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燃燒與滅火》第二課時教學分析
第七單元《燃燒與滅火》學案分析2課時
第二課時 滅火原理
復習提問:
由此可知,要燃燒就得具備燃燒的三條件,三者缺一不可!
二、滅火原理和方法
清除或隔絕可燃物
1、原理 隔絕空氣
降溫至著火點以下
2、方法:阻斷燃燒的其中一個條件即可
活動與探究:簡易滅火器的原理
以具支錐形瓶和小試管;濃鹽酸和碳酸鈉為原料制作簡易的滅火器:
原理:濃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CO2, CO2不燃燒也不支持 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隔絕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而達到滅火目的!
Na2CO3 + 2HCl===2NaCl + CO2 +H2O
練習:連線選擇合適的滅火器
桌椅等失火 泡沫滅火器
二氧化碳滅火器 干粉滅火器
圖書館失火
棉被床單失火
精密儀器室失火 二氧化碳滅火器
討論:金屬鎂燃燒能否用泡沫滅火器來滅火?為什么?
(提示:2Mg + CO2 ==== 2MgO + C )
答: 不能。因為泡沫滅火器噴出的含有二 氧化碳, 而二氧化碳可以跟鎂反應生成碳,起不到滅火作用反而助燃。
習題:1 指出下列滅火措施是采用什么方法:
。1)草原著火時,常在著火處割除草,打出防火帶。( )
(2)紙張著火,用腳踩滅。 ( )
。3)酒精在桌上燃燒,用濕抹布蓋住。 ( )
。4)將沙土鋪在燃燒的化學藥品。 ( )
A、隔絕空氣 B 、移開可燃物或建立隔離帶
C、使可燃物的溫度低于著火點
2、使家用燃氣爐完全燃燒,應采取什么方法?
答: 應該打開窗戶,使室內保持通風。
討論:如果遇到家里的煤氣或者液化氣發生泄漏,應該怎么辦?
答:打開窗戶,關閉閥門。在短時間內不能在室內打開任何電源或者打電話等可能引起明火的因素。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1、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短時間內積聚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活動探究: 實驗7—3
現象:發生了爆炸
分析:金屬罐和塑料蓋構成了一個有限空間,向裝置中鼓氣后,面粉充滿了金屬罐,加大了它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罐內的溫度達到了面粉的著火點,使它使它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燃燒,短時間內放出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引起爆炸。
2、可能發生爆炸的物質:可燃性氣體、粉塵等
活學活用:科學家把一些面粉倒入鋼琴的琴室,然后在遠處遙控彈鋼琴。大約10分鐘后,大家猜猜回有什么情況產生?請分析。
答:鋼琴發生了爆炸。鋼琴的琴室構成了一個有限的空間,彈鋼琴使里面的面粉充滿了整個琴室。由于彈鋼琴有摩擦,產生熱不易散發,使溫度上升,達到了面粉的著火點,使它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的燃燒,短時間內放出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迅速膨脹,引起爆炸。
3、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定,絕不允許違章操作
討論:1、每一次爆炸的破壞程度并不一樣,爆炸的破壞程度與可燃物的燃燒劇烈程度有關。那么可燃物燃燒的劇烈程度與什么有關?
答:與氧氣的濃度有關,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有關
2、你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貼有“嚴禁煙火”的字樣或圖標?
答:油庫、加油站、面粉加工廠、煤礦礦井等。
認識一些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火災與自救:××年12月8日,在克拉瑪依特大火災中有288名中小學生葬生火海,災難震驚全國,為此,專家呼吁,每個人都應懂得防火知識,學會如何逃生。
放映:火災與自救影片
總結:略
【《燃燒與滅火》第二課時教學分析】相關文章: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05-03
燃燒與滅火評課稿04-02
燃燒與滅火評課稿06-02
燃燒和滅火評課稿06-01
燃燒和滅火及能源知識點07-03
《燃燒和滅火》的課堂實施與課后反思06-18
《鯨》第二課時教學實錄06-25
《頤和園》第二課時教學實錄06-25
《景陽岡》第二課時的教學實錄03-24
燕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