講自身知道的有關家鄉的傳說。
六、濃濃的家鄉情
1、 古人對家鄉的感情也很深,他們寫了不少有關思鄉之情的作品。
欣賞古詩《靜夜思》
2、 下面讓我們也來當一回小作家,寫寫自身對家鄉的感情吧。
3、 同學各自練寫。
4、 寫后交流
七、課堂小結。
《可愛的家鄉》優秀教案設計 篇5
第一課時 我的家鄉我了解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利用各種展示匯報方式進行總結、交流,增進對家鄉的了解。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活動中鍛煉、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分享、交流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利用各種展示匯報方式進行總結、交流,增進對家鄉的了解。
難點:在活動中鍛煉、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分享、交流意識。
三、教學準備:
師生前一階段搜集各種關于家鄉的資料、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學習指導語:同學們,我們從十月初開始進行了了解《我的家鄉》的主題活動,經過制定活動方案、小組調查、分析整理幾個階段后,今天同學們都以飽滿的狀態迎來了本次匯報交流。在活動期間,老師也搜集了一些資料,其中有一首歌頌我們滕州的歌曲《荷花別樣紅》,想欣賞一下嗎?那要注意聽,歌曲中都唱出了什么呢?
2、學習指導語:這首歌好聽嗎?你都聽出了什么?(生答)是啊,巍巍龍泉塔,清清微湖水,我們的家鄉多美啊!你們在前一階段都是通過什么方式調查的?
課堂預設:
1、實地調查
2、訪談自己的父母及身邊長輩
3、翻閱書籍
4、上網查找
5、學習指導語:你們可真有辦法!下面就把你們的收獲介紹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可愛的家鄉吧!(師板書課題:我的家鄉我了解)
【設計意圖:通過與學生談話交流,并以歌曲引入課題,讓學生對家鄉多一些了解。】
(二)匯報活動
1、師:哪個小組愿意先來?
2、分小組匯報
史地小組匯報:
匯報內容:介紹德州的政區分布、人口、歷史
學習指導語:德州不僅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也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匯報內容:展示家鄉現代化建設和發展變化的手抄報。
【設計意圖:通過全班相互交流、聆聽別人的匯報,讓學生養成做事情一定要有準備,有計劃的習慣,從而更加完善自我,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活動小結:
學習指導語:同學們,回顧本次展示,你一定心潮澎湃,激動不已,讓我們進入反思長廊,分析自己、認識自己吧!
1、根據各小組和同學們在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同學們投票評選出綜合實踐活動“優勝小組”(3個)、“創新之星”(3名)。
2、“實話實說”: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你收獲了什么?(生說)
學習指導語:同學們,看到你們今天精彩的匯報,老師感到這次實踐活動是成功的,我發現:同學們很會合作,小組成員之間配合的很默契,效率很高。希望本次活動能激勵著我們走向更廣闊的實踐空間,去調查了解,去實踐體驗,去收獲屬于我們的快樂!
【設計意圖:本環節對學生的鼓舞很大,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下節課深入了解家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四)板書設計:(課堂中將會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第二課時 我的家鄉我來夸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知道家鄉有哪些物產,了解家鄉的經濟特點和人們生產生活情況。
過程與方法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為家鄉經濟發展服務的意識,并使之能為家鄉經濟發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知道家鄉有哪些物產,了解家鄉的經濟特點和人們生產生活情況。
難點:在活動中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初步培養學生為家鄉經濟發展服務的意識,并使之能為家鄉經濟發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學準備:
1、 學生查閱資料,了解自己的家鄉有哪些物產。
2、 每位學生至少準備一樣家鄉物產(實物或圖片)。
3、 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學習指導語: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非常遼闊,請說說你知道的祖國各地的物產(生說)(師相機補充出示部分相關圖片
(二)了解家鄉有哪些物產。
1、學習指導語:同學們,我們的家鄉也是聞名全國,眾所周知的,你知道我們的家鄉有哪些物產嗎?
【設計意圖:由祖國這個“大家”到家鄉這個“小家”的過渡,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感知。】
2、 學生回答,列舉家鄉特(物)產。
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地列舉:農產品、工業品、礦產資源等。(師相機出示圖片)
3、 編兒歌。學生根據提示“家鄉什么 多?家鄉水多,千條溝,萬條河。家鄉產什么?產土豆,產大蔥,產大蒜,產鳳梨”將列舉的物產編成兒歌:家鄉什么多?家鄉產什么?
4、 拍手游戲:將編成的兒歌配上擊掌的節奏念一念。教師先示范兒歌,然后學生自由分組練習自編的兒歌,玩一玩“拍手接龍”。
(三)家鄉物產博覽會。
1、學習指導語:剛才同學們列舉了很多家鄉的物產,下面我們來開個家鄉物產博覽會(出示課件,根據學生的介紹出示相關圖片,師也可加以補充),把家鄉物產展示出來,介紹給大家。
2、 教師向學生講明活動步驟,明確任務,并參與到某一組的活動當中去。
(1) 自由分組,布置展臺:每小組4人,擺好自帶的家鄉物產,盡量把展臺布置得漂亮、有特色。
(2) 準備解說詞,推薦解說員:展臺布置好后,大家根據展示的物產寫好解說詞,并推薦1——2名解說員。
(3) 參觀: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各小組展臺,聽解說員的講解。
(4) 評價:參觀了家鄉物產博覽會,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哪個展臺布置得好?哪位解說員解說得好?
