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山羊和小熊》課后反思
一、文本內容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刻畫了兩個主要人物,小山羊和小熊。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寫的。兩個自然段也都是通過環境描寫勾畫了北風呼嘯的冬夜里,小山羊像小熊求助,想借住一晚,被小熊自私和冷漠拒絕了:在一個大雨傾盆的夏夜,小熊也來到小山羊的家門口,小山羊不計前嫌,心胸大度,在小山羊的感化下,小熊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懂得了人與人之間一個互幫互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同時也贊美了小山羊的純真善良,也善意地批評了小熊的自私自利,讓孩子們在兩個人物命運的比較中,來辨別善惡美丑。
全文只有2個自然段,句式相近,結構相同,人物形象鮮明,故事的脈絡比較清晰,可以邊讀邊對比,兩段之間互相獨立又聯系緊密,文章中重點詮釋了第二自然段,所以配以插圖,很好地再現了故事的情節,表現小山羊的心胸寬廣,對待伙伴的關心和幫助。
二、價值作用
本文以孩子們身邊的事情為例,具有很強的親和力,童趣表現充分,詩化的語言,活潑靈動的文字,聲情并茂的人物對話,有利于學生理解。故事內容貼近兒童實際生活,也符合現在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同時也學習到了文章的表達方式,以此達到讓兒童喜歡閱讀,喜歡語文的目的。這也是課后“分角色朗讀課文”這一教學活動的設計意圖。
這篇課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訓練朗讀的好教材,因此可以通過分角色讀,結合插圖表演讀等形式來練習,自然大方地表現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讀法,積極調動兒童內心真實的感受,讀出真情實感,教師也要多示范。
還要注重詞語的積累。環境描寫的角度,寫冬天的夜晚采用具體的寫法:“北風呼呼地刮著,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說明風大雪大,而寫夏天的夜晚,采用的是概括的寫法,只用了“傾盆大雨”一個詞,也可以說明風大雨大,教學時可以學習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積累“紛紛揚揚”“傾盆大雨”等詞語。再有文中多出的感嘆號的使用,要引起學生注意。
讀時充分利用形象生動的插圖,和良好的視覺效果,通過觀察插圖中的人物表情,結合課文,從而有助于對故事內容的了解,加深對本課以及本組課文主題的認識。
三、教學目標
本課分為2課時教學:
第一課時:學會11個生字,寫2個字。認識一個部首。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會寫4個。掌握“弟“的筆順,了解”只“是個多音字。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并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積累好詞佳句,知道紛紛揚揚,傾盆大雨等詞語的意思,能用冬去春來,一路順風,南來北往,紛紛揚揚等詞語說話。
明白小山羊對待伙伴的做法好,小熊對待朋友的做法不好,懂得伙伴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四、方法策略
1、直接導入到本課的兩個主人公。
接著按以下步驟進行:
學生自由讀文,(圈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先做到讀通讀順。
同桌互讀(這也是一種識字方法:聽讀識字)
教師把生詞摘離出來,讓學生認讀(初識字義)
把單字從詞語里摘離認讀(正音)——檢查讀——全班讀。例如:學習冬時,可以問,和冬天一樣表示季節的詞還有什么?說一說和“晚”“北”“外”意思相反的詞語。學習“床”時,想象床的樣子。
2、閱讀感悟,隨文理解
課文段落清晰,可以逐段的學習,邊讀邊體會紛紛揚揚,傾盆大雨到底什么樣的,知道用來形容什么的。
通過換詞,了解冒著在這里就是頂著的意思。這樣把路過,冒著,請,讓,歡迎等詞語放到文中去理解,并用到實際的語言環境中。
邊讀文邊識字與理解詞,有利于識字與語言環境的結合,還能為理解文本提供有力的幫助。
像把漢字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和句子聯系起來,使漢字的形、音、義三個基本因素緊密聯系,是符合語文學習規律的。
有了詞語的鋪墊,就可以對比出小山羊和小熊在朋友遇到困難時的不同態度,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從而有見解的續編故事,發展思維。
3、朗讀課文,加深感悟,深化主題
為了突破重難點,教師要通過熟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和表演課本劇等形式,指導學生在愉悅的學習中進一步體會本文的中心,明確本組課文的主題。
4、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鞏固識字的方式力爭體現多樣化,趣味化,如采取游戲的方式(找朋友、開火車、摘蘋果)。
寫字指導時,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注意學生寫字衛生習慣的養成,強調美觀。寫完字后,要養成對照的習慣。
【《小山羊和小熊》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小熊過橋》課后反思06-22
小熊的客人課后反思06-22
《小山羊和小熊》說課設計07-01
《小熊購物》課后反思范文06-27
《小熊過生日》課后反思06-21
《小熊買糖果》課后反思06-22
小熊住山洞課后反思06-22
小熊住山洞教學課后反思06-22
課后總結和反思06-22
《小熊,你長大了嗎》課后反思范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