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身在職場小心落入測試誤區
一位應聘者在參加企業性格測試后被告知不適合從事創意性工作,一個性格測試能否注定一個人的職業命運呢?事實上各類性格測試、能力測試具有的只是參考性,而不是決策工具。
企業對員工進行測試,發現員工不足或者與崗位要求有差距,通過培訓可以幫助員工修補職業能力差距與性格短板。個人參與測試,不是簡單的定位,而是給自己做職業規劃找依據,通過測試調整發展方向。
小飛專業學習廣告策劃,畢業后在一家小型廣告公司做了近三年,最近辭職出來打算換家大點的公司,沒想到投簡歷、初試都很順利,卻在作品展示和測試環節被拒絕了。
要說拒絕小飛的原因并不復雜,只是因為參加企業方的性格測試,他的測試結果是綠色性格,被HR負責人告知不適合做創意性工作。雖然作品不錯,既往工作表現也優良,他卻失去了一份期待已久的工作。小飛不甘心,怎么可以用一個性格測試,就注定了一個人的職業命運呢?
這類事情在當下的職場上并不新鮮,企業迷信各種測試,測試結果不加探討分析就成了選人用人的重要武器。而一部分員工也迷信測試,測罷就把自己安置在結果注定的方向上,懷疑自己是不是適合當下的崗位,期待一個暫時不能獲得的位置。
事實上各類性格測試也好,能力測試也罷,具有的只是參考性,而不是決策工具。這些一時風靡職場的測試工具到底有沒有用,怎么用呢?
企業:
企業對員工進行測試,只是對員工當下的能力、性格特征進行了解,通過這種工具,讓員工能夠人盡其才,也能夠幫助他們彌補短板。通過長期、定期的測試,讓員工看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一次性格測試,如果企業操作者不專業,盲目使用測試工具,一味相信測試結果,簡單地將結果確定為用人的指導工具,就會導致優秀人才被埋沒,潛在人才被遺漏,怪才被剔除。
某科技公司HR也用能力和性格測試工具,每年都要求全體人員參加測試,測試結果只對員工個人公開,公司嚴格保密。對于測試結果中有某方面突出能力的人,企業建立專項人才庫,當出現相關崗位機會時,企業優先起用。對于有缺點不足,或是性格與崗位要求有差距的人,企業通過整體培訓、專項培訓、分級培訓幫助員工彌補不足,修補職業能力差距與性格短板。對于這家企業,HR培訓工作重點,就是通過測試結果,不斷幫助大家全方位進行提升,真正做到選了人還要育人,育了人還要幫助人抓住機會。如此堅持多年,測試不僅沒有讓企業流失人才,反而讓真正有能力的人安心留下,因為他們知道在這里不僅有機會,還有自我提高,自我認知的空間。
個人:
自己做各類測試時,不是簡單地給自己定位,而是給自己做職業規劃找依據。不可能因為你性格測試結果適合當老板,就會有人給你個老板當,也不是你性格測試結果有當藝術家的潛力,你就不學不練自然而然變成藝術家。
各類測試對于我們自己,最大的價值就是,當你測試出能力的優勢時,要懂得在現實工作中找到發揮的著力點,讓這些優勢盡可能多地展現出來。測試中存在的不足,正是要通過規劃來補充的,技術能力不足就進行專業學習,情商力差就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當我們通過測試找到優劣勢的時候,就是目標明確的成長契機。
學會運用這些測試,而不是簡單地對號入座,就能夠輕松駕馭未來,作出最優的職業規劃,形成最具有實踐性的職業成長策略。
專業提示:
企業:使用測試工具要注意工具的變化性,過于固定,員工會找到規律,使之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使用過于頻繁,會讓員工厭倦,測試結果會有偏差。同時,測試結果要嚴格保密,不能讓員工的測試結果成為別人的談資,那樣會對有些員工造成傷害,或是引起自負。
個人:測試工具不宜反復使用,選擇某一個比較權威的測試工具,以年為單位進行一次測試。之后根據測試結果觀察自己的變化,是不是改善了能力與性格中的不足,是不是讓自己變成了更加復合的人。根據自己測試結果的變化,調整下一年度的努力方向、學習內容、規劃定位,如此長期操作,測試就會成為大家的晉升助手。
【身在職場小心落入測試誤區】相關文章:
身在職場是否要有城府07-03
HR定位:小心掉入“專家誤區”07-13
職場減壓的三大誤區07-11
職場十大誤區07-03
職場晉升的誤區分享07-01
職場三忌四法助你不落入求職陷阱07-03
職場新人要避免的心理誤區07-02
職場新人理財需要避免的誤區07-11
職場男人健康的誤區有哪些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