3、 小結:家鄉物產博覽會讓我們感受到家鄉的物產真豐富,你想讓更多人了解家長的物產嗎?那就得為家鄉的物產作推銷,作宣傳。
(四)推銷家鄉物產。
1、 從下列方式中,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推銷家鄉的物產。(出示課件)
2、 教師分發學生設計需要的卡片或紙片,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設計。
3、 學生上臺展示。
【設計意圖: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的親身實踐,讓學生自己去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讓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構建,才能真正達成“綜合實踐活動根本的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這一目標。】
學習指導語:大家設計得都很認真,我們來展示自己的成果吧!學生將設計的廣告卡片貼在黑板上,設計的包裝放在講臺上,并作現場演示。
4、 小結:從剛才的設計可以看出大家確實用了心思,接下來,我們來評選最佳廣告語和最佳包裝設計吧!
5、 評選最佳廣告語、最佳包裝設計。
第三課時 我做家鄉小導游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模擬家鄉小導游的情境形式,整理家鄉的資料,學會整理資料的一般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開展推介家鄉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對家鄉的了解,提高服務家鄉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整理,熟悉家鄉的旅游資源。
難點:模擬導游推介家鄉。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可以讓學生提前閱讀課文或通過網絡查找家鄉的歷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來發展等資料,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
四、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確定專題
(一) 導入活動
學習指導語:綜合實踐活動根本的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了解滕州!要想當好一名導游,我們就要知道什么是導游,(出示導游概念:導游即引導游覽,讓游客感受山水之美,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給予游客食、宿、行等各方面幫助,并解決旅游途中可能出現問題的人。導游分為中文導游和外語導游。)那么,怎樣當一個小導游?讓我們看看小導游是怎么做的吧?(播放有關專業導游的視頻)
【設計意圖:以了解導游、并播放專業導游的視頻引出本課教學目標,學生的積極性也被極大調動起來。】
(二)確定專題
1、學習指導語:優秀的導游大多待人熱情、語言風趣、知識廣博,當好一名小導游,也有一個學習、磨練、積累的過程。成功地導游家鄉,首先必須全面、深入地了解家鄉。你想成為一位人見人愛的小導游嗎?你最想向客人介紹哪一方面的內容呢?
2、將學生提出的專題進行歸類。
(一)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組成專題小組
(二)討論、撰寫專題介紹資料。
1、結合某一專題,教師在全班進行指導。
2、專題小組進行討論,并做好分工。{我可愛的家鄉手抄報}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合作討論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
第三階段:根據方案,匯報結果
(一)小組匯報交流
1、小組匯報各自研究的專題介紹資料。
2、全班交流,試做小導游。
(1)歷史沿革組:展示有關家鄉歷史的照片、實物、文字等。 學生代表發言
(2)古建筑物組:介紹博物館、龍泉塔等古代建筑物。
學生代表發言
(3)美食小吃組:介紹有關家鄉美食的圖片、實物等。
學生代表發言
(4)未來發展組:展示近年來家鄉發展變化的圖片、文字等。
學生代表發言
3、教師予以點撥、引導。
4、總結本次活動的情況,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頒獎:(出示最佳創意獎、最佳合作獎、最佳上鏡獎、最佳口才獎)
【設計意圖:通過親自實踐活動和對其表現進行頒獎活動,除了讓學生比較圓滿的匯報各自研究的專題介紹資料外,更讓學生體驗到交流的快樂和成功的自豪感,是符合綜合實踐課程特點的評價方式。】
(二)整理歸納
1、學生將自己所搜集的專題資料整理成冊,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制作成網頁。
2、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3、教師小結:以上的介紹,讓我們更加了解也更加熱愛我們美麗的家鄉
《可愛的家鄉》優秀教案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游戲、談話、學說方言等形式,引導幼兒了解家鄉寶雞的風土人情。
2、讓幼兒在嘗試用家鄉話學說語言節奏的基礎上,初步感受說唱音樂的風格。
3、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和活動中參與游戲的興趣。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場景布置,家鄉小吃ppt,家鄉話音頻,說唱伴奏。
活動過程:
1、情景游戲《逛寶雞》,引導幼兒講述家鄉寶雞的城市特色和名小吃。
(1)師:小朋友們,你的.家鄉是哪里?我們一起來逛逛家鄉寶雞。
師幼一起騎公共自行車,逛經二路,過大橋,爬北坡。
游戲中引導幼兒講述城市特色。(如寶雞有哪些商場,大橋,公園等)。
(2)師:民俗村里都有哪些我們寶雞特有的小吃?(幼兒講述)
——教師出示ppt,小結。
2、引導幼兒用家鄉話學說語言節奏,并在游戲中初步感知說唱音樂的風格。
(1)師:我們家鄉還有一個特色,家鄉話!誰來試試?
