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河北地區農作物澇災后應急管理技術措施論文
河北雨季到來,在做好秋季農作物田間管理的同時,應密切關注天氣形勢變化,提前做好防汛預案,挖好排水溝,暴雨后要及時排水,采取應急管理技術措施,減輕澇災損失。
1 澇災后玉米田間管理技術
1.1 及時排除田間積水。由于受澇災后,玉米田間積水,土壤缺氧,會使根的活力下降,葉片變黃,甚至萎蔫,因此應及時采用排水機械和挖排水溝等辦法,盡快把田間積水排除,以降低田間土壤和空氣濕度,促進植株恢復生長。
1.2 及時整理田間植株。玉米經過水淹和風吹后,根系受到損傷,容易倒伏,排水后必須及時扶正、培直,并洗去葉面淤泥,以利于玉米進行光合作用,促進植株生長。
1.3 及時中耕松土。排水后土壤板結,通氣不良,水、氣、熱狀況嚴重失調,當能下地時,必須及早中耕,以破除板結,改善土壤通透性,使植株根部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理活動。
1.4 增施速效肥。玉米經過水淹,土壤養分大量流失,再加上根系吸收能力衰弱,因此應及時追施速效氮肥,追肥應在植株恢復生長后進行,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
1.5 及時防治病蟲害。澇災過后,田間溫度高,濕度大,再加上植株抗逆性減弱,病蟲害極易發生,應加強病蟲害防治。重點防治蚜蟲、玉米螟、大小斑病、紋枯病、銹病、褐斑病等。
2 澇災后棉花田間管理技術
2.1 搶排積水,輕扶棉株。積水越深和時間越長對棉花的損害就越大,搶排積水、促進棉花災后早恢復生長是抗災奪豐收的關鍵措施。可根據當地的地勢條件,挖溝排水與機械排水相結合,爭取及早將積水排干。
2.2 中耕散墑。棉田淹水受澇后,土壤板結,通透性差。為給受災棉花根系恢復生長和活力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條件,排完水一個星期后要及時中耕,深度10~15厘米,隔一段時間后,再進行第二次中耕,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根發育。
2.3 及時追肥。澇災棉花,一方面土壤養分因淋溶流失大,土壤中相對缺肥;另一方面棉株根系因淹水受傷,吸肥能力差,因此必須采取“水傷肥補”的措施。結合中耕松土,每畝追尿素5~10公斤。另外,結合根外追肥,效果更好。葉面噴肥可用2%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葉面肥以及生長調節劑等,3天噴一次,連續噴3~4次。
2.4 整枝化控。對下部沒有蕾鈴及葉片發黃甚至發黑的果枝要剪去,抹掉贅芽;對沒有頂心的棉株,每株留兩個果枝,形成雙稈棉;對于有徒長趨勢的棉花,要根據不同情況,噴灑適量縮節胺控制。另外,受淹棉株大部分果枝萎縮,花蕾脫落,生長高峰相對推遲,為充分利用棉花生長季節,增加棉株頂部果節量,提高秋桃成鈴率,打頂時間可適當推遲。不能正常吐絮的棉株,可酌情噴乙烯利,促進早吐絮。對于棉株全部死亡和嚴重缺株的棉田,要搶時間在有效生長季節內改種其他生育期較短的如綠豆、速生葉菜等作物。
3 澇災后花生田間管理技術
3.1 清理田間溝渠。澇災發生后立即清理田間溝渠,加深畦溝和相應排水溝,盡快排水降漬,以保證花生正常生長。同時要抓緊洗苗,把葉片、莖稈上的泥洗凈,以恢復葉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3.2 及時中耕。受淹后,花生田土壤容易板結,及時中耕可以散去多余的水分,提高土壤通透性,幫助根系恢復生長。應掌握在地面泛白時進行中耕,要求深鋤,破除土壤板結層。處于苗期生長的花生,中耕結合清棵進行,還可防除雜草。
3.3 合理追肥。由于澇災使土壤中的養分大量流失,造成花生嚴重脫肥。地膜花生可采取打孔的方式進行追肥,露地花生可結合中耕進行追肥,一般每畝可追施尿素5~10公斤,有條件的要注意增施一定量的鈣肥,促進莢果膨大。還應根外追肥,可噴施1%的尿素和2%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每畝50公斤,連續噴施兩次,可以防止早衰,提高產量。
3.4 防治病蟲害。高溫、田間濕度大,容易引發花生病害,特別是容易發生葉斑病、網斑病等病害,可噴殺菌劑進行防治,隔7天防治一次,連防兩次。
4 澇災后甘薯田間管理技術
4.1 清溝排水降漬。澇災發生后立即清理田間溝渠,加深畦溝和相應排水溝,盡快排水降漬,以保證甘薯正常生長。
4.2 中耕培土。抓住雨后晴好天氣,表土壤干燥后,及時中耕除草,深鋤壟溝,淺鋤壟腰,不鋤壟頂,人工拔草。
4.3 科學追肥。災后追肥總體要求是:“時間要早、肥效要快、方法要巧、數量要適”。做到“水傷肥補”,促進恢復生長。即田間不積水、能站腳時就施肥,以化肥為主,根施與葉噴相結合,根際施肥要深施,葉面施肥濃度要準,施肥數量要因苗科學確定。
4.4 綜合防治病蟲。密切注意病蟲害發生動態,及時用藥防治。
4.5 摘心、提蔓。一般長蔓品種、肥地或多雨潮濕時摘心可促進分枝,抑制徒長;提蔓,拉斷大量不定根系,可減少養分消耗,但不宜進行翻蔓。
5 澇災后大豆田間管理技術
5.1 排澇防漬。大豆苗期和成熟期怕澇,遇田間積水時應及時開溝排水,根據積水情況和地勢,采用排水機械和挖排水溝等辦法,盡快把田間積水和耕層滯水排出,減少田間積水時間,排明水、降暗漬。
5.2 盡早整理田間植株。植株經過水淹和風吹,根系受到損傷,容易倒伏,排水后必須及時扶正、培直,并洗去表面的淤泥,以利進行光合作用,促進植株生長。
5.3 及早追肥。在植株恢復生長前,以葉面噴肥為主,可噴施磷酸二氫鉀或葉面肥。植株恢復生長后,再進行根部施肥,以減輕澇災損失。一般每畝追施尿素5~10公斤,可采取溝施的方式結合第二遍中耕進行。
5.4 防治病蟲害。高濕天氣宜導致多種病蟲害發生,要及時進行防治。
【河北地區農作物澇災后應急管理技術措施論文】相關文章:
酒店停電后應急預案范文05-05
管理系統設計論文03-28
湖南常德地區的鄉村醫生年老后不能行醫07-13
班級管理論文07-10
稅務管理論文02-27
河北北方學院的物流管理專科 就業前景07-14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03-22
求要突出“管理”論文模板07-13
管理心理學論文07-28
物流管理論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