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小語第三冊《歸類識字一》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借助插圖和拼音學會14個生字,8個詞語。
2。通過看圖和讀兒歌,初步認識8種樹木,了解這些樹木的特點。
3。通過字形分析,初步掌握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律,并培養學生運用這個規律自主識字的能力。
4。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認識8種樹木。
教學難點
掌握漢字規律,了解形聲字特點,培養識字能力。
教學準備
植物園圖片若干,本課8種樹木的教學掛圖及樹葉標本,生字卡片和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啟發談話:“同學們去過北京植物園嗎?前幾天,老師去北京學習,參觀了北京植物園。帶回了幾張照片,請同學們玩賞。”
2.圖片顯示:茫茫林海,樹木叢生。
3.描述畫面:“這里是北京植物園,在這里生長著各個地域的不同樹木:有北方的云松、塔柏、大葉楊;有南方的樟樹、榕樹、椰子樹;有法國梧桐;有日本櫻花……應有盡有、數不勝數。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塊認識幾種樹木,好嗎?”
二、看圖識字,認識樹名
1.看圖讀拼音,讀準字音,記住樹名。
2.分別出示8種樹木的圖片,請學生逐一說出每種樹木的名稱。
3.抽讀生字卡片,組詞識記樹名。
三、分析字形,把握特點
1.板書生字,觀察字形。
2.區別異同,把握特點。
四、自主探究,掌握規律
1.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三個問題。
①為什么這些字都是木字旁?
②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形.
③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讀音.
2.小結:總結形聲字的特點和識記規律。
五、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利用形聲字規律記憶字形。(同桌合作)
2.觀察課后生字表或課后練習,想一想:這些字在書寫時應該注意哪幾點?(小組討論)
3.小結。
4.重點指導“楊、榕、棉”的書寫。
5.獨立完成課后練習2前8個字的寫字練習。
六、復習鞏固,嘗試運用
1.分組讀詞語。
2.做游戲:找朋友。(把詞語卡片貼在相應的掛圖下面)
3.運用形聲字規律自學生字“椿、柚”。
七、課堂小結,環保教育
1.小組討論:樹木的作用。
2.總結談話。
3.贈送格言:愛護樹木,從我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認讀上節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2.出示樹木圖片,請學生口述樹名,其他學生書空寫詞語。
二、讀兒歌,學生字
1.輕聲自由地讀兒歌,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用筆圈出本課要學會的生字,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請個別學生試讀兒歌,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學習生字“壯、裝、掌、像、季、披”。
①讀準字音。重點指導“壯、裝、披”。
②認清字形。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字形,如:利用“壯”記“裝”,利用歌訣“掌中有一口,小心蓋住不松手”記“掌”等。
③理解字義。聯系兒歌及相關插圖理解“壯”,借助手勢動作理解“掌、裝、披”,聯系生活實際,口語組詞理解“像、季”。
④指導書寫。強調:上下結構的字“裝、掌、季”不要寫得太長,左右結構的字“壯、像、披”不要寫得太寬。
⑤獨立完成課練習2的寫字練習。
三、再讀兒歌,了解樹木的不同特點
1.熟讀兒歌。
2.討論:兒歌所介紹的幾種樹木都是什么樣子?結合相關插圖和樹木標本說說每種樹的特點。
3.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還認識哪些樹木?他們的外形或樹葉有什么特點?
四、再讀兒歌,體會感情
五、看圖作畫,抒發感受
1.談話激發作畫興趣。
2.學生自由畫畫,要求寫上樹名,注明作者。
3.評畫。(以鼓勵為主,培養興趣。)
六、鞏固練習
1.復習生字、詞語。
2.背誦兒歌。
3.口語交際訓練。每個人把自己比作一種樹木向大家介紹自己。
擴展性實踐
1.辦畫展,讓學生把自己的畫作配上一點文字,在班上展出。
2.組織郊游。帶學生去郊外認識一些課文中沒有介紹的樹木,以豐富知識,擴大視野。
--------------------------------------------------------------------------------
【小語第三冊《歸類識字一》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識字》教學設計07-11
識字教學設計11-12
《識字二·比一比》教學設計04-05
《識字二·比一比》教學設計06-08
識字二比一比教學設計06-10
識字6教學設計03-24
《識字6》教學設計07-10
《識字1》教學設計07-10
《識字6》教學設計07-13
識字與寫字教學設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