(2)收聽家鄉話音頻。
師:剛才你都聽到哪些話?是什么意思?我們一起來試試。
(用家鄉話打招呼,介紹自己,說說自己的名字。)
(3)再次收聽音頻,介紹音頻的出處,風格,說唱音樂特點。引導幼兒試著用家鄉話說語言節奏。
(請幼兒以個別,或分組的形式對說,增加趣味性。)
(4)幼兒集體進行說唱游戲,增加游戲規則。
(5)再次游戲增加動作,提高說唱難度和趣味性。
3、小結。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反思:
通過幼兒對寶雞的景觀、雄偉建筑、土特產、名人等的認識,進一步激發孩子愛家鄉的自豪感。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讓幼兒對寶雞有一個大概的認識,更激發了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可愛的家鄉》優秀教案設計 篇7
一、主題的產生:
文安歷史悠久,然而對于現在的小學生而言,被人杰地靈的水土養育著卻對自己的家鄉知之甚少。一次,我讓學生用一句話夸一夸我們的家鄉,發現學生對文安過去了解很少。借此機會,我覺得應該對文安的過去展開調查,激發學生想要進一步探究家鄉的興趣。“可愛的家鄉——文安”這一主題便確定了。
二、活動目標:
1、弘揚家鄉文化,從各種形式的活動內容中了解文安的各種特色文化,感悟家鄉的變化,體味家鄉的現況及美好的前景。激起學生熱愛家鄉、熱愛文安的熱情。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激發學生繼續探索的興趣。并培養他們努力拼搏為家鄉的發展,為文安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的美好情操。
3、培養學生根據主題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引導學生掌握運用資料的方法。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在綜合活動中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三、活動時間安排:
本次活動分四個階段,共用時四周。
1、準備階段:1周。確定活動主題,制定活動方案,小組分工。
2、實施階段:1周。老師組織學生進行查找資料、調查、拍照、采訪等實踐活動。
3、總結階段:1周。老師和學生制作活動作品、成果。
4、成果展示階段:1周。老師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成果。
四、活動過程
1.定具體內容和節目:搜搜可愛的家鄉——文安
2.家鄉文化大搜索實踐活動:
⑴全班分四個調查小組,通過調查、采訪、實地參觀、查閱資料等方式,開展家鄉文化大搜索活動,分別搜集文安的家鄉名人,民俗文化,名勝古跡、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發展,并做好記錄。
⑵收集材料,填寫實踐活動調查表,并以各種形式進行創作。
⑶將創作的文字、圖片、收集上來。第一組:人物介紹;第二組:民間藝術介紹;第三組:導游詞;第四組:相聲《家鄉巨變》;教師創作:詩朗誦《騰飛吧,文安!》。
⑷教師輔導制作課件:幻燈片、視頻。
五、展示階段
下面是各組學生展示時的照片,各組學生在精心的準備下,都把最精彩的一面展現在大家面前。
1、導入話題:
2、課程實施:(四個小組在介紹本組收獲的同時,課件隨機播放,使講解更加生動直觀。)
3、情感升華:詩歌——《騰飛吧,文安》
4、總結延伸:
六、體會與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的收獲很大。通過這次活動,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增進師生間的感情
從主題的確立到成果展示,我自始至終參與在學生的.活動中。我班有個學生平時不善于表現自己,課上回答問題都不積極。在這次活動中,他積極參。還有許多學生主動找我商量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并將自己的建議告訴我。這次活動,拉近了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我發現學生許多以前沒發現的優點。
(二)、培養學生之間合作意識
從課程改革以來,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課上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成為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我覺得,在這次活動過程中,各組學生都能主動完成任務。學生之間能做到互相幫助,遇到困難能通大家商量找到解決的辦法。體會到了團結就是力量,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近了。每位學生都能為自己組出謀劃策,獻出自己的力量。
(三)、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我覺得綜合實踐活動課恰恰是學生能力提高的舞臺。從主題的確立到成果展示,全班同學都積極參加,自己設計調查報告、借相機拍照、找老師指導詩歌朗誦、找美術老師幫忙設計手抄報。學生們一個個都很快樂,我也很快樂。
以上幾點是我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獲。但是,本次活動也存在不足之處。
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認為本次活動我們做的不夠細。各組學生只是進行了表面的研究,并沒有進入實際性的研究。
【《可愛的家鄉》優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可愛的校園》教案設計09-04
可愛的家鄉03-08
可愛的家鄉作文02-15
可愛的小動物教案設計08-31
《可愛的校園》教案設計3篇09-04
可愛的家鄉作文【推薦】05-08
可愛的家鄉作文【熱】05-08
頤和園優秀教案設計08-29
可愛的小動物教案設計(精選16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