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范文
三年級——《調整圖形》和《組合圖形》
本課是在上一課復制粘貼的基礎之上繼續對盆花進行完善,所以開頭先將一個畫好的盆花給學生看,這里是利用光盤里現成的東西,只不過那個畫的人不是完全照書上的畫的,他畫的只有四個花瓣,所以我便用另一個例子進行演示,今天講的東西不多,注意讓學生自己練,在那盆花中,我復制粘貼了三到四朵花,在粘貼完花后,既將位置移到位,又將大小弄合適了,再將方向調整一下,這樣就完成了全部的過程,在后兩個班,事先將原本擠在邊上的花通過剪切與粘貼的手法移到中間,并且放大了些。另外,在做顏色的時候,用了取色的工具,因為下面也用了幾次,所以作了介紹,在讓學生進行了練習之后,再談組合圖形,也沒有說太復雜,而是讓學生知道,如何將另一幅圖中的物體移到這幅圖上來,只是過來后注意背景的問題,在本課,我先用畫圖程序打開光盤中的快樂家園的圖,然后將圖中的花盆用Delete去掉了,并且用取色的方法將背景補好了,然后再將另一幅圖中的花盆復制過來,最后也讓學生把這個練習了一下。
四年級——《插入影片和聲音》和《插入超鏈接》
由于電腦中沒有合適的影片,所以主要內容放在聲音上面,本課是從兩個方面來談的,一是普通的插入聲音,另一則是插入背景音樂,并對二者進行了比較,接下來又把超鏈接談了一下,談到這一方面,先打開一個網頁頁面,讓學生看看那里的超鏈接,重點提醒他們看鼠標的變化,看完后然后再了解幻燈片中如何設置趣超鏈接,我在這里用的是右擊,因為在這種界面中,找到插入超鏈接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除用西游記的文字鏈接網上的小說名,還用圖片、動作按鈕做了其他鏈接,讓學生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
五年級——《帶參數的過程》
感覺上這一課有數學中函數的味道,在上課之始,先同學生回顧上節課所談的編輯過程,通過edit命令讓學生觀看編輯的過程,接下來讓學生思考,如果不斷畫改變形狀的圖形,那應該怎么辦呢,所以我認為本課是為了方便編輯過程而來,接著在黑板上寫了相關過程,這里可以讓學生將前面的定義過程與這里帶參數的過程進行比較,然后在電腦上演示,按書上的要求繪制了簡單的圖形,接下來談第二步,就是對帶參數的過程進行修改,如將四邊形改成了八邊形,這一修改我以前曾經設想過,只是沒有去做,這里以參數的形式進行了修改,然后又畫了一些圖形,但書后的圖沒畫出來。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07-03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07-27
《信息技術及其影響》課堂教學反思06-23
來自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反思07-03
信息技術課課堂教學反思07-02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06-25
學校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范文07-03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15篇07-13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15篇07-27
小學高效課堂教學反思07-06