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熊購物》數學教學案例反思
《小熊購物》一課重點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實際意義,體會混合運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減”這種運算順序規定的合理性,并掌握運算順序正確地進行計算。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很好地理解算式的實際意義,先引導學生運用畫圖的方法來幫助理解。效果還不錯,有的孩子直接運用畫圖的方法來表示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和結果,有的孩子把畫圖作為描述數學問題、理解數量關系的工具。由于有了直觀圖的幫助,大部分孩子都能較輕松地理解3×4+6或6+3×4的實際意義。由于理解了算式的實際意義,因此孩子大都知道這道題有加法又有乘法,應該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而為什么要“先乘后加”?很多人總錯誤的認為,這是一種規定,是約定俗成的。有多數的孩子,學完了混合運算后,也沒有真正理解為什么要“先乘后加”背后的原因。為了讓學生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在課堂上,花了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結合真實的情境去舉例說明,學生逐漸明白了算式并非沒有“生命”,背后有無數個具體問題的情境,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規定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從而真正做到理解“先乘后加”這種運算順序規定的合理性。
雖然在理解運算順序的合理性上多花了一點時間導致后面的脫式計算的時間減少了,使得一些孩子在脫式計算的格式上出現一些問題,但我還是覺得這些時間花得值得,因為我班的孩子不是帶著疑惑離開教室,不是對知識一知半解,而是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小熊購物》數學教學案例反思】相關文章: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07-03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經典)08-28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03-30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03-03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范文07-03
數學教學反思的案例07-03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7篇07-04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8篇02-25
小熊購物教學反思(8篇)02-25
數學教學案例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