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過后是什么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歷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二十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十四節氣中冬至過后是什么節氣,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冬至前一個節氣
冬至前一個節氣是大雪。
大雪節氣,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
大雪節氣,反應了降雪的程度。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但是不同的城市,大雪節氣不一定都會有降雪。
2、冬至過后是什么節氣
冬至過后是小寒節氣。
小寒是一年24個節氣當中的第23個,在每年的1月5-7日之間。
在中國,小寒是24節氣當中最冷的一個。雖然名字叫“小寒”,但是根據已有的氣象資料表明,在絕大多數年份,“小寒”的氣溫都要比“大寒”要低。北方有句俗話“三九四九棒打不走”意思是說,處在“小寒”節氣的三九四九這段時間,天氣非常寒冷,即是動用木棒去打,人們也不愛離開家門——可見,小寒冷到什么程度!
3、為什么冬至過后天氣驟降
為什么冬至不是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冬至是太陽南移的最遠點,本應是太陽離北方最遠,而此時的北方應該是最冷的時候,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的。事實上一年之中最寒冷的節氣是半個月之后的小寒節氣、大寒節氣的前后。
因為一句名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就是一日之寒不能結冰三尺。這主要是地球表面的泥土和海洋的水分儲存大量的熱能逐漸釋放與自然界相融合,產生自動平衡作用。你看中午太陽在最高處時也就是太陽離我們最近時,并不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中國人的老祖爺造漢字時就發現太陽最曬人的時候是太陽在偏西邊的時候是太陽最曬人的,所以“曬”字是一個“日”字和一個“西”字。同樣夏至是太陽北移的回歸點,我們北方人離太陽最近,本應該是最熱的節氣,但最熱還是夏至后一個多月的大暑的時候才是最熱的時候。所以大量的事實證明自然界很多的東西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有很多的調節的作用,陰陽調節,天地調節,上下調節,許許多多的調節才能使自然界更融合,一個家庭庭院,一個村落,一個城市都不能全部硬化,必須適度的綠化和軟化,才能適度調節環境達到冬不冷夏不熱的環境。
4、冬至后的養生
冬至過后,冬天最冷的時候到來,天氣越來越冷了,不少中老年人感覺身體機能也隨之下降。對此,健康專家建議,冬季多喝水多洗熱水腳,都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專家歸納起來,冬季養生有七宜:
一宜保暖。
冬季屬陰,以顧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季“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而暴暖大汗。
二宜健腳。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以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相當重要。
三宜防寒。
寒冷會誘發心肌梗死、中風,使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癥狀加劇。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注意耐寒鍛練,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四宜多飲。
冬季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量不應少于2000—3000ml。
五宜調神。
冬季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適宜的活動,如散步、慢跑、跳舞、滑冰、打球、跳繩、踢毽子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不錯的方法。
六宜通風。
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10倍,應經常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七宜早睡。
冬季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陰平陽秘,陰陽調和則機體健康。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過后是什么節氣】相關文章:
二十四節氣冬至的含義是什么07-01
關于二十四節氣中冬至的含義詳解07-02
冬至是什么節氣07-03
冬至是什么節氣11-21
二十四節氣冬至07-07
冬至后面是什么節氣07-03
冬至后是什么節氣07-03
冬至之后的節氣是什么07-03
二十四節氣冬至的古詩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