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梯形》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梯形的特征,能辨認梯形,知道梯形的各部分名稱,會畫梯形的高。初步了解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2.通過分類、比較等溝通梯形和四邊形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
3.借助多媒體手段,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升數(shù)學思考。
【教學重點】
掌握梯形的特征,能運用梯形的特征辨認梯形。
【教學難點】
畫梯形的高
【教學準備】
教具: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一般梯形圖片各若干張
學具:三角尺、課堂作業(yè)紙
【教學設想】
《認識梯形》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上年級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按教材進度第一次系統(tǒng)認識梯形,要求學生不僅能根據(jù)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特征直觀判別,而且能與前面學過的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進行比較和溝通。基于這樣的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一、充分展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聯(lián)系,關注知識形成的過程。
對梯形的特征研究,我努力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課的引入,采用了把一個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重疊,讓學生觀察并思考:所形成的重疊部分會是什么圖形?讓學生初步感知梯形一組對邊平行,一組對邊不平行。在建立梯形表象過程中,讓學生不斷把梯形與平行四邊形的特征進行比較,加深兩種圖形之間的區(qū)別,也為學生溝通四邊形之間的聯(lián)系作好鋪墊。課的結尾,把課本練習十一第5題,通過適度的變換,借助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清晰地看到梯形和平行四邊形、長方形等四邊形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二、精選習題,整合知識點,用足用好每道習題。
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是比較多的,包括梯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性、畫梯形的高等,以及溝通四邊形之間的聯(lián)系。為此,該如何能夠選好習題,整合知識,給學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空間,顯得尤為重要。
整節(jié)課由3道習題構成,而每道習題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
如第一題由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重疊得到的3個梯形來探究梯形的特征,在學生經(jīng)過討論得出梯形的特征后,繼續(xù)利用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重疊,通過任意旋轉三角形或平行四邊形,讓學生觀察思考:重疊部分的圖形為什么一定是梯形。
第二題從判斷是否是梯形開始,到認識梯形各部分名稱及高,再通過分類認識兩種特殊梯形,進而認識到特殊梯形的底、腰及高的特殊性。
第三題從靜態(tài)地找梯形,到動態(tài)地觀察圖形之間的關系,從而鞏固新知識的學習,提升數(shù)學思考力。
【教學過程預設】
一、由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重疊,引入新課。
1. 把一個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重疊在一起,如果重疊部分是四邊形,會是什么四邊形?
重疊出幾個不同形狀的梯形。
2. 揭示課題。原來把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重疊在一起,可以產(chǎn)生一個新的圖形----梯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梯形。
二、掌握梯形特征,形成清晰表象。
1.感悟梯形特征。
(1)觀察一下這些梯形,跟我們之前學過的平行四邊形比,它有什么特點?(學習方式:同桌討論)
預設:四條邊,四個角;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你怎么肯定這組對邊一定平行,另一組對邊一定不平行?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梯形是由三角形和長方形重疊得到,在平行四邊形上的這組對邊一定平行,在三角形上的這組對邊一定不平行。
到底什么樣的四邊形,才叫做梯形?
討論得出: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2)變式判斷:繼續(xù)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重疊出梯形。
a.平行四邊形不動,三角形繼續(xù)旋轉,構造新梯形。
b.三角形不動,平行四邊形旋轉,構造新梯形。
思考:為什么這些也都是梯形?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管怎么變,都是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
(3)生活中的梯形
生活中見過梯形嗎?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常見梯形。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人教版新版《認識梯形》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人教版新版《認識梯形》教學設計學生匯報,對有爭議的圖形進行討論。
(2)出示梯形各部分名稱。
這些梯形的底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腰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觀察得出:平行的一組對邊是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一組對邊是梯形的腰。
(3)畫高
兩條底之間的距離叫梯形的高。學生獨立畫高。
練習反饋,引導發(fā)現(xiàn):梯形的高有無數(shù)條。
3.認識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1)按一定的標準把這些梯形分類。 (學習方式:4人小組討論)
學生匯報,移一移,分一分。
a.按有沒有直角: 2、7 1、3、5、6,認識直角梯形。
了解直角梯形的特殊性:腰垂直于底邊,同時也是梯形的高。
b.按是否有一組對邊相等,或按是否對稱 1、6 2、3、5、7,認識等腰梯形。
了解等腰梯形的特殊性:兩腰相等;軸對稱;底角相等。
三、鞏固提高,溝通梯形與四邊形之間的聯(lián)系。
1.已知 a//b,下圖中有幾個梯形?把它們找出來。
2.學習梯形各部分名稱及作高。
(1)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梯形?哪些不是?為什么?
你能找到幾個梯形?用4個頂點字母表示梯形,寫一寫。
思考1:你怎么肯定這些都是梯形?
思考2:這些梯形形狀都是不一樣的,但有什么是相等的?
2.幾何畫板:出示圖
根據(jù)第1題拿出其中一個梯形AEFB, F點喜歡在b這條線上動來動去。想象:隨著F點的左右移動,會變成哪些圖形呢?
(1)往右移,都是梯形。
(2)往左移,可以變成梯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
兩次停留思考:第1次,差不多是平行四邊形時;第2次, F點接近是E點,是什么圖形?
(3)如果能動2個點,還能得到什么圖形?
(4)如果F點能隨意動,會變成什么圖形?
四、課堂總結
看來四邊形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隨著我們以后的學習,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更多的秘密。
板書設計
梯 形
上底
一組對邊平行 底 下底
另一組對邊不平行 腰
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
【《認識梯形》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梯形的認識教學設計05-11
《認識梯形》教學設計06-01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認識垂直》05-14
《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04-29
《倍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設計04-02
《倍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設計06-08
數(shù)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1-07
《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5篇04-29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