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都在校大學生靠圖書銷售創業成百萬富翁
大學里的“富一代”!
——成都24歲男生,校園創業賺了200萬!
“從上大學以來,我就沒花過家里一分錢了,每年還會給爸媽寄兩三萬元,這都是自己掙的。”
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的施超是一名大學生創業者,讀大學這幾年,他憑借圖書銷售,已經賺了200萬元。
2015年10月19日上午,備受關注的 “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正式啟幕,活動周主會場設在北京,成都是全國7個分會場之一,也是四川活動主會場。
“活動周”期間,成都分會場將舉辦成都分會場將開展41場活動,四川其余20個市州開展156場活動,為創業者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
“創業”之風盛行,今天就帶大家看一看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例子!
創業,讓他從“創一代”變成“富一代”!
施超是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2011級的學生,今年24歲的他憑借自主創業成了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
施超是江蘇人,他的父母愛給他買書,他也從小就愛看書,“爸媽都很樸實,從不給我講什么大道理,只是培養了我讀書的愛好,從書里學知識、學道理。我從小學認字開始到高中畢業那段時間讀了超過1000本書,中外名著、人文百科、各類雜志我都讀。”
他認為,那1000本書,不僅讓自己拓寬了知識面,也為他的創業打下了基礎。“因為讀了比較多的書,所以我對自己要銷售的圖書,選擇起來比較得心應手,懂得如何判斷一本書是不是好書,也清楚什么書適合什么樣的讀者。”于是,施超將自己的創業項目初步選定在了圖書銷售上。
高考完那個暑假,施超開始在家附近的廣場上擺地攤賣書,新的舊的都有,都是他認為的好書。兩三百本書不到一個星期就可以賣完,大約每天能掙70元,施超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11年來到成都上大學后,施超也沒放棄自己的圖書銷售,趁周末時在學校里擺攤兒賣書,規模雖小,但在大二時已經攢下了近10萬元。
腰包漸漸鼓起來的施超利用學校的創業政策在學校開了一個實體書店——超然書齋。可是實體書店并不賺錢。為了維持書店的運營,施超開始去成都的高中銷售課外讀物。
“我當時是跟出版社合作,拿著我選出來的書單,找高中學校的老師談,然后再讓同學們從書單中選出書,我再反饋給出版社,然后備貨、送貨。這樣子沒有中間商一層層賺,我拿到的貨源比一些大型連鎖書店都便宜,所以最后書送到同學們手上時,價格也要比定價低。而且為了讓學校老師、同學解除后顧之憂,我都是先向出版社墊付貨款,同學們拿到書了,再把錢付給我。”
施超講述自己的“生財之道”
后來,感覺到自己忙不過來的施超找來10個自己的中學同學,將圖書銷售業務擴展到了上海、江西、湖北等地方。業務漸漸擴展后,他又籌建了自己的文化公司——江蘇超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24歲的他,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個100萬元。
現在,施超的書齋每年會拿出一部分的收益資助學校的一個創業者聯盟,幫助有想法的同學啟動計劃。每年學校的同學們去支教時,他也會給那些山區的學生帶去課外書,每年都會捐出2000本。
這才是學霸的正確成長方式!靠讀書讀出了商機,成為“富一代”,走上了人生巔峰!
【成都在校大學生靠圖書銷售創業成百萬富翁】相關文章:
在校大學生創業 案例分析07-10
在校大學生組團隊創業06-22
創業者靠親朋借錢創業06-24
2014成都校園招聘07-12
2016成都高溫津貼07-03
2016成都低保標準07-02
適合在校大學生的創業點子07-10
大學生在校創業調研報告07-09
2015成都工資扣稅標準07-02
2016成都社保繳費比例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