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都維也納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標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16課《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以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獨特的城市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贊美之情、向往之意。全文用先總后分的表達方式,從幾個方面介紹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條理清楚,理由充分,語言簡潔、明快、優美。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高年段閱讀教學目標指出:閱讀教學要“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本文便是實現高年段閱讀教學目標的經典范本。本課的教學目標,除了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生字外,重點目標是通過閱讀感悟,了解維也納為什么被稱為音樂之都,了解作者先總后分的表達方式。五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已初步具備自讀自悟的閱讀能力,對于先總后分的表達方式也不陌生,課堂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的默讀、朗讀、交流討論和教師的難點點撥,感受維也納濃濃的音樂氛圍,體會作者匠心獨運的表達方式。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聯系上文理解生字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學習先總后分的寫作方法。
2.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
3.情感與態度:享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濃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對音樂的酷愛,激發學生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之情。
教學重點:理解“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教學難點:學習先總后分的表達方式。
三、教學準備
1.課前學生搜集維也納的相關資料,尤其這個城市與音樂相關的資料,初步了解維也納。
2.教師搜集整理維也納具有音樂特色的城市風貌圖片、歐洲古典音樂大師圖片及其代表作品。設計制作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教學目標:
1.學生生字
2.了解課文大意,了解全文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1.解題:音樂之都維也納
2.初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全文主要講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3.學習9個生字詞:阿爾卑斯山歐洲生涯 博物館 裝飾 草坪 優雅 街頭巷尾 金碧輝煌
4.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了解維也納的地理位置及優美的自然環境。感悟開篇第一句在文中總領全文的作用。有感情的朗讀第一段。
5.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音樂之都維也納的?畫出文章結構圖或寫出提綱,了解本課先總后分的表達方式。
6.作業:抄寫生字并組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學習先總后分的寫作方法。
2.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
3.享受音樂之都維也納濃濃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對音樂的酷愛,激發學生對音樂之都的贊美與向往之情。
教學重點:理解“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教學難點:學習先總后分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咱們初讀了16課《音樂之都維也納》,學了生字,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回憶一下,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生回顧,師板書)
維也納
著名音樂之都
維也納真的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嗎?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說明理由的?(生回顧師板書)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裝飾的城市
每天離不開音樂
歌劇院、音樂廳多
本文作者采用什么寫作方法?板書:先總后分
二、讀2-7自然段,具體了解維也納為何被稱為“音樂之都”,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
(一)認真讀具體介紹維也納的四個方面,看看哪個方面最能說明維也納是著名音樂之都。
自讀要求:
1.每個方面各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圍繞這句話寫了哪幾個方面?
2.哪些詞句最能讓你感受到維也納是著名的音樂之都?
學生讀書
(二)交流匯報
作者哪一個方面的介紹最能說明維也納是著名音樂之都。請你把這個方面給大家介紹介紹。
抓住第一個學生的介紹,指導學生精讀某一段,通過讀、議、課件輔助來賞析句段內容,領悟各自然段先總后分的表達方法。其他幾個方面由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點撥難點。
(三)小結:今天我們見識了音樂之都維也納,感受到維也納是( )的音樂之都。我們還了解了作者( )的寫作方法。
三、拓展訓練
(一)用先總后分的方法說一段話:
維也納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都!
(二)選擇一個總起句寫一段話:
我們的教室真干凈!
我們的學校真美麗。
四、課外作業:同步練習冊 第16課
【音樂之都維也納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07-30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07-15
蘇教版《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03-13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14篇07-24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13篇07-24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12篇07-25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15篇07-22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5篇07-20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4篇07-21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設計4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