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減法的初步認識與課后反思
一、教學目標
1.體會減法的含義,認識減號,能正確讀出減法算式,培養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2.經歷與同伴交流5以內減法的算法過程,會用適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減法,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減法來解決。
3.能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大膽猜想,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正確列出減法算式并正確計算。
三、教學難點
理解減法的含義,正確計算。
四、教學具準備
課件、數字卡片、各種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看卡片說組成。
2.聽算式,說得數。
2+3 1+3 1+4 2+2 4+1 3+1
引入:昨天我們學習了加法,把兩部分合起來就可以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新知識。
(二)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觀察,感知減法的含義。
(1)觀察圖片。
(2)看圖說圖意。
師: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原來有4個氣球,飛了1個,還剩3個氣球。
(3)學習減法算式,感知減法的意義。
師:原來有4個氣球,可以用幾表示?板書:4
師:飛了1個氣球,可以用幾表示?板書:1
師:原來有4個氣球,飛了一個,就是從原來的4個氣球這個整體里把飛走的1個這一部分去掉,用減法計算。板書:減法在數學上用符號“-”來表示。板書:“-”
師:原來有4個氣球,飛了一個,還剩幾個氣球?教師板書“=3”。
師:4-1=3讀作:4減1等于3。
學生跟讀。
教師小結:從原來的4個氣球里把飛走的一個氣球去掉,就用減法計算。算式是:4-1=3
(4)初步感知減法中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師:那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可以怎樣列式?
出示圖:
師:原來有5把鏟子,可以用幾表示?拿走了1把鏟子,可以用幾表示?還剩幾把鏟子?
師: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師:怎樣列式?
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5)進一步感知減法的意義。
師:生活中還有能用減法來表示的事例嗎?
2.進一步鞏固減法,并掌握減法的計算方法。
(1)看圖說說圖的意思。
(2)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怎樣列式?
(3)減法的計算方法。
師:你是怎樣計算5-3=2的?
生1:我是數出來的。
生2:我用組成想的:因為3和2組成5,所以5-3=2。
生3:我用分解想的:因為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3=2。 ??
組織學生評價,你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5-3=2?
(三)拓展延伸
1.第27頁“做一做”。
(1)獨立看圖說圖意,并在下面列出算式。
(2)交流:圖中給我們說了一件什么事?你是如何解答的?為什么這樣解答?
2.劃一劃,填一填。
3.請在正確答案上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四)總結反思
本節教學是在學生認識了5以內數字,掌握了5以內數字的分與合,學習了5以內的數字的加法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為學生準備了實物氣球圖,多媒體展示嬉戲的小松鼠圖等,迅速的抓住了學生的眼球,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是從生活中得出來的。
在教學減法這一課時,通過觀察實物和圖片創設情境時,我試著讓學生自己根據演示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我發現大部分
同學知道怎樣列算式及所得結果,但提問題過程當中確實同學們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語言清楚的表述出來,提出問題的能力有所欠缺。
通過設置情境引導學生說出了“5-3=2”,然后讓學生根據圖意說算式的含義,找一找“5”“3”“2”在圖中分別表示哪一部分。這一環節培養了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減法含義的理解。但在練習過程中,我發現還有部分同學對減法含義沒有真正的理解,還不能靈活的運用。避如:在看圖列算式過程中,有些同學沒根據圖意列算式,在些同學是用一部分減去另一部分。而不是從總數里減去另一部分。在練習中訓練學生的多角度觀察圖,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還需努力。
關注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一年級小朋友們的特點就是上課還不會細心觀察畫面,還沒養成傾聽的習慣。所以上課良好習慣的培養還需加強。
【減法的初步認識與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分數的初步認識》的課后反思06-22
《小數的初步認識》課后反思06-22
《角的初步認識》課后反思07-03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課后反思06-22
《小數的初步認識》課后教學反思范文06-21
《分數的初步認識》課后反思3篇08-09
《減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實錄06-29
減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實錄06-29
《圖形初步認識》的課后習題答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