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媽媽的木木鴨》課后反思范文
結合主題“我有多愛你”,我選擇了一節語言活動《想要媽媽的木木鴨》,故事生動形象的表現木木鴨想要媽媽的渴望,也讓孩子們感受自己擁有媽媽的愛是多么幸福。活動以“木木鴨的心里變化”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我覺得我覺得這個活動小朋友很感興趣,在這個故事中幼兒能很好地激發幼兒喜歡傾聽故事的興趣,感受媽媽的愛。
活動中我采用PPT的形式,進行分段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提問:木木鴨的朋友是誰?為什么小黃鴨和小花鴨要急急忙忙地回家去?木木鴨為什么也想打噴嚏,它是怎么想的?木木鴨看到小黃鴨的媽媽在給小黃鴨擦雨水,心里怎么想的?木木鴨看到小花鴨的媽媽在給小花鴨蓋毯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后來它遇見了誰?小姑娘為它做了些什么?木木鴨最后有媽媽了嗎?它是怎么想的?等問題,引導孩子感受木木鴨前后的心里變化。因為有情感這一主線在,所以幼兒對這一故事十分喜愛,能將鴨媽媽對小鴨子的種種關心和喜愛聯想到自己,并且也能將媽媽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用語言表述出來。其中,圖片三是重點圖片,所以我引導幼兒將“小黃鴨和媽媽”、“小花鴨和媽媽”和失落的木木鴨進行強烈的對比。孩子們從表情中、對話中可以感受小黃鴨、小花鴨和自己的媽媽在一起的幸福和甜蜜,從而進一步感受木木鴨一個人在雨中淋雨、低著頭、垂頭喪氣、失落的樣子,感受木木鴨多么羨慕、渴望有一個媽媽可以關心、照顧、愛護自己。故事中的語言也能讓人感觸深刻,特別是那一句“好孩子,可別受涼了。”這句話在故事中出現了好幾次,也讓幼兒感受了有媽媽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從而也體現出了木木鴨想要媽媽的渴望。當到最后活動的高潮部分,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回答自己的媽媽是怎樣照顧自己的,有的說媽媽給自己蓋被子,有的說媽媽幫我穿衣服,有的說媽媽給我買好吃的等等,孩子們都洋溢在自己媽媽的愛中,感受有媽媽的愛是多么幸福。
每一位孩子都是有愛心的人,特別是對媽媽的愛,通過這個故事孩子們會把自己日常生活中時刻觀察、體驗到的媽媽對孩子的點點滴滴聯想起來,從而進一步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愛。當然在這節課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師的提問是否能更有趣味性、教師自身的情緒是否感染到幼兒,都是我值得思考的,我相信在下次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做得更好。
【《想要媽媽的木木鴨》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想要媽媽的木木鴨》教師課后反思06-22
桃花心木課后反思06-22
《桃花心木》課后教學反思06-22
《粉紅鴨》課后反思06-21
木笛課文教學反思07-05
《桃花心木》第一課時課后反思06-22
《狐貍爸爸鴨兒子》課后反思06-22
課文《桃花心木》的教學反思07-03
課文桃花心木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