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第一本書》課堂教學實錄范文
師: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們發了新的教科書,這學期咱們發了多少本教科書?
生:有11本!
師:對!有11本,那么初去這11本教科書以外,大家還有沒有課外書呢?
生1:有!我有《海底兩萬里》。
生2:我有《動漫先鋒》。
生3:我有《偵探——柯南》。
生4:我有好多書都沒地方放了!
……
師:看來大家的書還不少啊!同學們,有這樣一本書,不!應該說有這樣兩本書,它們原來是一體的,后來,被主人一分為二,另一半送給了貧苦的同學了,再后來,被主人的父親給修不成兩本書了,一本贈與那個貧苦同學,一本便是今天我們要講的《我的第一本書》!
師:同學們,請大家小聲讀課文,說說給 說說這個故事!
(同學們小聲讀課文,并用比作勾畫)
師:那位同學愿意與同學們共享?
生1:《我的第一本書》寫了“我”小時候把書切成兩半,分給貧窮的同學喬元貞,父親知道后不但沒有怪我,還花了一夜時間給我們把書修好。
生2:《我的第一本書》寫的是我的第一本書的來歷。
生3:《我的第一本書》寫的是我第一本書的來歷及童年的一些往事。
……
師:大家說得多不錯,可見大家都好好讀課文了, 本文不僅寫了我的第一本書的來歷,還寫了一些童年的趣事。
師:如果,我讓你用一個字來概括全文,你會用那個字?可以聽聽同桌的意見。
(同學們在看、在說、在討論)
師:誰來說說自己概括的字?
生1:我用“本”字來概括,應為科文結尾寫到: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幾十間的詩。人不能忘本。
生2:我用“窮”來概括,因為喬元貞很窮沒錢買書,所以“我”才把書切成兩半送給他。
生3:我用“情”字來概括,應為父親得知我把書且了一半給喬元貞了,不但不罵我,還給我們修補成兩本書,這里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深的愛。
師:這三位同學說的都不錯,到底該怎么選呢?我們來具體看看。首先,是“本”字,他到底說的是什么呢?
(生思考)
生1:“本”指的是那本書。
生2:“本”指的是書來的不容易要珍惜!
生3:“本”指的是父親對孩子的愛!
師:大家看這里用了個什么修辭方法?
生:一語雙關。
師:文中圍繞這本書還寫了誰?
生1:還寫了喬元貞。
生2:“本”還指與喬元貞的友情。
……
師:所以說,“本”一方面指的是那本書,另一方面指的是人在成長中最珍貴的東西,如: 友情。
師:那“窮”字呢?
生1:當時人們生活很窮,沒有錢買書,喬元貞后來還輟了學。
師:這樣概括合適嗎?
生:不合適!
師:這更像什么?
生:像背景。
師:有道理,我們可以說……
師生:“窮”字反映了當時的生活情況。
師:看來“窮”概括了當時的生活現狀。
師:那“情”字怎么來分析呢?
生1:有父子之情。
生2:有朋友之情。
師:很好!還有么?
……
師:書中有一處很有趣!
生:人與狗的感情!
師:對!咱們來看看,這里寫的是人與狗的默契和情趣。(看課文)大家看,在本文中,但拿出一個字能說情問題嗎?
生:不能!
師:那怎么來說?這三個字按什么順序來說?
生:按“窮、情、本”這個順序來說。
師:對,現在大家現在練習本上組織好語言,在念出來!
(生念了三、四種后選出較好的如下)
生:本文寫了在那個貧窮的年代,父親愛孩子,朋友愛朋友,就連人與狗也有著默契,這是“我”同年寶貴的東西我不能忘!
師:說得很好!是啊!在那貧窮的時代,它雖是痛苦的但也有著美好的東西,真像作者說的:我的童年沒有幽默……
師:童年的敘述離不開小伙伴,文中寫了幾個小伙伴?
生:三個。喬元貞、二黃毛和“我”。
師:最開始,他們的學習成績如何?
生:喬元貞第一,“我”第二,二黃毛連手指頭多數不過來!
師:但現在呢?
生:喬元貞還在走街串巷的買東西,“我”作了詩人,二黃毛戰死了。
師:二黃毛戰死,我們不做分析,我們就看“我”和喬元貞,已開始父親怎么夸他?
生:父親說他有出息!
師:一個有出息的人怎么就成了“貨郎”了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他沒念書!!
師:這說明一個什么道理呢?
生:知識改變命運!!
師:說得好!結尾,有出現喬元貞四處賣貨,有什么作用呢?
生:為了強調讀書的重要性!
師:好!每個人多有自己的童年,當你們長大了,回首往事,今天便是你們童年的一部分,希望你們要好好學習,不要留下遺憾,同時要謹記:知識改變命運!!
(下課)
【 《我的第一本書》課堂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手指》課堂教學精彩實錄04-22
《幽徑悲劇》課堂教學實錄03-22
生命生命課堂教學實錄03-21
《天鵝的故事》課堂教學實錄07-28
《我要的是葫蘆》課堂教學實錄(通用7篇)11-11
少年閏土課堂教學實錄08-01
《認識圓柱圓錐》課堂教學實錄03-22
《陶罐和鐵罐》課堂教學實錄03-10
《統計》數學課堂教學實錄08-13
關于《爬天都峰》的課堂教學實錄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